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兄弟二人本来就不亲近,后来又发生这么多变故,赵霈本性是很警惕的,固然已经学着举止沉稳有风度,但距离滴水不漏面不改色还是差点。
齐昭昀察觉到赵渊进来了,不过他本人是悄然无声的,但背后那一阵惊讶的动静还是很容易辨别。赵渊就站在最后面靠近殿门的地方,赵霈的眼神飘了,问询的看着齐昭昀。
然而齐昭昀接着讲下去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春尽
赵霈有片刻露出些微不安的表情,不过很快就全神贯注继续听齐昭昀讲了,后面虽然悉悉索索,但其实没人弄出失礼的动静,于是齐昭昀也只是说话的间隙对着赵渊点了点头。
赵渊颔首回礼,示意他先讲课。
不过齐昭昀还是把要讲的东西缩减了一番——有些话不应该让赵渊听到,因为可以解析出深意。偏偏他们二人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莫名而来的深度解读。
赵霈知道这堂课的时间比从前的短,但只是眨了眨眼睛,没说什么,表情也一如既往。齐昭昀鼓励且赞许的看了他一眼,站起身。于是赵霈也自己站起来,转回身面对赵渊。
众人这才见礼,一如既往,赵渊仍然在行了全礼,赵霈也仍然不厌其烦说了免礼。在赵霈登基之前,这对堂兄弟即使见面的机会不多,但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尴尬的境地,且无论如何双方都一板一眼。那时候赵朔还在,因此赵霈暂时只是个最受宠爱的小皇子,赵渊比他年长那么多,完全可以是宽容且有趣的堂兄。
现在就不行。赵霈受了礼,一板一眼的坐下,君臣奏对,姑且随便寒暄几句。
因赵霈的年纪和宫中没有太后抚养保护他的缘故,这些章程全部都是大臣拟定的,说实话,只是套话而已。彼此问安,就没有什么了。赵霈近来有些长进,再加上他心中毕竟知道赵渊不是一般臣子,也能随便发挥几句。譬如问问王太后和王府其余人。这都不要紧,大家还是宗亲。
之后,赵渊说了来意,有理有据以至于像是准备齐全的借口。他进宫是来处理政事的——齐昭昀试图裁撤一部分祭宫,这件事现在终于开始动手做了。首先就是在西征之中受伤,或者死去的巫女归家事宜。死了的归葬家乡,倘若不能进入祖坟,那就在当地修建墓穴,集体埋葬,如果还能回家,那就送回去。而受伤的那些和愿意回家的一样,登记名字,发放封诰翟衣,还有银子,就可以回乡。倘若不愿回乡,或是无处可去,比照放出宫女的办法,官媒做主给她们寻找丈夫,婚龄的巫女都可以成婚,剩下的修建养老局给她们养老。
其实比起宫女而言,此次放出去的巫女要年轻得多。虽然过程并不顺利,且可以预见到最后会有多么焦头烂额,不过说这是德政,也没人会反对,只是太过繁杂,而且到处都要掏钱,否则墓穴谁来修建,养老局谁来经营?因此赞同的人并不是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