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公和安国公府几个公子常年征战在外,在淑贵妃眼中,安国公满门忠烈,可安国公老了,不得不对皇上有几分避让的。
可今日之事却让淑贵妃再一次重新审视起这安国公来。
可比起揣测安国公的心思,淑贵妃此刻是浑、身的冷汗,这到底是自己安排的人办事不力,让安国公察觉到了端倪,还是说安国公已经得知自己和皇上的心思,所以才有今日之事的。
一旁侍奉的曹嬷嬷哪里能不知道自家娘娘的担忧,忙宽慰她道:“娘娘,皇上欲挪了端惠皇太后往帝陵的事情,可是除了您还有侯爷外加几个朝臣之外,再没有人知道的。”
“这里面,断不可能有人给太后娘娘通风报信的。何况,太后娘娘若提前知道此事,怎么可能如此沉得住气,只怕气都要气病了。”
淑贵妃确实也觉着太后娘娘不可能提前得了消息,可若非太后娘娘得了消息,这一切当真是个巧合吗?
淑贵妃不是那种会承认自己失败的人,只见她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沉声道:“安国公提前回京又如何?皇上若孤注一掷做这件事情,安国公和太后娘娘还当真能拦了去。毕竟,有一个孝字摆在那里呢,他们还能拦了皇上给生母表孝心!”
见贵妃娘娘终于不再脸色铁青,那跪在地上的小太监才敢继续回禀道:“娘娘,其实今个儿京城上上下下还在传另一间大事呢。”
说完,小太监便把昨个儿晚上宁国公差点儿对安阳郡主动了家法,德昭长公主因着此事直接甩了休书给宁国公的事情回禀给了淑贵妃。
淑贵妃确实也有不小的惊讶,毕竟,德昭长公主和宁国公这段孽缘,就连淑贵妃都以为,怕是会持续到两人死的那一日。
“姜妧那眼高于顶的死丫头,宁国公若当真能让她挨了惩罚就好了。”想到姜妧昨日在小汤山对信安侯府的出言不逊,淑贵妃咬牙道。
听着她的话,曹嬷嬷道:“宁国公如今和德昭长公主断了关系,娘娘您说,那温姨娘会不会被扶正啊。”
淑贵妃冷笑道:“扶不扶正,德昭长公主面儿上都不好看吧。这温氏被扶正,岂不再次打了德昭长公主的脸。可若没有扶了这温氏,宁国公另娶新人入府,就依着宁国公这些年对德昭长公主的厌恶,若宁国公能新得了个哥儿,宁国公府世子爷的位子,保不齐是谁呢。”
第17章 称病 “传话下去,就说哀家近些日子身……
慈宁宫
往日这个时辰,李太后都会叫了太妃或者慈宁宫的嬷嬷坐下来打叶子牌来打发时间,时不时寝宫便传出阵阵笑声。
可今日,李太后显然没有这样的好心情。
一大早,她便听说宁国公昨个儿差点儿罚了自己宝贝外孙女,这若非德昭长公主及时赶到,外孙女怕是真的就受了委屈了。
李太后也不是瞎子,这些年宁国公虽闹腾的和德昭近乎仇人,可也未有胆子动妧儿半根指头的。可昨个儿,他竟敢让人动了家法,李太后如何能不知道,这宁国公是担心昨个儿妧儿在小汤山口无遮拦,惹了皇帝震怒,是以才讨好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