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部分(2 / 2)

医匠处理完之后退了出去,范增斜靠在榻上,看着脸色不郁的项羽,暗自叹了口气,开口打破了难堪的沉默:“阿籍,你现在还相信共尉吗?”

项羽没有吭声。共尉向他讨要:十万人马。这件事确实让他不自在。真要把二十万人马给了共尉。那以后谁说了算?但是他对范增一开口又提到共尉,还是这种态度。他又十分抵触,闷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我知道,”嗯咳,”咳,”范增心中犯堵,才说了两句话,就禁不住咳嗽起来,刚刚被他自己咬破的舌尖上传来的疼痛,让他一阵阵的发冷。他咳嗽了好一阵,喘了半天气,这才慢慢的平静下来:“我相信,我相信你当时只是为了安抚他,并不是真的想给他二十万人马。”范增惨笑了一声:“当时的情况容不得你想太多,必须集中所有力量决一死战,这一点,,我不怪你。”

项羽撇了撇嘴,还是不说话。

“可是现在怎么办?”范增觉的眼皮特别的重,浓重的睡意不住的袭来,看来刚才那口血叶得太象了。他这七十多岁的身体再也承受不住了。可是他不能睡,他怕自己一睡下去就再也醒不来了。他要坚持下去!

“我”项羽张了张口,却不知道从何说起。他确实是答应过共尉,情况也和范增猜测的那样差不多。安抚共尉的成份更多,当时他的总兵力都不到二十万,生死未卜,谁会想到能有今天啊。可是和范增说的不一样的是,他觉得事情虽然有些出乎预料,但是自己既然开了这个口,而且今天确实有这个能力履行诺言,自己为什么要抵赖呢?这可和君子信守承诺的信念不符啊。

可是真把二十万人马给了共尉。那今后果又是项羽不敢设想的。拥有了四十万大军的共尉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来且不论,其他人又会怎么想?他们之所以依附自己,只不过是因为自己是楚军的上将军,手下的实力最强。一旦共尉成了实力最接的,谁还能保证他们的忠心?盛荼曾经向共尉请过婚约,田安等人也和共尉手下的田壮关系密切,他们还会跟着自己吗?

可是不给,又着么应对共尉?

项羽觉得嘴里发苦,自己一直想做个信守承诺的人,可是为什么在共尉面前,却屡屡要食言自肥?在彭城第一次见面,他就因为虞姬而食言了,共尉没有计较他,他却一直有愧于心,现在还要食言吗?二十万人。可不是一个虞姬。共尉可以不在乎虞姬,可是他能放弃二十万人吗?真要翻了脸,把这件事宣扬出去,他以后又如何在天下人面前立足?

项羽左右为难,迟疑不定。就在此时,项伯来了。

第三章 秦亡楚兴 第二十九节 运筹帷幄

斤了项伯的话,范增冷笑连羽却是暗自松了。哗:胆难的的露出了笑容。

“项公,共尉的话如果是真的,那他为什么要讨要二十万人马?以他的见识,难道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范增耷拉着眼皮,不屑一顾:“他如果真的还把阿籍当兄长。就不应该提出这么非分的要求,而应该唯阿籍马首是瞻。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如果阿籍得了天下,他做个关中王又有什么不可?。

项伯的脸胀得通红,他在共尉面前拍了胸脯的,没想到一开口就被范增堵死了。范增虽然没有看他。但是他觉得范增那是不屑看他,在范增的眼里,他这个项家辈份最高的人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废物,根本不能入他亚父范增的青眼。

但是他无法反驳,他虽然有些糊涂。却也知道范增说得对,这二十万人马绝不是件小事。他十分后悔,当时被共尉的诚恳打动了,没想起来问这个事,偏偏这个,事才是最重要的。他虽然后悔,但走出于面子问题,他却不能承认,只得硬撑着。极力强调共尉对项羽确实没有恶意。

范增用眼睛的余光看着面红耳赤的项伯,暗自叹气,项家怎么会有这么一个笨蛋呢?要是项梁在,根本不用他提醒,项梁就会看清共尉的那些伎俩。可惜啊,项梁死得太早了。

难道项家真的没有那今天命?范增的脑海里忽然掠过一个奇怪的想法。他吃了一惊,随即用力的摇了摇头,似乎想把那个想法甩出去。他咳嗽了一声,安慰项伯道:“项公,韩国的事情你不再担心,正如你所说,张良有功,子羽不会因为他和共尉的关系就抹杀他的功劳,再说了,既然张良托到了你这里,子羽无论如何都要给你这个长辈面子的

项伯哼了一声,脸色这才缓和了些。

“不过,要是能把韩国拉过来,对我们来说,也不是坏事范增忽然灵机一动,有些兴奋的抬起眼皮看了一眼项羽,正好项羽也向他看来,两人眼神一接触,又下意识的分开了。项羽有些局促的点了点头:“亚父言之有理,只是他又犹豫了一下:“张子房和阿尉是半师半友,又是姻亲,恐怕不太好办吧

“有什么不好办的范增轻松的一笑,轻轻的抬起断了项羽:“如果张良回韩国,那么以共尉那个驴脾气,他肯定会和张良翻脸,如果张良不回韩国,那么韩国那个地方,迟早还不是你的?颍川地处南阳和三川郡之间,抚守入关的两条道,向南可入武关道,向北可入函谷关,是兵家必争之地,不能久在他人之手。

项羽默默的点点头,说来说去。还是要对付共尉。共尉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到时候又不知道他会恼火成什么样子。

“关中是他的,这个看来是改变不了了。”范增叹了口气,淡然的看了一眼项羽。项羽的鼻翼抽*动了一下,不经意的松了一口气,他和范增开始商量的时候,范增的意思就是说关中易守难攻,沃野千里,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根基,项羽既然有一统天下之心,就不能把这么重要的地方交给别人。虽然当初答应过共尉,但当时是权宜之计,现在情况变了,就要有所调整。共尉还是关中王,但是不能让他全占关中,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以免他的实力强了,野心也大了,最后成为项羽的对手。项羽开始是不同意的,但是范增最后一句话说服了他,要想和共尉一直做兄弟,那就不能让他有太大的实力。没有实力,共尉就只能跟着他,兄弟有得做,如果实力太大,就算共尉还想跟着他,他的手下人也会有异心,一定会鼓动共尉与他争夺天下,不管共尉是主动还是被动。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兄弟没得做。因此项羽就听从了范增的建议,争取把共尉赶出关中,另换一个封地,万一不能如愿,那就把关中的咸阳一带封给共尉,其他地方再安排合适的人选,钳制共尉。

初步的结果看来,共尉对他们的反应十分激烈,激烈得出乎他们的想象,这么说来,想要把共尉从关中赶出去的可能几乎不存在了,那么就只能采取钳制共尉发展的办法。安排项坨去河东,意图把韩国从共尉的阵离里分离出去,是从外围对共尉进行压制,而安排其他人占据关中,刚是对共尉的贴身监视。但不管怎么说,至少这样不用把共尉赶出关中,关中王还是共尉的,从心理上来说,项羽觉得他面对共尉时。负罪感要轻多了。

“你准备安排什么人就近监视共尉?。范增看出了项羽眼中的喜色。又接着问道。

“章邯吧项羽想了又想。抬起头看着范增。范增满意的点点 头。章邯的确是个合适的人选,他和共尉有仇,不可能和共尉走到一起集。而且他是秦人,对关中的形势熟悉。

“你准备把章邯安排在什么地方?”

。想一一在雍县带比较项羽沉吟片刻,又接着知;

范增连连点头,这个,地点也选得好。雍城是秦人的老家,把章邯这个秦将安排在雍城附近,更容易让章邯收拢秦人的人心,这样一来。共尉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