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TeslaModelS。”
“就选这个了,去跟他们谈合作。顺便把那个三菱iMiEV的进口数量给下调。电车主打什么当然是续航啦。你给我罗列出来那么多杂七杂八的车子干嘛,还嫌我身上的压力不够大呀......”诺伯特挥了挥手,示意手下赶快滚他现在很累,只想好好休息。
见老板心情不好,助理只能将原本想说的一大堆话给咽了回去,接着就默默的退出了办公室。
“真是不让我省心,养了一帮什么玩意。对了,这电动汽车项目是那个陈熙提出来的,他肯定有具体的计划,哪天从他口中套点话出来。亚洲人的鬼点子是出了名的多,有的时候可以借来用用......”诺伯特看着对面的大楼,不禁摸起了下巴。
晚上,Blackburn,欧阳鸣家中。
“宝贝,你今天打靶的动作好飒呀!”欧阳鸣一进家门就夸奖了Liya一句,这话他在车上已经重复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宝贝你也很棒呀,只不过今天没发挥好罢了。下次我们再去打靶的时候,你肯定能拿个好成绩。”Liya娇笑着回夸过去。
听着两人的对话,陈熙嘴角微微抽搐,只感觉一阵汗颜。
“Liya,我想让你担任兰桥公司的顾问......”陈熙坐下后便开始直奔主题。
Liya听完后没有答应,反而是将目光看向欧阳鸣。欧阳鸣看了看她,一拍大腿说道:“这你就找对人了,我家宝贝可是很厉害的,那是Monash的学霸,奖学金包揽者………”
“呵呵,你们同意那就好。”陈熙笑了笑,又开口道:“还有第二件事,袁帅打算回国发展,RealCar暂时需要人来管理,我希望Liya可以帮一下忙。等找到合适的人选......”
“不用找别人了,我觉得我就可以!”欧阳鸣点上一根烟,毛遂自荐道。
“宝贝,你不是一直说要创业,亲造一家堪比世界500强的企业吗RealCar已经成型了,你接手管理岂不是没什么成就感凭你的才华,我觉得应该去别的地方施展拳脚......”见欧阳鸣的老毛病又犯了,Liya连忙边哄边骗。
“说的也是!我之前的那个项目还没做好呢!”欧阳鸣想了想便点点头。
“欧哥,你又搞了什么新玩意”陈熙眨了眨眼。
“不是新玩意,就是老项目,那些鞋子......”欧阳鸣摆了摆手。
陈熙立刻秒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爱好,欧阳鸣平时除了打打游戏以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收集鞋子了,还有就是一些皮带之类装饰物。
在他们这群朋友中,欧阳鸣算是最讲究穿搭和外在形象的人之一。
如果有什么重要的场合要去,他总是会花很长时间搭配自己的服装,从鞋子的款式到皮带的颜色,甚至连袖扣的材质都要精心挑选。
朋友们常调侃他是“行走的时尚杂志”,而他则一本正经地回应:“细节决定成败,穿搭是男人的第二张名片。”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段子,说是从留学生的穿搭上,就能一眼看出他们在哪个国家上学。
联合王国是风衣长柄伞“雨中贵族”。
家拿大是大鹅雪地靴“极地生存者”。
岛国是西装短裙“风度至上主义团伙”。
美利坚:帽衫运动鞋“校园运动风爱好者”。
土澳则是人字拖短裤T恤“海滩度假风代言人”。
不过这也不完全对,土澳经常会看到穿着羽绒服也穿人字拖的人。
反正每次到了夏天,陈熙还看到欧阳鸣赤着个脚穿个豆豆鞋,他都会感到一阵头大。
这尼玛,不热么!
“管理RealCar这么大个公司我感觉有点难胜任,你看能不能......”这时Liya有些为难的开口道。
“没事,我相信你能行的。这段时间你在我的那几家公司帮忙都做的非常不错,让人有种很踏实的感觉。”陈熙一脸认真的回答着。
这倒不是他故意吹捧对方,Liya在工作上的一切都让人很放心,到现在都没失误过,比起欧阳鸣这个不着调的家伙,简直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见推脱不掉,Liya也没拒绝,反正袁帅现在也没离开,她可以慢慢考虑。
“对了,那个讨厌的Thomas怎么样了,回国了吗”几人聊了会上学时的趣事后,陈熙突然想起这么一个人来。
“没见过他,不过听说他赚了很多钱,还在土澳买了房买了车,开了公司。但是又听别人说这家伙长期不在土澳,好像全球到处跑!”欧阳鸣随口答了一句。
“这个家伙能赚什么钱,肯定又是些不法买卖。”陈熙嗤笑一声。
“这年头有钱就是大爷,你看当初他在学校里搞出那么多坑人的事,但还是有人前赴后继的跟在他屁股后面喝汤………”
听到欧阳鸣这么一说,陈熙也表示认同。
有些人饿极了,那什么事都敢去做。
几日后,在大罢工的游行示威下,工魁由Gillard变回了Kevin。
自此土澳的魁选举规则,也因为此次事件而改革了。
短短三年时间,更换了两次魁,这种设定的确是有些不适合。
悉村,工新总部。
Kevin坐在会议室内,环顾四周说道:“我早说过女人当不了家了,正事干不了,没用的事做的还挺多,非要花大价钱把总部从堪村迁到这里。”
工总部最早是在墨村,后面迁到了堪村,10年Gillard击败Kevin夺取魁后就将总部迁到了悉村。
这件事此刻让Kevin找到了借口怒批对方。
发完火后他又说道:“以前的魁选举规则有问题,任何工议员均可发起对现任党魁的挑战,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而且投票主题也有问题,以前是众议员参议员,人数有限。现在我提议更改规则,也就是扩大选民范围,
以后就规定魁选举由团成员、工会代表和基层员三方共同投票,权重分别为50、25和25......”
在场的工成员闻言都是一惊,这么搞不就等于提高了夺魁门槛嘛。
按照规定,任何魁挑战必须获得至少60的团成员支持才能启动。
人数越多其实就代表着门槛越高,因为你根本就很难让大部分人都支持你。
之前Gillard就是拉了很多议员成功击败了Kevin,虽然现在Kevin夺回了魁宝座,但那也是以极低的票数险胜而已。
“你这么搞是想走内独裁路线吗”Gillard冷笑一声。
她说的这话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因为谁都想坐魁这个位置,如果降低了门槛,就等于别人没机会了。
“魁选举规则调整,是为了结构性减少内部动荡,我这也是为了工的未来发展考虑的。你知道两次更换党魁的严重性吗已经极大的损害了内稳定和公众信任。去年我们的支持率仅有30,选民普遍对内斗争感到厌“这还不都你搞出来的么。”Gillard白了对方一眼。
“你这是恶人先告状,明明就是你先挑的头。”Kevin生气的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要不是对方是个女人,他早就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