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渔:“凉水洗了脆些,只一会儿的事,不打紧。”
洗好了枣,古小渔拿碗装了端进屋,见赵老爹,赵婶子和赵老太围着火盆说话,便将碗放在桌上,让几人吃枣。
“这样的天儿,浸了凉水的东西,你不知道你公爹病着?”赵家夫妇还没说话,赵老太便冷哼道。
古小渔还没说话,赵婶子便拉着古小渔在身边坐下:“难为你洗了,这手冻的通红。”
“姑母这话严重了,渔哥儿是好意,这枣就是冷水洗才脆呢。”赵老爹笑了笑,伸手拿过一个枣。
见赵家夫妇如此护着,赵老太就是再看不惯古小渔在这事上也没在多说,但是还是没什么好脸色。
古小渔不愿看人脸色,跟赵婶子说了一声,便起身出去了。
“这婆母还在里面坐着呢,人不在跟前伺候,竟出去躲懒了,真是不像话。”古小渔一走,赵老太忍不住又说道。
赵婶子无奈,也不知这赵老太为何如此不待见古小渔:“我们家没有这样的规矩,他们也有自己的事,咱们胳膊腿脚也都是好的,不必说什么伺候不伺候的。”
赵老太更不满了:“都是你惯的。”
赵老爹知道这姑母的性子,最是喜欢挑刺儿的,家里几个孙媳孙夫郎都让她管的服服帖帖的,但是古小渔不是那边的,不必受这样的管教。
赵老爹也怕赵婶子受委屈,让她去外面跟着古小渔他们说话,不必在这里照顾着,万事有自己呢。
赵婶子明白赵老爹的意思,找个借口也出去了,踏出门时,还听见赵老太又念叨起来。
摇了摇头,赵婶子也懒得计较了。
有客来,自然得备些吃食,古小渔他们几个正在灶房里烙糍粑,见赵婶子也过来了,忙招呼人过来吃。
糍粑糯香,入口绵软,蘸上白糖,更是好吃得紧,赵老爹脾胃弱,不怎么吃这东西,赵老太牙口不好,他们也就不拿去招人了,另煮了碗甜汤端过去。
“姑母向来就是那性子,渔哥儿别放在心上。”赵婶子悄声宽慰古小渔。
古小渔摇摇头,那么大年纪了,他还怕自己说两句给人说出好歹呢,反正平日里接触不多,赵家又这么护着他,他心里倒是没多少气。
但是瞧着赵锦的脸色,倒是比他气的厉害。
赵婶子看着儿子的黑脸,也是好笑,平日里说他便罢了,倒是说他的夫郎不行,瞧给人气的。
赵锦能不气么,他放在心上护着的人,只一眼没看住,就叫人受委屈了,若不是想着人是长辈,换成旁人,早被赶出去了。
“下回再来,你只管做自己的事,其他的有我呢。”赵锦没避着人,直接对古小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