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学义和闵东向宏宣帝禀告此次科举有人舞弊之后,宏宣帝十分重视,但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派了太子楚湘烨前去各州府调查此事。
结果不出所料,科举舞弊确有其事,楚湘烨所去的州府皆有学子和官员涉案,并且拿到了证据。
宏宣帝勃然大怒,却一直隐忍不发,因为他知道这事没那么简单,此次科举的题目从乡试到会试和殿试是由他和秦学义亲自定的,这些人竟能贩卖题目,那么泄题之人就算不是他身边的人也必定是有机会能够接触得到题目的朝中大员。
而且这些人竟连答案都做好了,赚了两份钱,还真是当真不怕死啊。
宏宣帝增开恩科就是想要几个人才,所以即使知道有人舞弊他还能隐忍着是不想这么白白浪费了心思,同时也想看看除了作弊的有没有人能凭真才实学脱颖而出。
所以会试题目早早就定好宣发了下去,却在最后时刻,在会试的前一日将所有会试题目全换了。
结果跟他料想的一样,楚湘烨查到的跟科举舞弊有关的学子在会试的时候全部名落孙山了。
楚湘烨顺着这个线索,又查到了更多涉案之人,但让宏宣帝最为恼火的是泄题之人竟是户部尚书沈河。
户部尚书沈河利用自己主管财政之便给科举考试拨款时从内阁那里套出乡试和会试的题目,并找人做了答案一起贩卖了出去。
这可是管着大邺朝钱袋子的大臣啊,弄不好天下人就会认为这是朝廷敛财的手段,天下学子又会怎么想,到时候若是再被有心之人抖出来加以利用,后果不堪设想,宏宣帝彻底震怒了。
为了不影响到此次科举,影响学子们的心情,宏宣帝隐忍到了殿试结束之后才来解决这件事情,也算是忍到极限了。
“沈河,你可知罪!”
在楚湘烨说完之后,宏宣帝龙颜大怒,质问着户部尚书沈河。
此时的沈河已经完全傻了,面对皇帝的突然发难,哆哆嗦嗦地跪倒在地,他怎么也想不到皇上早就知道了科举舞弊的事情,并且已经查到了他的身上来。
自知在劫难逃的沈河大声哭喊,甚至想强行狡辩来减轻罪责:“陛下恕罪,微臣都是为了大邺啊,国库空虚,我也是为了充盈国库才想了这样的法子……皇上,微臣知错了,求皇上饶命啊……”
沈河痛哭流涕,大喊着为了大邺,企图以此来打动宏宣帝。
只是他如意算盘打错了,这只会更加激怒宏宣帝。
“好一个为了大邺,你到现在还敢狡辩,刚刚太子说什么你没听见吗,你贩卖科举试题的银两没有一分一毫放入国库,说!谁让你这么做的,有什么目的,这些银两又去了哪里?说出来朕还可以让你死得痛快一点,还有沈府满门……”
宏宣帝怒不可遏,半点情面都不再讲,他有帝王的仁慈,亦有帝王的狠决。
“天下学子十年寒窗苦读,你做出这样的事情让他们情何以堪,让朕颜面何存!又置大邺朝廷的脸面于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