此时他之前设计让锦衣卫着手调查奎州一事,便有了下文,借谢元叡与锦衣卫之口告诉三法司林攸已经身死的消息,三法司不信任赵老四,却一定会相信当今皇上,必然会顺着林攸之死继续查下去。
他之所以选择将案子的重点放在三法司,就是因为刑部尚书张英奕在朝局中处于中立一派,不参与太子与敬王的权势争斗,为人严气正性。只要发现当年褚陵的案子是背后有人诬陷,以张英奕的脾气一定会追查到底,且不为金钱权势所累。
想来用不了多久,本该押送林攸前往奎州的官兵就会被锦衣卫带回庆都,由他们亲口指认买凶之人,三法司最终还是会查到褚明沣的头上。
到那时刑部借盘查林攸尸骨一事,从礼部调出褚明沣和褚陵的亲笔,与赵老四手中的物证比对,届时人证物证皆齐,褚明沣陷害并残杀同僚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褚明沣是朔阳侯褚连嶂的嫡子,得知褚明沣被捕,褚连嶂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
穹山脚下有首童谣,其中一句是“大齐江山半个褚,不做贪官没出路”,朔阳侯手中把握着大齐沿海的财富和人脉,如若真的举兵起义,只怕十年前的庆都之乱再起。
而朔阳侯府的势力也正是谢元叡一直虎视鹰瞵的,所以叶隐此局就是为了挑明谢元叡早就对朔阳侯不满的态度,在暗中推波助澜,以朔阳侯世子褚明沣为索引,卷出褚连嶂暗中植党营私,越权把控各城财权,以此诱使褚连嶂起事。
到那时谢元叡不必再顾忌“昔日情分”,就能以擒贼平叛为由,正大光明地对朔阳侯下手了。
庆都和朔阳迟早有一日会割裂,叶隐入局只是将此战提前罢了。
想到两城开战受难的是百姓,所以叶隐在来庆都之前,就提前埋下了一颗棋子,提醒岑辗亲自走一趟庆都通往沿海的货运路线。
在已知朔阳侯世子褚明沣在庆都拉帮结派、残害官员后,以谢元叡的疑心,只要岑辗查出一星半点有关褚连嶂把控沿海的证据,都足以让谢元叡有理由对朔阳侯府先作提防,如此便能将战争对百姓的影响大大降低。
如今谢元叡和褚连嶂都有了向对方下手的机会,他只需坐山观虎斗即可。
叶隐盘算了时间,想来就是这两日,锦衣卫便要押着杀害林攸的官兵入城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观阅!
第68章 乞求
当日傍晚,锦衣卫暗中将押解官兵押送入城,即刻将人送到了三法司。
两名官兵对杀人之事供认不讳,皆招供买|凶|杀|人者乃是现任礼部侍郎褚明沣。他们认出在礼佛寺中找到的尸骨确为罪臣林攸,仵作也比对过死者背后的伤口,与他们的佩刀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