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地为牢

第34部分(2 / 2)

杨妃突然明白,秦颜的与世无争,心无城府不过是埋藏在淡然皮相下的利器,她将冷酷与残忍掩饰得极好,在你信以为真时便会给与你致命一击。

思及此,杨妃暗暗心惊,她面上仍强笑道:“若论心计之深,恐怕我远远不及于你,你却偏要故做姿态,实在可笑。”

对于杨妃话中的挑衅,秦颜不为所动,她仿佛自语道:“我说过你在后宫做什么我不想管,可你不该伤及无辜,这个债是要还的。”

杨妃大笑数声,她扬首道:“如今我做也做了,杀也杀了,你能奈我何?”

“你争来争去不过是为了个位子,争的了名分争不了情义,如此费劲心思去抢,实在太难看。”

秦颜摇头,目光怜悯道:“话说回来,我还是比较喜欢你先前温婉的模样,虽说是装的,但至少不会如现在这般面目可憎。

“说的好。”

张狂的神色淡去,杨妃淡淡应着,微微一笑,眉眼盈盈,倒真有初见时温雅如莲的模样,同一时刻,她撑地的手不着痕迹的移到身后,在摸到一件冰冷的物件时,杨妃面色依旧如常道:“若是宫中的人得知娘娘竟会对一个庶人动手,传出去岂不是很奇怪?”

秦颜思索一番,象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问道:“你派人去通报李绩了?”

杨妃微微一笑,语焉不详道:“这宫中想看娘娘笑话的人不只妾一个,想做皇后的人也不仅仅是妾一个。”

秦颜却已经懂了,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宫中耳目众多,就算你不说,也多的是人代你去说,恐怕我一进冷宫便有人去了李绩那里通报,你先前一直在拖延时间,我也很好奇你们打算演一出什么戏。”

正说话间,冷宫外突然传来一阵动静声,在静谧的四周显得十分清晰。

杨妃身躯一颤,目光复杂的看着秦颜,一边自身下抽出铁剪一边反问道:“我捏了娘娘一个把柄,娘娘欲杀人灭口,这样如何?”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确实不错。”

秦颜仿佛没看见她手中的剪子,目中露出赞许的神色,不过转瞬即逝,她微微笑道:“我也很想知道,在天下人都清楚太子一案我是被冤枉时,还会不会有人信你这个杨家罪人是为我所杀。”

冷宫大门虚掩,李绩伸手轻轻一推,‘吱呀’的开合声中,门如扉页,渐渐展开院中的情形。

院中一片狼籍,杨妃卧倒在地,她身上的素衣被嫣红的鲜血浸染,腹部仍有血液不断涌出,在身下汇成一滩,落在地上的白绢亦被染红。杨妃身下,一把铁剪横置一旁,上面犹有斑斑血迹,显然是刺伤杨妃的凶器。

听到了推门的声音,秦颜身体一动,缓缓转过身来,在看见李绩只身一人时,她有些意外,良久才想起来道:“皇上,杨妃她死了。”

李绩凝视着秦颜,目光如一尺深泓,琢磨不定,他面无表情道:“你可知她为何会死?”

秦颜摇头,道:“我想来看看她,却没想到她死了。”

秦颜这番话说的合情合理,宫中的人都知道她曾与杨妃交往甚深,本来杨妃依律应当流放出宫,充为官婢,后来秦颜出面,做主将她留在宫中,虽不尽好,但也免受了流离之苦。

李绩亦没有多说,他朝秦颜招手道:“你过来。”

秦颜依言前来,身上的衣带因势而动,半扬在空中,将她身后的情景隐隐遮住,一片雾红。

李绩伸手将秦颜额前的乱发拂开,绾在耳后,细细的端详了半晌,他叹了一口气,无奈道:“你是故意的。”

说这句话时,李绩眉宇间的威严淡去,院中依旧是春光明媚,暖金的日光流连于他的眼睫之上,投出一道浅影,不若平常的冷情,如清风般和煦。

秦颜蓦然就想起了许多年前,青天白日之下,他也是这般温柔的神情,连笑起来也是如春雪消融,这一眼,她是要记一辈子的。

“为何不说话?”李绩将手放下,看着秦颜道。

这次虽是在冷宫,却没有了顾御珈,秦颜不必去承认什么,所以她抬眼道:“杨妃不是我杀的,皇上信我么?”

信么?其实早在大婚当晚,他就利用酒醉来试探秦颜,想知道秦家是否因秦鸿的死对朝廷有怨言,在听到秦颜说不怪时,心中却陡然空落起来,明明知道秦家忠心可表,但做为君主,却不能去相信任何人。

见李绩凝神思索的模样,秦颜也不在意,太子一事,李绩自然清楚她不是凶手,可秦颜当时觉得不能平白帮了顾御珈,所以明知故问,即使是她已经猜到了结局。而这次问李绩却是带了调侃的意味在里面,自然不是真的指望李绩能相信。

秦颜正准备开口作罢,却听李绩的声音淡道:“我信。”

秦颜一怔,先是没有没有想到他会回答,再发现他竟没有自称‘朕’,而是用的‘我’,心中顿时涌起一阵莫名的情绪,就象当初她落水休养,听到李绩让环儿将有毒的熏香换下时的心情一样,她本该是高兴的,可偏偏她骗了他。

秦颜拢在袖中的手不自觉的收拢,似乎借着大红的衣袖就能将手上的血迹掩去。

察觉到脚步声越发接近,杨妃握着剪子的手泛出青白的色泽,用力至极,因为心神紧张,所以她没有听清秦颜所说的话。杨妃一咬牙,正要将剪子刺向自己时,眼前红影一动,她握剪的手突然被一股力量钳制住,然后便是骨肉穿刺之声,随之而来的剧痛自腹部蔓延开来,杨妃不敢置信的看着秦颜,一时间无法言语。

秦颜低声道:“既然要说我意欲杀人,不如将罪名落实,也省得我冤枉。”

杨妃动了动嘴唇,似乎想说些什么,秦颜将手抽开,杨妃顺势卧倒在地,失去焦距的目光犹有不甘,沾满鲜血的手挣扎着伸向秦颜所站的方向,终因力气不济,落在了半途,死时仍不瞑目。

秦颜退开一步,看着杨妃的尸体出神,直到身后传来大门被推开的声音。

“秦颜,不做皇后吧。”

这句话生生将秦颜的思绪拉回,她抬头时正遇见了李绩的目光,眸如明镜,映出她冷漠的面容,看起来竟如此陌生。

秦颜沉默半晌,目光询问道道:“上次去定国府,父亲是否对你说了些什么?”

李绩怔然,片刻后答道:“保你平安。”

“原来如此。”秦颜点头,仿佛明白了什么,却再也没有说话。

“晨妃疯病入骨,早有先例,今日一事,皇后不必挂怀。”

久等不到秦颜回话,李绩叹了一口气,侧身道:“不久便是昭仁太后的忌辰,你这几日一直都在念慈宫斋戒礼佛,等祈福完毕,你再来告诉朕答案。”

第四十八章

念慈宫空阔而阴凉,空气中漂浮着檀香的香气,要仔细的闻,才能分辨出那一抹幽香下陈败的气息。

秦颜从前是听说过念慈殿的,传闻昭仁太后在世时,每年都要到这里来斋戒礼佛,少则几日,多则数月,已经成了惯例。后宫中的女人或多或少都有信教者,寄于精神,这本不稀奇,而怪就怪在,从前服侍过昭仁太后的老宫人提及此事时,总是意味深长的摇头,说太后是从来不信佛的,许多人都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但随着时间的变迁,便再也没有人愿意去理会这个问题。

收回思绪,秦颜望着殿堂正中的供桌,数排灯心不动声色的燃烧着,中间有佛像金身,宝相庄严,双手合什,面容慈悲安详,香炉中有袅袅的白烟冉冉升起,一派宁静祥和。

他是九天之上的神佛,拥有无数虔诚的信徒,众生多苦难,他坐看苍生,悲天悯人,却救不得世人脱离苦海。

佛语有云: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秦颜屈膝盘坐于蒲团之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