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玄德行

第十四回古观藏龙闻秘事莲池遇险起波澜(1 / 2)

书接上回,赵玄德一行四人,怀揣着救命的医经,背负着血海的深仇,在夜sE的掩护下,终於抵达了南山山麓。远处官道上追兵的火把犹如一条条噬人的火蛇,更衬得眼前这座隐於深林之中的「大隐观」,如同一处与世隔绝的避风港湾。

通往道观的山路,尽是崎岖难行的石阶。石阶之上,青苔遍布,显然是人迹罕至。他们搀扶着伤势沉重的秦虎与T弱多病的百里芷,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赵玄德此刻早已忘却了身T的疲惫,他所有的心神,都系於怀中那三卷沉甸甸的《百草经解》与身边这两位生Si与共的同伴身上。

约莫走了一炷香的工夫,一座古朴得几乎与山石融为一T的山门,终於出现在他们眼前。山门由两棵巨大的、不知年岁的古松构成,门楣上悬着一块长满了绿锈的铜匾,上面用古拙的篆T,刻着「大隐观」三个字。没有守门的道童,亦无喧譁的香客,整座道观静谧得彷佛能听见月光洒在松针上的声音。

「此地……倒真是个清修的好所在。」秦虎靠在一棵松树上,喘着粗气,苍白的脸上挤出一丝苦笑。他T内的「三日腐」之毒虽被暂时压制,但毒气仍在不断侵蚀他的经脉,让他时刻承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痛苦。

红袖上前,叩响了那两扇斑驳的木门。叩门声在寂静的山林中传出很远,却许久没有得到回应。就在众人以为观中无人之时,只听「吱呀」一声,一扇门缓缓打开,一个身穿灰sE道袍、手持拂尘的小道童探出头来,睡眼惺忪地问道:「夜深了,诸位居士有何贵g?观中已闭门谢客了。」

红袖并未与他废话,而是直接将那支古朴的木簪递了过去,沉声道:「我等奉故人之命,前来求见清虚观主。」

那小道童见到木簪,脸上的睡意顿时一扫而空,转而换上了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警惕与严肃。他接过木簪,仔细端详了片刻,才对众人躬身一礼,道:「几位贵客请稍候,容小道前去通禀。」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赵玄德能清晰地感觉到,从道观之内,有数道隐晦的目光正在暗中打量着他们。这座看似与世无争的道观,其戒备之森严,远超他们的想像。

终於,那小道童去而复返,他身後,跟着一位手持灯笼、仙风道骨的老道人。这老道人身形清瘦,面容枯槁,一头银丝用一根木簪随意地绾在脑後,三缕长髯垂於x前,看起来彷佛随时都会乘风而去。然而,当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时,赵玄德却感觉到一GU如山岳般沉稳厚重的压力。那双眼睛,看似浑浊,深处却藏着洞悉世情的睿智与沧桑。

此人,定是清虚观主了。

清虚的目光在伤势最重的秦虎和面sE苍白的百里芷身上略作停留,随即落在了红袖身上,他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第一次泛起了一丝波澜,似是惊讶,又似是感慨:「红袖丫头,多年不见,你倒是……一点也没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清虚道长,别来无恙。」红袖对着他敛衽一礼,神态间竟带着几分晚辈的恭敬,「故人有难,情非得已,只能前来叨扰道长清修了。」

清虚的目光转向了赵玄德,准确地说,是转向了他怀中那若隐若现的卷轴。「能让你这听雨楼的主人,和杜家那只老狐狸都大动g戈的,想必……便是百里兄那部惊世骇俗的《百草经解》了吧?」他轻叹一声,「罢了,都进来吧。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

清虚将他们引入一间静雅的偏殿,早已等候在此的郑敬玄见到百里芷,顿时老泪纵横,二人相见,自是一番悲喜交加,此处不再赘述。

待众人坐定,清虚为秦虎诊过脉後,眉头紧锁:「好霸道的三日腐,毒气已入脏腑。若非有上乘内功护住心脉,早已是回天乏术。」

「道长!」赵玄德急切地将《药典》中关於雪顶墨莲的记载指给他看,「晚辈听闻,观中後山,便有此救命奇花?」

清虚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让众人的一颗心也跟着七上八下。「雪顶墨莲,观中确有一株,乃是当年百里兄亲手所植。只是……」他面露难sE,「此花极有灵X,三年前,被後山一头成了JiNg的白额吊睛虎所占。那畜生凶猛异常,刀枪不入,贫道与几位师弟曾数次试图驱赶,都无功而返,反而折损了两名弟子。如今,那莲池方圆百步之内,已成禁地,无人敢於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