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因果道

第63回 假痴不癫谋父执,悔篇如镜照心关(1 / 2)

一直以来,李一杲都认为自己情商低得可怜。直到听了赵不琼从陆静那里得来的那句“情商不过是智商的伪装而已”,他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现在他也学会了装模作样地伪装高情商,今天两口子跑来忽悠赵雄,也算是对这种伪装的一次小小的实战演练。

“所谓高情商,不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破不说破罢了。”李一杲很快就参透了其中的道理。他拍了拍胸口,向赵不琼保证:“演技这块儿,我可是拿手好戏!”

尽管对自己的演技信心满满,但如何能让赵雄心甘情愿地担任创业公司的董事长,却是一件令他颇为头疼的事情。

“只要我开口求我爸,他肯定会答应的。”赵不琼斩钉截铁地说道。

“答应倒是容易,但要想让他用心帮我们琢磨开局,那就难了。毕竟这是我们创业的领域,对他来说完全陌生。”李一杲马上就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以你爸的性格,不动他一根毫毛他是不会真正投入的。毕竟我们连一股的股份都打算给他,他心里不可能没有一点想法,只是没说出来罢了。”

“我爸不在乎那一点点股份的,你可能多虑了。”赵不琼反驳道,“不过你说的‘刺激一下’倒是有几分道理。”

见妻子没有反对,李一杲赶紧趁热打铁,追问道:“那你爸最自信满满的是什么?”

赵不琼数落起赵雄的种种自信来如数家珍,其中三条尤为突出:“我爸有三大自信:第一,孩子的教育虽然不算特别出色,但我哥该上大学的上了,该接班的接班了,而且接班做得比我爸还好,这方面他自然是信心十足;第二,经商谋略布局深谋远虑,虽然小挫折不断,但从没真正栽过跟头,更没有过重大的战略失误,这方面也是自信满满;第三,自我修养堪称完美,一辈子没绯闻,这更是让他底气十足。”

李一杲听完后,一脸狐疑地看着赵不琼。赵不琼立刻以为他在嫌弃自己,叉着腰训斥道:“怎么啦!我不是学渣吗?大专都没考上,这可不是我爸教育不好,是我自己数理化实在没天赋!”

“我没有那个意思!”李一杲赶紧解释,“我只是说,你爸可能会在意这些细节。这才是我们的切入点,让他心神动摇,自然就会给我们可乘之机。不然你老爸总觉得高高在上,想要忽悠他帮我们一把可不容易。”

一杲那句“不然你老爸总觉得高高在上”深深触动了赵不琼。她太清楚自家老爹那种清高自负是深入骨髓的了。两夫妻创业,以后少不了要让老爹的圈子认可自己。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得让老爹从内心深处不再把他们当成“毛头小孩”。可是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

“要让我老爸心服口服认输,本来就难;更何况还要不伤他的面子,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赵不琼愁容满脸地叹了一口气。

李一杲突然想起上次岳父和无问僧切磋时大败亏输的情景,眼睛一亮:“有办法!上次岳父输给老师,肯定留下了心理阴影。我们挂着老师门下‘无问七子’的名号,只要围绕这点讲故事,不管是用谁的故事名义,都能刺激岳父的神经,让他神经过敏。只要他神经过敏就好办了!只要能让他产生一点点自我反思,那他对我们的态度就会截然不同。我们就不再是‘小屁孩’了。”

“嗯,你说得对!”赵不琼眼中顿时明亮起来,“如果这样的话,那孩子的教育问题或许能触动到我爸的那一丁点儿遗憾。”

两人一拍即合,马上想到了如何编故事。就这样,陆静之悔的故事被他们创作出来。此刻,赵不琼正在用她那活灵活现的口才娓娓道来,这个故事几乎让赵雄的心理防线出现了裂痕。

赵雄向来自信满满,甚至有些自负。在他看来,如今的博士学历根本不值一提,远不如他们那一代的重本毕业证书分量重。更何况,这些年他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作为在商海中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将,他对人情世故的洞察早已刻入骨髓。从李一杲用山崖茶巧妙地讨好他,到赵不琼透露出想要孩子的想法,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对小夫妻正在精心算计他这个老爸。然而,他并未揭穿他们的“小计谋”,反而还挺享受这种被算计的感觉——毕竟,这场戏正是他内心渴望看到的。

赵不琼开始讲述陆静之悔的故事时,赵雄一开始并未放在心上。可随着故事的展开,他的心里渐渐泛起一丝异样的滋味。待故事讲完,他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表面上,他依然沉稳如水,微笑着品着茶;可内心深处,却如同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搅动,波涛汹涌。

赵雄一直觉得自己对子女的教育颇为成功。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大多数富豪家庭中,孩子们往往对读书缺乏兴趣,认为读书不过是父母强加的期望而已。而他的儿子赵不富却截然不同。虽然没能考上顶尖大学,但谈起世界人文地理、东西方哲学时,儿子的见解常常让他这个做父亲的都感到震惊。至于接班问题,赵不富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接手星美集团后,在如此恶劣的竞争环境下,儿子的表现甚至超越了他当年的巅峰状态——这一点足以让他在朋友圈中夸耀无数。

至于女儿赵不琼,赵雄同样感到欣慰。虽然她的数理化成绩不佳,但他并不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女儿的智商确实一般,且心思不在读书上——这些都是客观因素。况且,他从未期望女儿从商。如今的女儿优雅知性,文艺与音乐鉴赏能力极高,能够平安快乐地生活,这就足够了。

然而,陆静之悔的故事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击中了他的内心。故事的核心在于:父母应当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其成长的环境,让孩子在环境中受到启发并实现自我成长,而非单纯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塑造孩子。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孩子,与后者相比完全是两个世界——前者是真正独立的灵魂,后者不过是父母期望的复制品。

这个故事简直是对赵雄心灵的一次重击。它迫使他不得不审视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方式:难道他一直以来都在犯错吗?难道他引以为傲的教育理念实际上是一场错觉?

赵雄不愿相信这个故事是女儿杜撰出来的。他更愿意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即便如此,它依然像一把锋利的刀,剖开了他的自尊与自信。这一刻,他第一次感到了不安与迷茫。

就在赵不琼讲完故事、赵雄陷入沉思的时候,服务员端上了各种精致的点心。李一杲和赵不琼都还没吃早餐,见状便毫不客气地开动起来。两人风卷残云般扫荡了一大片点心,吃得满嘴流油。随后,他们慢悠悠地喝茶,假装没注意到赵雄若有所思的表情,开始低声聊了起来。

“老婆,你刚才讲的这个故事,跟孟母三迁不是很像吗?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嘛。”李一杲一边说,一边用纸巾擦了擦嘴角的油渍。

“既然你知道跟孟母三迁差不多,那你知道这种教育方法叫什么名字吗?”赵不琼反问道。

“这我还真不知道。”李一杲挠了挠头,“不过对我挺有启发的。以后我们宝宝出生后,我也打算学学这种教育方法。”

“这叫‘造景启思’教育法。”赵不琼解释道,“它的核心是要创造一个能让孩子主动思考的环境。简单来说,就是要让孩子在一个充满启发的环境中自然成长,而不是靠家长硬灌输。”

“听起来挺玄乎的。”李一杲撇了撇嘴,“不过我大概明白意思了。就是说,不能只靠我这个理工男的智商去教孩子,对吧?”

“对啊。”赵不琼笑道,“这种教育方法最重要的地方在于,你得学会‘示弱’。要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无知’的状态,向孩子请教问题,或者跟孩子一起探索答案。这样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还能让孩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比起死板地逼孩子学习,这种方法可强多了。”

“假装弱智?这得多难啊!”李一杲苦着脸说道,“要不这样——你负责假装弱智,我负责跟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样总行了吧?”

赵不琼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你这人真是个榆木疙瘩!‘假装弱智’不是真的装傻,而是要学会引导孩子思考。你啊…”她摇摇头,忍不住又好气又好笑。

李一杲见状,立刻装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哎呀,老婆大人!我这不是还没学会嘛?您就多指点指点呗!”

这时,李一杲轻轻踢了踢赵不琼的脚,赵不琼这才发现赵雄低头看报的手似乎在微微颤抖。她心里一动,悄悄给李一杲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该行动了。

夫妻俩虽然觉得赵雄可能不会拒绝担任董事长,但要让他全心全意地承担起这份责任,与只是挂个名头,那可是天壤之别。于是,他们商量后决定,得先把赵雄的情绪撩拨起来,才能进一步说服他。此刻,看到赵雄的微妙变化,两人顿时觉得机会终于来了。

李一杲给赵雄换了杯热茶,恭恭敬敬地端到他面前,语气诚恳地说:“爸,我们有件事想和您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