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天

第211章(2 / 2)

第105章 尖刺

谢承昶满心疑惑地紧随着赵辛入宫,垂首在勤政殿外候着,直到听到殿内传召声,这才入殿请安:“儿臣向父皇请安!”

秋末冬初时,他向父皇自请回封地琨州,离开前并未亲眼见到父皇,算起来他们已有三月未见了。

可不过短短三月,他见父皇两鬓全白,面容枯槁,握笔的手止不住的颤抖,额头的虚汗擦不完似的往外冒,与上一次相见比较显然是苍老了许多。

谢元叡沉眉质问:“昨夜你见过太后了?”

他方才听魏顺说谢承昶是昨日傍晚抵达的庆都,刚在旧宅落脚就被太后叫了过去,待了有一段时间才离开,两人定是有所交谈。

谢承昶不知道皇上的消息是从何得来的,但他既然被问起,回避反而显得嫌疑更大,于是说道:“回父皇,太后是看着儿臣长大的,许久不见,儿臣对太后甚是想念,本就打算找机会向太后请安。恰巧太后懿旨传来,儿臣便去了礼佛寺,与太后说了些贴己话,没多久便离开了。”

他的言语中并未提及太后交给他的盒子,只说了能让旁人知道的。

谢元叡眯眼紧盯着谢承昶,目光中满是审视,准备找到对方一丝一点,就立马发落。直至确认谢承昶的神色坦然,不像是说谎的模样,谢元叡才开口问:“你在琨州待了三个月,近况如何?”

谢承昶并不意外自己会听到如此跳脱地询问,因为他父皇真正关心的只有自己的颜面和手中的权利,而关注太后重伤的原因,不过只是觉得皇权被人侵犯,感到气愤罢了。

他在心中冷笑,合手低头汇报:“回父皇,有您明心慧眼地督促朝廷铲除奸佞后,大齐江山日渐稳固。琨州是父皇赐给儿臣的一块福地,自然是太平无忧。”

谢元叡闻言,漠然地轻呵一声,将面前案上的奏疏直接丢到了谢承昶面前,想要个解释,“你不是说琨州会协助闾州度过难关吗,那闾州的奏疏怎么一直往朕手里送?”

他派出盯紧谢承昶的督粮道在这三月里只在抵达琨州后,给庆都递过一份折子,往后两月再无音讯。后来他又派了几人潜入琨州,传回的消息称敬王的确在调动人手清理粮道,可他不明白为何齐西灾区的情况迟迟不见成效。

谢承昶一直垂着眼帘,看着是一副恭敬模样,却是在回避高座的审视目光。

“父皇,这三月来儿臣近乎调动了琨州粮仓的大半粮食驰援闾州曲州等地,也在尽力配合朝中的征调令,还修整了琨州内的粮田与城外粮道。”他说着,叹息了一声,言语无奈地说道,“奈何灾民们被饿极了,根本讲不得道理,疯狂抢夺粮食不说,还不愿意配合政策放壮丁离开。”

谈至末尾,谢承昶又长叹了一声,右手故意揉了揉自己的左肩。

谢元叡忖量着他,问:“你的肩膀是怎么回事?”

谢承昶当即放下右手,略显为难地解释道:“儿臣想为朝廷分忧,便主动前往灾区分发粮食,过程中不慎被百姓撞了一下,无碍的!”

他深知父皇的脾气,所以故意在前言提到灾民刁蛮,时下父皇定会觉得这些百姓在无视皇权,便不会追究他的责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