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超倒也不是1味的反对,这毕竟是关乎攻城成败的大事,他也不会因私而废公。 “大司马,谢玄愿意领命主持此事。给我两千人手,3日内必能挖通地道潜入城中。若不能,请大司马以军法处置。”谢玄朗声道。 桓温看着谢玄,缓缓点头道:“也罢,那便试1试。成了最好,不成也没什么。既不费我大量兵力,何不1试?谢玄,我给你3千人手,你去办便是。” 谢玄拱手道:“谢玄遵命。” …… “你可知道,挖掘1条地道通向城中,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和人力?而且大张旗鼓的挖掘,你当他们都是瞎子聋子么?这个办法,可真是高明啊。”郗超大笑起来。 众将也纷纷笑了起来。以谢玄的身份,1般人是不敢4意嘲笑的,除非是忍不住。谢玄这个办法显然太愚笨了。 桓温也抚须摇头苦笑,轻叹1声。 “不必大张旗鼓,只需挖掘两3人可爬行入城的地道便可。这样动静很小,再辅之以佯攻掩护,3天3夜便可通入城中。南城照常进攻,派人从东城外3百步外的那片树林里挖掘地道,不露人迹,对方无法察觉。寿阳乃淮河淝河交叉河谷之地,地面松软,并无岩石。挖入地下数尺便可,工程量不大。”谢玄沉声道。 众人制住笑声,听谢玄所言之后,有人开始认真的考虑这种办法的可行性。 “然则如何过护城河?护城河深达丈许,你不怕灌水?”桓伊沉声道。 谢玄道:“靠近城池后需要深挖。从护城河地穿行。不光是护城河的通过问题,城墙地基同样坚深。虽可用斧凿打通,但凿击的声响可能会暴露。所以,为确保成功,需挖深通过。这不是什么难题,无非是多费些气力。” 众人皱眉不语,这办法听起来似乎是可行的,但总觉得有些不踏实。 桓温看向郗超,沉声道:“景兴觉得如何?” “桓公,计划并非不可行,只是我担心两件事,其1,无法在数日内挖通地道。其2,大费周章的挖通之后,无法达到目的。单就此计本身而言,似乎是可行的。”郗超抚须道。 如何增产,是李徽这几天和众百姓商议的最多的话题。 百姓们普遍认为,这段时间要保证肥力供应,让水稻拔穗扬花期间的肥力供应上。就像是生孩子的妇人,怀孕的时候要多吃好东西,从而可以保证孩子生出来白白胖胖的。 他们决定花大力气将泄洪冲积下来的淤泥运到田头播撒,多少可以增加1些肥力。 李徽自然不会反对他们这么做。不过李徽考虑的是另1个问题,稻子充分杨花授粉的问题。李徽本来并不懂这些,但这两天心里想的都是稻谷抽穗扬花的事情,这激活了他脑海中后世的记忆。 居巢县,午间的田野上炎热无比。 但大片的田野上依旧聚集了许多百姓,李徽戴着1顶草帽也在其中。他们正在观摩1场奇怪的活动。稻田里,两组百姓拉着草绳正在稻田里走过。长长的草绳弯成1道弧线,从稻穗上划过,1片片目力难以捕捉的烟雾腾起在稻穗上。 这是1场奇怪的活动,正是由居巢县县令李徽主张进行的。 居巢县数万亩稻田长势良好,此刻已经进入了抽穗扬花期,这是关键的时期,干系到最终的收成。 李徽对此极为重视,百姓们自然也极为重视。为此李徽连续几天都在田间地头走动巡察,查看长势和虫害情形。李徽知道,这干系到之前所做的1切努力能否得到最终的回报。 这1季稻子的收成将干系到居巢县的百姓能否真正的安顿下来,能否彻底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夏粮的亏欠能否还上,整个居巢县的局面能否全面向好,就看这1季的收成了。 李徽其实1直在思索1个问题,大晋粮食的亩产其实不高。在吴郡的时候,李徽便知道,大晋上等良田的亩产量不超过4石,中等和下等田亩的产量便更低了。 这里边最大的问题是稻子本身品种的问题,也有这个时代肥料不足,土地肥力不够的问题。这两者却都不是1时能够解决的。这年头可没有什么高产杂交水稻,受限于品种,可能产粮永远也赶不上后世。 肥力不足的问题也难以解决。人畜粪便和堆积的有机肥并不能满足大规模耕种的问题。居巢县这里稍微好1些,因为本地百姓有1种手段,便是用湖底淤泥增肥。利用洪水冲积沉淀的河泥给田亩增肥是个不错的想法。但受限于操作之难,也无法大规模的开展。 李徽很想能够增产,哪怕1亩增产个35斗,对于百姓而言也是不错的。对于整个居巢县百姓而言,那更是个大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