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2 / 2)

共尉淡淡一笑,他想得脑袋疼,确实要喝点酒放松一下。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看着面带笑容的吕翼,沉吟了片刻,忽然问道:“少殉,你说我是北上好,还是西行好?”

吕翌瞥了他一眼,暗自有些得意的笑了。她见共尉一个人在房里这么久,就知道他一定是遇上了重大决定,以至于桓腑、狮食其这样的心腹都不能轻易的透露。她竖起手指压着的樱红的嘴唇,歪着头想了一会:“夫君对二二,二司有信心吗?。

共尉苦笑了一声,摇了摇头:“我就是没有把握,所以才无法做决定

吕婆淡淡的笑了:“这个战局悬殊如此之大。夫君却说没有把握,看来夫君对战胜秦军还是有点把握的。要不然,任谁看,这一仗我楚军也是输定了。夫君,既然你对打败秦军还有信心,那么为什么还要迟疑呢?”

共尉砸了呕嘴:“我对打败秦军没什么信心。”

吕翼咯咯的笑了起来:“夫君,你面对李由、章平的大军时,也是没有信心的,可是现在不是还是打赢了吗?”

“那个不一样。”共尉摇摇头,不赞同吕翌的说法。“如果李由不是急着建功,不和章平分开,我也没有机会各个击破。他们真要是十多万大军强攻鲁山,我就算守住南阳,只怕也会奄奄一息他顿了顿,又接着说:“何况,我们还有一个有利条件,李由虽然能打,可是他毕竟经历过的实战太少,应变不足。章邯、王离则不然,他们久经沙场,能征惯战,又是以长城军团为主力,战力不是李由、章平所能比拟的。我们如果以此推彼。只怕会吃大亏。”

“夫君,谨慎是好事,可是谨慎过了头,就不是好事了。”吕翼不以为然:“长城军团怎么了?王离怎么了?他还不是被大兄打得大败?夫君用兵的能力远过大兄,又何必对王离如此忌惮。”

她接过共尉手中的空杯子,又给他斟了一杯酒,这才揉了揉手腕,接着说道:“眼下的情势,由不得夫君多做思量。如果说有夫君助阵依然不能战胜秦军的话,那么夫君又能怎么办呢?入关?显然不是个什么好选择,坐等?秦军击败了上将军之后,会放过夫君吗?万一上将军战胜了秦军,那夫君又能有什么好结果?既然去与不去都不是办法,为什么不挥师北上,拼死一搏,希图万一?”

“去?”共尉还是有些犹豫。

“去!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吕翌用力的点点头,再次强调:“尽人事,听天命,如此而已。富妾险中求。哪有不冒险的富贵呢?。

“两害相权取其轻共尉喃喃自语,摇头苦笑道:“你说得对,与其坐以待毙,这倒的确是最好的办法拜  ”各种利害权衡在他心中其实早就有了定论,只是这个决定过于关键,以至于他不能当机立断    多谋是一回事,善断又是一回事,关系到切身利益,无论是谁都会犹豫。所谓善医者不自医,便是这个道理    现在有吕翌从旁鼓动,他也下了决心。吕翌见了,不再多说,起身走了出去。共尉又独自在房中坐了好久。想定了其后的思路,一旦做了决定,后面的思路就畅通了。不过一个时辰,共尉便朗声叫道:“子谦,传令诸将议事

门外站着的田伦听了,快步走了出去,安排人手去召集诸将。时间不长,众将鱼贯而入,各自入坐。刘季、张良、桓腑、周叔等人入席之后,共尉从后堂转了出来,径自入了自己的主席,扫了一眼神色各异的诸将,挥手示意陈恢将北上楚军的消息说了一遍,然后说道:“上将军兵力不足,心中狐疑,在安阳滞留不进。巨鹿告急,一日三警,此诚危急之秋。我请诸位来。就是想听听诸位的意见,看看如何行事方才稳妥

众将听了,面面相觑,一个也不肯说话。秦军势大,眼下巨鹿就是一块死地,去了就是凶多吉少,谁也不敢先发言。共尉见了,暗自发笑,转过头对刘季说:“武安侯,你说呢?”

刘季正在惴度,忽然听共尉指明问他的建议,一时有些慌乱。他直起身来,打量了一下其他人,这才模棱两可的说:“大王早有安排,上将军是主力。负责北上救赵,我与君侯为支军,负责吸引秦军的注意力,不让他们并力河北。依此而论,似乎我军不宜北上,以免打乱大王的安排。”

刘季此言一出,众人纷纷点头附和,只有桓腑和张良、周叔沉默不语。

刘季见众人附和他的意见。心中的不安稍去了些,略有些得意的看着共尉。共尉微笑,摆手示意:“武安侯所言颇有道理,暂请入座,再听听其他人的意见。张将军,你看呢?。

张良闻声。抬起头看了共尉一眼,拱了拱手道:“我来之前,我家大王吩咐过,一切全听君侯安排,君侯如果意欲西行入关,我韩军自然随行,君侯如此要北上巨鹿,我韩军也任凭君侯驱使,不离君侯半步

共尉笑了笑,他从张良的话里听出了犹豫,看来他对能打赢巨鹿之战也没什么信心。之所以说得这么慷慨激昂,实在是因为韩军里的军官都是他的手下。不得不跟他保持步调一致。他看了张良一眼,没有再问,眼睛在桓腑的脸上停了一下,又看向他身边的周叔。

“周将军。你怎么看?”

周叔站起身来。四周打量了一下诸将,眼光又从面带得色的刘季脸上扫过,对共尉拱了拱手,慨然道:“君侯,臣以为当北上巨鹿。”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五节 客大欺主

二小众话来堵我。我就是那么好欺负的吗让我去巨鹿;,肌笑。我会傻到去秦军拼命,却让你在这里安安稳稳的呆着,随时准备入关?不过要说保证拿下敖仓,他心里真的没底,教仓有秦军的重兵把守,万一拿不下,岂不是又授人以柄?

他眼珠一转,正好看到抚须沉思的张良,忽然灵光乍现。他呵呵一笑:“正如君侯所言,能否拿下教仓关系重大,刘季虽然一片热血,可是军情不能儿戏。说实话,以我目前的实力要拿下教仓,最多只在五五之数。因此。我想请君侯允许韩军配合我作战。韩军有五万之众,张司徒足智多谋,能征善战,我们联手,一定能拿下敖仓”

共尉皱起了眉头,转过头看向张良。张良愣了一下,没有说话。他也在考虑如何配合共尉作战,不仅要让共尉满意,还要适当的保存韩军的实力,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多的选择,而刘季的建议,却是这不多的选择中的一个。刘季一开口,他就意识到了这是个难得的机遇,只是他不能主动的说,以免共尉误以为他私心太重,反而不妥。

“张将军以为如何?”共尉缓声问道。他从张良游移的眼神里看到了犹豫,但是他能理解这份犹豫。作为一心要恢复韩国的张良来说,不为韩国考虑是不可能的,他能够考虑到大局已经难得可贵了。前段时间鲁山战役,张良能抛弃私心,为吸引章平的注意力,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击杀李由,他就非常感激。

张良站起身,拱着手缓缓说道:“良以为,武安侯之计可行。”

共尉的眉梢颤了颤,捻着手指头半天才说:“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安排吧。

张将军,你与武安侯一起进攻教仓,我去巨鹿。”他顿了顿,凌厉的目光在张良的脸上扫了一下,最后落在刘季的脸上:“武安侯,你刚才也说了,军中无戏言,教仓的得失决定着我军的成败。你们既然愿意承担这个重任,就要全力以赴。八万大军如果还不能攻下敖仓,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到时候

刘季大喜,应声答道:“阿尉你放心,要是拿不下教仓,我也没脸来见你,直接跳到大时里算了。张司徒,你说是不是?”

张良淡然一笑:“武安侯既然这么说了,张良焉敢不从?”

共尉一乐:“那就说定了。你们拿下教仓,大功一件,拿不下教仓,我一定会在大王面前参劾你们。当然了,如果巨鹿战败,大家都没有好结果。”

“正如君侯所言。”张良还是那么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