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因果道

第32回 触点织网构生态,三性烹鲜破局筹(1 / 2)

赵不琼对无问僧的场景生态商业模式分析法有着直白又干脆的理解:寻找场景、打造生态、链接商业,简简单单十二个字,却道出了这套模式的精髓——触点。在他看来,无论是场景里、生态中,还是商业活动中,触点都如繁星点点,遍布各处。而这些触点,需要一套完善的IT系统来串联,让一切井然有序,这正是这套模式的灵魂所在。

这套IT系统,软硬件兼备,仿佛是为李一杲量身定制的盔甲,让他和赵不琼这对夫妻兴奋不已,仿佛看到了商业战场上的无限可能。

说起这分析法,其中还藏着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叫夏雨荷的初中女孩,她第一次面对月经与痛经的来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那一天,她与母亲、女老师、女同学、网友、女校医、服务员、促销员,还有卫生巾厂家的,进行了一场关于成长的对话。她所经历的每一个场景,都是理解成长的触点。比如,卫生巾厂家送的小玩具里藏着的知识,校医背后的生理图,这些都成为了她理解这一过程的契机。

用系统将这些场景中的触点与企业的商业活动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在这个小故事里,触点无处不在,仅仅一天的时间,就提炼出了上百个触点。三个主要的卫生巾品牌对触点的理解各不相同,触达的方式也五花八门,最终形成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商业生态,走向了三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然而,全场景、全触达、全生态并非易事,这更像是天方夜谭。但无问僧的场景生态商业模式分析法却给出了一个最优解。特别是当AI软件系统加入后,这个最优解更是如虎添翼,让场景生态爆发出惊人的合力。

赵不琼在深入研究这套分析法时,突然灵光一闪,觉得商品三属性可以用来补充“场景”部分的不足。于是,他和李一杲在今天早上,将商品属性划分得明明白白,这才算是真正完成了他们的商业模式设计。

听到赵雄颇感兴趣的探问,赵不琼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色,笑道:“嘿,老爸,也有你未曾听过的商业妙论呐。这可是我们老师的独门创见哦。‘商品三属性’,即个人属性、家庭属性、社交属性。此论以为,商品因禀赋不同属性,于市场中的定位与推广之策,自是千差万别。譬如说,那主打家庭属性的商品,推广时便得愈发注重家庭场景下的使用体验与情感共鸣,性价比与炫耀皆需退居其次,唯有全家认可,方为上策。譬如SUV车型广受热捧,皆因其恰适一家老小共赴自驾游之乐选。”

赵雄颔首,若有所思地道:“哦,原是无问兄的高明之见啊。那你可否再为我细细剖析一番,这三大属性之深层奥秘?”

赵不琼嘴角微扬,缓缓道来:“商品三属性之精髓,分别对应着性价比、共识与场景。先说个人属性之商品,其核心乃性价比。最典型者,莫过于一人独享早餐之时,味美价廉,自然生意兴隆。”

“再论家庭属性之商品,有那专营酸菜鱼之餐馆,只接待一家四口光临。其酸菜鱼虽非天下至味,却老少咸宜,此乃‘共识’也。同理,家庭装修之选、家中电视之择、一家出行之车,皆需全家共商共议。此类商品,必得易于全家达成共识,方能畅销。”

“至于社交属性,其最要之特征,乃需契合社交场合之‘场景’。譬如那用以彰显身份之商品,需有逼格;用以炫耀之物,需有噱头;参加中学同学聚会之装扮,需有少年之感;赴海外大学同学聚会,着一套宋制汉服,显瘦效果极佳,即便微胖之小姐姐穿上,亦显温文尔雅,格外出众…”

赵不琼总结道:“老爸,我们还将这个人属性之性价比、家庭属性之共识性、社交属性之场景性,编成了一首打油诗呢,你且听听:‘个人重性价,细选不慌张;家庭求共识,共商定主张。社交看场景,场合要妥当;三性各不同,策略需变样。市场定位异,经营有方向;把握此要诀,商海任飞翔。’老爸,你看这首打油诗如何?可还算贴切?”

赵雄望着赵不琼那满是兴奋的脸庞,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恍惚,究竟该不该否决李一杲和赵不琼的这个项目呢?他心中犹豫不定。他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无问僧在商业理论上的深厚造诣,竟能指引他们在海鲜预制菜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然而,也正是这个无问僧,一边推动着他们前行,一边却又让自己来拆台,这不是给自己出了个天大的难题吗?

“我该如何开口,才能让他们主动放弃呢?”赵雄感到头大如斗,内心挣扎不已。他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说错话,就会让这两个年轻人的精神瞬间崩溃,“要不,我干脆不听无问僧的,直接拍板他们做海鲜预制菜算了?”

如果没有无问僧之前提到的那个“儿童化妆品”的例子,赵雄此刻也许已经动摇了。但赵雄是个极其爱惜自己羽毛的人,尤其是在眼下的这种不利于资本的舆论环境,他最担心的稍有风吹草动,会影响到自己的星美集团和星美投资,尤其是那些以抹黑谋生的黑子们,最让他感到胆战心惊,生怕自己晚节不保。

他沉思了一会儿,觉得一下子把李一杲打倒也不是个好办法,还是得换个路子。要不,先顺着他们探一探,看看他们在海鲜预制菜上到底已经筹谋到什么程度了再说?

想到这里,他点了点头,称赞道:“小李,不琼说的这个商品场景三属性的观点,确实挺有新意的。不过,这跟你们的海鲜预制菜项目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李一杲见赵雄问起这个问题,顿时来了精神:“关系?那关系可密切了!在上一个版本的商业计划书中,我们设计的海鲜预制菜主要是针对单身人群的,想着方便他们做菜,也就是相当于个人属性的商品。可是,这样的商品规划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一来,我们的产品就跟楼下的生鲜便利店、附近的菜市场海鲜档都成了竞争对手,在性价比上我们根本占不到便宜,个人属性商品做起来太难了!现在,我们可是发现了社交属性这个新的突破口!”

一说到突破口,李一杲的声音就越来越激动,脸上洋溢着兴奋和自豪:“我们发现了具有社交属性的海鲜预制菜!社交属性看重的是场景,而不是性价比!这正是我们把劣势变成优势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最新版本的商业计划书所设计的路径,是一片蓝海市场!”

“社交属性的海鲜预制菜?”赵雄微微挑起眉头,脸上露出了好奇的神色,“会有人买海鲜去参加社交活动吗?你能给我详细说说吗?”

李一杲指了指周围的环境,又指了指楼下,一脸得意地说道:“爸,你看这一栋小别墅,如果在小区里就是家用住宅别墅,但在这里却是温泉度假村的商务接待别墅。同样,在家里吃饭和在外面吃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区别?”

赵雄隐隐约约知道李一杲接下来要说什么了,但他没有吭声,只是躺了下来,等待着李一杲的下文。

李一杲接着问道:“那你在家吃饭的时候,是不是通常都吃得很快?可是有时候约朋友去农庄吃饭,为什么经常会选择打边炉而不是炒菜呢?”

赵雄再度点了点头,脸庞上浮现出一抹怀旧的神色,仿佛穿越回了那段与挚友欢聚畅谈的时光。他笑道:“吃饭嘛,一个多小时就搞定了,可是打边炉却得耗上两三个钟头,多出来的时间全都用来聊天了。再说,菜一上桌,聊几句就凉了,还是得趁热吃。打边炉就不一样了,想怎么聊都不怕菜变凉。”

李一杲与赵不琼交换了一个眼神,眼中闪烁着发现宝藏般的喜悦。赵不琼迫不及待地问道:“老爸,我记得小时候我常去你农庄打边炉,那时候好多叔叔阿姨都拎着自家新鲜食材来凑热闹,是不是这样?”

赵雄正要应和,却猛然一顿,两眼放光,像是突然悟出了什么,惊问道:“你们俩,莫非是想搞那种适合打边炉、具有社交属性的海鲜预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