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2 / 2)

安排完了这一切,共尉精神焕发,带着人向咸阳进发。他让周叔带人先行,自己带着大队人马缓缓向咸阳进发。鸿门离咸阳百十里,两三天的路程而已,现在没有作战任务了,他大可以一种胜利者的从容进咸阳。

但是他的心态并不轻松,正和前世太祖所说,他这也走进京赶考。自从秦国迁都咸阳以来,山东六国从来没有进过函谷关,只有周章和他共尉。周章攻到戏下,离咸阳只有百里之遥,失败了,而他共尉虽然进了咸阳,但遇到的难题也不少,不容他掉以轻心。

两天后,共尉到达霸桥,他留下来等候周叔、陈平他们的消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先等到的却是弗信传来的消息。

章邯率三十万大军投降了项羽!

这个消息震得共尉等人目瞪口呆。他们都知道项羽和章邯有仇,项羽要杀章邯,而章邯有三丰万大军在手,还没有失去抵抗能力,在他们的预料之中,这两人还要较量一阵才能有结果,谁也没料到,章邯居然就这么降了。

共尉第一个反应过来,他十分纳闷。他知道历史上章邯确实是投降了项羽的,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变了,怎么绕了一个大圈,历史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轨道上?难道是因为刘季战死,自己填了那个空,历史又继续按照原来的轨迹走了?自己就是另一们小季?

共尉笑了,我可不是另一个刘季。项羽要想让我放弃关中,灰溜溜的躲到汉中去,那可办不到。鉴于历史先见之明,他早就做好了提前和项羽开战的准备,让吕释之回南阳召回秦军降将和士卒,又让吕泽带兵入关,就走出于这个打算,如果不出意外,削彻也会从彭城带来白公等人,他的手下也能聚起近二十万人马。

“君侯,我们必须尽快入关。安抚住咸阳的人心,引为已用。”李左车急急的说道:“上将军原本就有三十万人马,再加上章邯的人马。就算他们双方都有损失,恐怕总数也在五十万左右,三倍于我,不得不防。”

共尉已经恢复了平静,他摆摆手,示意李左车稍安勿燥,然后把目光转向桓腑:“老将军,你对咸阳的情况比较熟悉,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桓腑抚着浓密的胡须,面色沉重:“广武君说愕有理,胡亥虽然还没有投降,但是大势已去。上将军突然放弃了家仇,招降了章邯,其用心确实不能不防。不过,事情也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一来君侯与上将军并没有撕破脸,二来章邯新降,他那三十万人未必就能立刻投入使用。而我军却是在一起作战多时,短时间之内,上将军没有足够的把握与我军作战。”

共尉点点头,忽然想到了历史上项羽做过的那件最不得人心的事,不禁心中一动,他抬起头看着桓酶:“老将军,章邯有大军三十万,足以和上将军分庭抗礼,你说这会不会引起他们的分歧,比如说

桓腑不解的看着共尉,不知道他究竟说什么意思,但是他带兵的时间长了,对降卒的潜在危险他一清二楚,他笑了笑说:“君侯,这就是我说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收拾的的步的原因。三十万人投降,这可不是三万人投降。上将军如果处理得当,那他确实是实力大增,可是如果处理不好,恐怕是给自己找了个大麻烦。”他嘿嘿一阵冷笑:“再说了,君侯是关中王,关中的秦人以后都是君侯的子民。只要君侯把民心收拢住了,这三十万人究竟是谁的还说不准呢?”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共尉忽然笑了起来。

“君侯所言正是。”桓腑点点头。

李左车也平静了下来,他刚才有些失态,现在不免有些尴尬。他略作思索,又接着说道:“老将军言之有理,那么现在最关键的事情便是。如何抢在上将军之前收拢住人心。”

共尉颌首附和,把目光投向李左车:“广武君有什么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收拢住关中的人心?。

李左车胸有成竹的一笑:“此事对别人来说,也许是个难事,可是对于君侯来说,却是举手之劳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十五节 入主咸阳

东平丑到其尉的时候,十分惭 ,以为事柑不顺利,心顿时提了起来。

“他们不降?”共尉有些杀气腾腾的问道。

陈平连连摇头,苦笑着砸了砸嘴,很无奈的说道:“君侯,不是不降,是全降了。”

共尉如释重负,又有些好奇的看着陈平:“既然他们全降了。那你愁眉苦脸的干什么,我以为他们不降,要逼着我动刀呢。”

陈平再次叹了一口气:“君侯,臣愁眉苦脸的,就是因为要逼你动刀啊。”

共尉更糊涂了,没好气的看着陈平:“快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我都搞不明白了。”

“君侯有所不知。我本来打算让赵高逼百官投降,如果有人有异议。直接就在朝堂上大开杀戒,把那些达官贵人杀掉一大批,这样君侯入主关中之后,做起事来也方便,不至于有人掣肘。”

共尉点点头,他的本意也是这样的。看样子这个目的没达成,所以陈平不满意。

“臣万万没有想到。赵高那个阉竖平时积威太重,虽然做好了杀人的准备,连咸阳令的人马都调进了宫,却没有人反对,似乎所有的人都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不约而同的保持了沉默,赵高说什么,他们就应什么,只有胡亥那个昏君没明白情况。他还指望着赵高把君侯赶出关中呢,你说可笑不可笑?”

共尉嘴角动了动,却没有笑。他后悔得直拍大腿,看来自己当初听陈平的话,高估了咸阳百官的抵触心理,却低估了赵高的淫威,这厮可是搞过指鹿为马的人,敢反对他的人都被他干掉了,剩下的本来就是一些软骨头,如果自己不派邸食其去联络那些达官贵人,他们也许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有可能跳出来。现在他们的利益有了保障了,谁还会和赵高玩命?

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共尉无奈的扯了扯眼角,摆摆手安慰后悔莫迭的陈平道:“事以至已。多想无益。虽然没能趁机杀掉一批人,但是能平稳接收关中,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陈平羞愧难当,共尉那么信任他。他却误导了共尉,留下这么一个。祸根。共尉虽然没有怪他,他自己却无法释怀。共尉见了,便岔开话题问道:“赵高为什么还不来投降?”

“他在等君侯的承诺。”陈平撇了撇嘴。

“哼哼。”共尉冷笑一声,“这点小卓都办不好,还想要好处?你不用回去了,让他在府里等着吧。我另外再找合适的人选。不用再理会他。

陈平点头应是。

共尉随即派人找来了邸食其。那食其心情特别好,他到咸阳一趟,轻而易举的说服了秦国的那些王公贵族。兴冲冲的回来向共尉报喜,网网洗了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闻听共尉有事,他立刻赶来了。他红光满面,眼神闪亮,一看到陈平,他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想必这位就是赵承相府上的东门耳先生吧?”

陈平微微一笑,躬身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