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天

第246章(2 / 2)

西北的风沙难平,坚硬的土壤难改,祸乱的蝗虫难驱,那便从最干脆直接的地方下手。

——

官位本就空虚,又调离了多人驰援西北,近来上朝的人数更少,令人看着唏嘘。

谢元叡在赵辛的搀扶下走入宣德殿,首先问明了户部闾州近况,再环顾大殿内的官员后,又对吏部提醒了一声科考擢选的事要抓紧。

柳浦和脚步蹒跚地出列回应:“回皇上,科考一事在即,老臣定亲自监察。”

柳浦和将近耄耋,又挨了一年冬日严寒,身体每况愈下,方才进殿朝圣这一路便停下来歇息了几次。

他早有辞官回乡养老的念头,但想到如今朝中混乱,就这么撇下不管,实在心有不安,只好强撑着弱体任职。

正是考虑到柳尚书年迈,闵成哲等官员会主动请缨负责吏部内的大多公务。然而这次柳尚书明确表示临近的科考将由他全权负责,可知擢选一事刻不容缓了。

户部尚书沈良业暗暗扫了一眼虚步入列的柳浦和,大步出列奏表:“禀皇上,微臣听说前来庆都待考的学生之间,有篇言论广为流传。微臣以为吏部会上报此事,但见阁老好像没这个打算?”

科考在即,从大齐各州前来的考生汇聚庆都,带来了别处的流言也不足为奇,但这篇流言甚是有趣。

柳浦和的面容满是皱纹,眉心倏地蹙紧,留下一道深深的沟壑,连忙躬身禀明:“启奏皇上,老臣以为此事只是学生之间的玩闹,不必如此当真。”

沈良业闻言后露出惊色,反驳道:“皇上,可微臣认为考生们提到的这篇言论不无道理,故特意抄录了一份,呈给皇上展阅。”

“皇上!”柳浦和刚想要制止,就见随堂太监赵辛来得极快,接过沈良业手中的抄录,立即递给了皇上,他见此心中暗道不好。

“朕被你俩这么一说倒是有些好奇,更想看看考生们都说了些什么。”谢元叡缓缓打开了抄录,越看其中内容,面色就愈发凝重,可阅至末尾,他欣喜畅笑,道了几声,“好!”

谢元叡将抄录递给赵辛,“来,你念念。”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观阅!

第122章 见论

赵辛双手接过抄录,窥了沈良业一眼,心下意会了什么,方才展开抄录诵读:

“草民曾于宁闾一带流转,深知闾地之要,承军需之供给,却无能履守,其因有多。为首者当为闾地大多荒凉,不宜大面积耕田,其二,蝗虫喜食粮稻,致粮产锐减。

且问如何使得百姓安乐,前线无忧?草民拙见,闾地既有诸多病害,须得对症下药。当大力支持农业,改种植棉花一类耐旱、且蝗虫不喜之物,于蝗灾高发区域种植沙棘防御,勤垦荒耕种,减少荒地面积,春秋深耕细耙,破坏土蝗产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