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蹲下捡起袍子给朱柏披上,温声细语地说:“臣知道,湘王烧旗是为了不跟兄长们起纷争。湘王知道分封后,免不了兄弟相残,所以才会反对封王。”
虽然他说的不完全对,不过不重要。
我和他们的最终目的一样。
那就是朱标做皇帝,我要活下去然後做闲散王爷。
朱柏这麽想着,不打算纠正刘伯温了,默默听着。
“湘王也看见了,只是臣子们劝谏,并没有什麽作用。皇上甚是宠Ai湘王。如果湘王能想法子劝谏皇上,才是最好。”
朱柏明白了:刘伯温这是想把他培养成他们的内应啊。
刘伯温又叹了一口气:“如果阻止不了封王,微臣也希望湘王能学以致用,帮助太子殿下守住江山。”
朱柏依旧不出声。
刘伯温低声说:“不瞒湘王说,那日皇上命我给几位皇子看相。我看出一群皇子里,不止一个人有天子之气,一下太激动,就晕了。”
老滑头,原来你的最终目的这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你哪里是太激动?!
你是不知道怎麽说,才装晕好吧!
什麽天子之气,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就算你真能看出来所谓的天子之气,朱标没当上皇帝就Si了,应该也只有朱棣一个人有天子气。
怎麽可能有第二个人有天子气?!
你这不就是想瞎编个证据来反对封王,又不敢直接跟老朱说,怕老朱一生气真把你“咔嚓”了。
你以为我年纪小,会被你摆弄,回去鹦鹉学舌给老朱听。
到时候老朱信不信,都跟你没关系了。
朱柏心里狂骂,脸上却装出一副懵懂的样子,摇头:“我听不懂,我还小。”
我这个人,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懒。
能躺着绝不坐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只要能苟下去,我肯定不会自找麻烦。
要不是为了活下去,我连分封都懒得管。
想要我帮你g活?没门!刘伯温抿嘴,用鹰一般的眼睛盯着朱柏,许久才说:“其实你也知道,对吧。”
知道什麽?
知道朱棣会反?
就算知道,我也不会说。
我如今做了那麽多,历史早因为我而变了。
後面会如何发展,还未可知。
为什麽要用未知的未来困住当下的人。
如果历史真的无法改变,我注定要被烧Si,还费那劲g什麽?
朱柏茫然:“知道什麽?我还是个孩子,什麽都不知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刘伯温轻轻叹了一口气:“算了,不知道也没关系。等老臣把湘王教会,就退隐山林。”
呵呵,这是要我接过你骂老朱的大旗,你自己好去逍遥的意思呗。
我才不上当!
朱柏又往地上一躺:“不学,太难,学不会。”
刘伯温说:“今日就到这里吧。湘王可能真的累了,回去好好歇息一日吧。”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管它明日如何,能快活一日算一日。
朱柏狂喜,一下站了起来,穿好衣服,冲刘伯温一行礼,转身毫不犹豫转身走了。
刘伯温却看着朱柏的身影微微笑了:这小子果然聪明,压根不上我的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啊。
-----
今日难得回去的时候,天sE还早,外面街上还有许多商贩。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朱柏路过一个书摊,忙叫人停下,然後不等富贵来拦他,就跳下去直奔那边。
富贵又不敢唤朱柏,只能跟上来,叫侍卫们他们也远远跟着。
朱柏在皇g0ng里待了这些日子才知道,为什麽古代那麽多皇帝喜欢斗蛐蛐,打马球,甚至做木匠。
因为皇g0ng里太无聊了,不找点有趣的事情做做,在g0ng里会憋疯的。
听说明朝通俗流行,趁这个机会买几本小h书,志怪野史回去看看也好。
书摊上果然摆了不少书。
朱柏拿起一本。
御制钦定的历史书……
不好看。
扔到一旁。
又拿起一本,地方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倒胃口。
他在刘伯温那里看得够多了。
第三本是儒家子集,更枯燥。
在大本堂里,天天念这个。
结果翻来翻去,他发现偌大的书摊,竟然只有这三类书。
朱柏皱眉问摊主:“掌柜,你这里就没有一点有趣的书吗?”
老朱规定,凡是大明朝的人,必须按照身份职业穿衣打扮。
为了出g0ng不引人瞩目,老朱特批朱柏可以穿得跟寻常人家小公子一样。
富贵和几个跟随朱柏保护他的侍卫也穿的常服。
所以摊主也没怀疑朱柏,低声说:“有是有,就是贵了点。公子跟我进来。”
朱柏一听:诶?这麽神神秘秘的,肯定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有Ga0头!!
朱柏忙跟着进去了,还回头指着富贵:“不许进来,在外面等我。”
摊主从隐蔽的地方拿了一本书过来。
朱柏接住书,店主却攥着不松手,压低了声音说:“小公子,你买了就买了,绝对不能告诉别人,是从我这里买的。不然官府追究起来,我可是要挨板子的。”
朱柏一听:豁,这麽厉害。倒要看看什麽书值得被打板子?!
他把书打开一看,哭笑不得。
g,还以为是什麽惊天动地的呢?
就是一本《三国演义》啊!
呸,Ga0得他还白激动了半天。
朱柏皱起脸,对摊主说:“这个我看过了。还有别的更刺激的吗?”
摊主满脸惊讶:“哎呀,这位小公子,年纪不大,见识不少。我这里确实还有更刺激的。不过这个书就更不能给外人看了。被朝廷抓到,是要杀头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朱柏皱眉:“别说那麽多废话,直接拿出来。”
摊主从一个墙角的一个暗格里拿了一本出来,又把暗格掩盖好,才又出来把书递给朱柏。
朱柏想,这回应该是b较刺激的了吧。
一看,《水浒传》。
擦,逗我玩呢。
我不认字的时候就看过小人书了。
拿本《金瓶梅》也好过这个啊。
朱柏摇头:“这个我也看过,还有吗?”
摊主觉得被深深的侮辱了,从後面搬了一堆出来,往桌上一放:“都在这里。本店是整个应天府书最全的。小公子今日要是挑不到一本满意的,我这里的书,都送给你。”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朱柏兴趣缺缺地翻了翻那几本,挑了一本没看过的:“就这本了,聊胜於无。掌柜,你该扩大货源了,或者找几个会写书的帮你写点刺激的了。不然你这应天第一书摊的身份,就保不住了。”
“小公子说的是。下次你再来,定会有好书等你。”摊主脸上肌0U。
他在应天府开书摊快十年了,还是第一次被人这麽说。
关键,还是被一个小孩子。
这孩子太小,不知道洪武皇帝压根就不让随便印书。
不过他懒得费力去解释给自己添麻烦了。
朱柏把书藏在身上,出去上了马车。
富贵低声问:“殿下可是在找那种书?”
朱柏挑眉:“哪种?”
富贵红了脸乾咳了一声:“就是那种……启蒙书。殿下别急,等你满了十二岁以後,g0ng中自会派人送那种书给你看,上面还有配图,有各种各样的姿势。您一看就明白了。”
朱柏恍然大悟:X教育小画册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那个对他没x1引力,毕竟他是一个连a.v都看过无数的人。
啧,说起来,刚才刘伯温有一句话倒是没错。
老朱个吃软不吃y的人。
在他耳边反覆唠叨分封的害处,没有鬼用,还会激发他的逆反心理。
要换个更不动声sE,潜移默化的法子。
老朱家世代贫农,他现在会的这点文化知识都是後来自学的。
所以,要他跟别的读书人一样喜欢看那蝇头小字的书,是不可能的。
富贵这麽一提醒,他觉得用画册这个法子应该不错。
-----
老朱今日散了朝,远远看见朱柏一溜烟从御书房跑出来,心里微怒,却又带着几点小期待。
“这小兔崽子,又想g什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喃喃自语进了御书房,一眼就看出奏摺被人打乱又整理好。
他龇牙笑了笑,戳开上面的奏摺,露出中间夹着的几张纸。
那是几张画。
画工着实不怎麽样,也就能勉强看出个意思来。
画者好像也知道自己画工不怎麽样,所以还在下面写了一行简单的文字来说明。
朱元璋坐下饶有兴致坐下,翻了翻。
原来讲的是唐朝叫熊大和熊二的两兄弟,武艺高强,行走江湖。
“这小崽子想g嘛?”朱元璋看完,嘀咕着,反手就把画扔进废纸堆。
第二日,桌上又摆了几张画。除了那两兄弟,还多了个龙珠。
这个龙珠可以让人功力大增,延年益寿。
朱元璋很感动,然後又扔到了废纸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一连几日,都是如此。
老朱今日看完,忽然明白过来:这特麽是个连续剧啊。
他把之前塞在废纸堆的翻出来,抹平,把几天的画连着看了看。
啧啧,这故事还挺有趣的。
今日两兄弟为了争龙珠反目成仇,打起来了。
熊大把熊二废了武功踢下了山崖。
朱元璋被g起了兴趣,等着看後续,次日上了朝匆匆回御书房。
桌上什麽也没有……
他不甘心,把桌上的奏摺翻了个遍,也没有。
捻须想了半天,这小子分明在故意吊他胃口,决不能上当!
只是这卡点卡得让他想杀人,害他日夜琢磨後面会如何,寝食难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越想越生气,一日散了朝见桌上还是没有新的画,他心里火苗“蹭”的就上来了。
“来人,给咱去大本堂,把老十二那混小子叫来!”
二虎看老朱气成这样,忙去大本堂把朱柏请了过来。
朱标怕朱柏捱打,也跟着来了。
其实那故事这是朱柏自己瞎编的,其中结合了他看得数个武侠和g0ng斗。
毕竟直接用藩王作乱的故事,意图太明显,朱元璋一看就会提防。
结果朱柏画得累Si了,朱元璋还没反应。
他跟二虎打听朱元璋压根就没看,直接扔废纸堆里了,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所以就不画了。
想来这会儿朱元璋叫他去,应该是夫子告他状了。
毕竟这几日上课他压根就没听,都在画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朱元璋脸sEY沉问朱柏:“你画的那个东西,为什麽画到一半,不画了?!”
朱柏两手一摊,摆烂:“累了,不想画了。”
朱元璋咬牙说:“不行,你必须画,哪有这样画到一半就荒废的?!做事要有始有终。”
朱柏哭笑不得:我累得个半Si,你倒是看了个热闹。
你又不给我稿费,还要催更……
其实我编的那东西也算不得什麽旷世杰作,只能说,g0ng里真的太无聊了。
朱柏摇头:“画不好,费脑子,不画了。”
朱元璋皱眉说:“难得你还有自知之明。你那画工确实不行。咱看着都费劲。”
朱标恍然大悟,其实朱柏画的东西,他也看了,还有点意思。
老朱平日没什麽消遣,难得也看得上瘾,他这个做儿子的自然要想方设法满足父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可是朱柏那牛脾气,朱标也知道。
说不画就Si也不会画了,跟决定开始画的时候一样让人莫名其妙。
况且这会儿才让朱柏提高画技也来不及了。
朱标上前行礼:“儿臣有个主意。”
朱元璋抬了抬下巴:“说来听听。”
朱标说:“不如交给g0ng里的画师和国子监的学生来,由十二弟把故事口述给他们记录下来,回去写成书和画成册,再呈与父皇。父皇日後也可以反覆看着解闷。以後十二弟有什麽新故事了,都可以这麽g。”
朱元璋一听频频点头:“这个好。不过不用叫国子监和画师了。大本堂的那几位夫子都是咱万一挑一的才子,叫他们办就是。”
光看画觉得没意思。要是能用通俗的文字写出来,倒是挺有意思。
而且这一次看了朱柏画的故事,他才觉得自己选的那些书着实枯燥无趣,怪不得皇子们都不喜欢。
朱标又说:“只有一点。民间若是有人藉着刊印这本书,要刊印别的相似书籍,当如何是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朱元璋想了想,又说:“民间刊印之,交国子监审查过,若没有叛乱犯上,W蔑圣人、蛊惑人心,的文字便可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