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衢笑笑,没有接话,而是问道:你要去沁州了?
是,明日启程。
好,好好照顾自己。高云衢往纸上落了款盖了印,话语里的温柔一如既往。
方鉴心下惴惴,忍不住问道:老师不问我吗?
问什么?高云衢抬头看向她,问为何不来报与我知?问为何自作主张擅自行事?
老师知道?方鉴心中诧异,小心翼翼地看向高云衢。
我应该知道什么?你是说奏疏引向修法还是你暗中令崔苗帮你在民间推波助澜?
您都知道?方鉴有些紧张。
我知道你。高云衢看着她小心的样子,叹了口气,民间风声起得这么快,不止一方在推动,陛下自是一方,而崔苗的母亲掌着京中最热闹的半条街,通过她来推动,自然起得快。陛下应该也能知道,但她不在意,你做了她想做的事,她还会因此高看你一眼。
那老师,我做的对吗?方鉴有些失落,还是继续问道,她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
你很聪明,也很谨慎,高云衢勾了一下嘴角,又放下,板着脸道,若你不是此案的监察御史,我应该是要夸赞你的。
高云衢强调了一遍:若你不是此案的御史。
为何呢?卓观颐一案她是苦主,我知道无路可走的困苦,所以想帮她。而陛下想要一个案子来重掀议论,我便把这个案子送到她手上。甚至您也认可修法一事。我错在哪里呢?方鉴抬起头,眼眸里是满满的光亮,坚定地看着高云衢。
阿鉴,这些都是没错的。高云衢看着她,叹道,审时度势,借力打力,你学得很好。
但,阿鉴,你告诉我,当值监察御史遇到登闻鼓案件时,应负的职责是什么?
理清原委,静观默察,监督全程,确保每一环节皆是清朗无垢方鉴垂下眼眸,不敢再去看高云衢,她明白了。她考虑了所有的事,抓住了所有的机会,独独没有想到自己作为监察御史的职责立场,她做了对的事但她失职了。
我与你说过,御史是明镜,要将所有污浊都照出来,而镜子是不能有自身的偏向的,因为你代表着法。高云衢点了点她刚才写下的那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