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美人年代文随军日常

娇美人年代文随军日常 第54节(2 / 2)

林湘没有揭穿赵主任掩耳盗铃的做法,只快速谈起正事。

赵主任听林湘一番话,惊讶道:“做椰子汽水?”

林湘点头:“没错,咱们厂做随大流的橘子汽水比不过北冰洋,梨子汽水比不过东北那边,再折腾也卖不过去,倒不如抓住咱们这片的优势,做些他们做不了的汽水味道。”

在商业上,没有特色就是最大的失败。

尤其是最近借着食味虾酱罐头的东风,二厂汽水稍稍打出了名堂,趁着这个时间点推出极具特色的新汽水最为惹人关注。毕竟他们也不可能永远搭着虾酱罐头抢占市场,如今是打响招牌最佳时机,缺的就是一个极具特色的王牌汽水口味。

赵主任琢磨着林湘的话,一方面觉得似乎有些道理,一方面又有些担心,金边市椰子确实多,野生野长的就不少,有人会费劲吧啦去摘个椰子下来,砍开口喝里头的汁水。他也喝过一两回,味道清甜,确实不错,就是费劲啊。

“这事儿得好好琢磨琢磨,我先想想。”毕竟二厂的汽水线本来就不受重视,一向以求稳为主,生产的也是全国最多人喜欢的口味——橘子味儿和梨子味儿,真要产个椰子味儿的,能卖出去不?

林湘本也是准备先给赵主任提议一番,现在时间还充裕,只要赵主任同意,二厂完全可以先小批量生产一批椰子汁试水。

“赵主任,我瞧着是有门道的,至少在附近几个省肯定能销得通,咱们卖的就是个与众不同的味道嘛。您要是不放心,可以先小规模试试。”

赵主任应下这事儿,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去了车间。

119食品厂近来的风波传得远,林湘下班后回到家还被冯姨关心了几句。

冯丽在家也能听见不少八卦:“湘湘,你们食品厂虾酱真卖不动了?”

林湘如今也不好妄下判断,只道:“是遇到些危机,不过还有些底子在,不至于就被打垮了。”

“哎呦,以前119的虾酱罐头可是最好卖的,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冯姨跟着担忧两句,转头就掀开锅盖。

炖了一个多小时的肘子色泽红亮,皮亮肉糯,用筷子轻轻一戳便能插入其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过几天就是中秋,部队给军人家庭的中秋补贴下来,冯丽捏着一张肉票就上副食品站买了一个蹄髈给炖上了。

铁锅中烧开水下了手擀面条,五碗洁白的面条在瓷碗中盘旋,淋上切成小块儿的肘子与红亮的汤汁,深红的色泽迅速渗透进根根面条,最后洒上嫩绿的葱花,诱人口舌生津。

周月竹下班到家见着一碗肘子焖面忍不住吞咽口水:“好香啊!饿死我了。”

冯丽笑话闺女:“就你嘴馋。”

贺鸿远拎着从炊事班司务长那里换来的两根猪蹄从部队离开赶到周家时,一进门便闻着股香味。

林湘在门口左顾右盼,终于见到他的身影:“鸿远,快点快点,就等你了~”

贺鸿远还是第一次听林湘这般叫自己,剑眉微挑了挑:“今晚吃什么?这么香。”

“冯姨做的肘子焖面,香得不行。”林湘同男人说着话一块儿进到饭厅。

手擀面筋道,肘子软烂,一抿即化,肥而不腻,屋里几人大快朵颐。

饭后,林湘和贺鸿远外出散步,林湘将最近厂里发生的事情讲给贺鸿远听,男人沉默无言,片刻后问道:“这样看来,二厂还清静些。”

“确实是,以前大家都觉得一厂好,不过发展得好,人又多,各种心思也就多。”林湘靠近贺鸿远说起悄悄话,“我听瓜子大姐说啊,厂长都不一定使唤得动那些老资历的工人。”

贺鸿远重点全歪:“瓜子大姐是你之前说塞你好几回瓜子的大姐?”

“对!”林湘挺爱和贺鸿远聊起上班的事儿,没想到他还记着这个细节呢,“本来叫她桂花姐,后来有一回她给我塞瓜子,我就随口一说吃了她好些瓜子,简直成瓜子大姐了,她说这名儿好听。”

“你们厂里还挺和谐。”贺鸿远整日在部队待着,那更是个严肃的地方,林湘每每提起在二厂的趣事,贺鸿远一身紧绷的劲头也不自觉地松懈下来。

两人沿着椰子树下的小道走,傍晚细碎的阳光穿过枝叶缝隙斑驳了青石路面,林湘抬手指着树上的椰子道:“我向赵主任提议厂里可以生产椰子汁卖,不过赵主任有些犹豫。”

贺鸿远回想一番,外面供销社里通常都是卖的橘子味汽水和其他果味汽水,倒是没听过有椰子味的:“这东西能拿去卖?”

“当然。”林湘滔滔不绝讲起自己的理念,“你想想,全国那么多汽水厂都在卖橘子味的汽水,要是我们厂卖个特别味道的,是不是不一样?再说了,椰子汁也很好喝。”

贺鸿远了然:“挺有道理。”

他停下脚步打量着面前的女人,似是探究也像是在思考,惹得林湘忙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穿着:“怎么这么看着我?”

贺鸿远勾了勾唇:“就是觉得你比很多人脑子都灵光,上回改包装不就是帮你们二厂汽水卖得更好了,现在又想着卖椰子汁。”

他不禁替林湘遗憾,要是现在还有高考就好了,以林湘的聪明劲儿,必定能考上大学。

林湘被夸地眉眼一弯,略歪了歪脑袋道:“能得到贺团长的夸奖是不是不容易?我听月竹说,你在部队里可凶了。”

贺鸿远无奈地笑了笑:“嗯,我在部队里从不轻易夸谁。”

“那你现在怎么不坚持原则了?”林湘知道贺鸿远,这就是个高标准严要求的,对别人严格,对自己更甚。

贺鸿远面不改色:“坚持原则哪里能有对象。”

林湘:“……”

嚯!花言巧语!

++++

临近中秋,119食品厂终于有了些喜庆气氛。

厂里单独开了车间,做了上千个月饼发放,凡是厂职工都能领到一个月饼。

排队发放月饼时,大伙儿欢欢喜喜的,却见着销售科干事匆匆赶回来,面色不大好。

林湘和二厂工人们也上一厂领月饼,见此动静,孔真真和她对视一眼:“肯定又遭了。”

领完月饼,林湘将这个珍贵的厂职工福利带回办公室,白纸包着糖油充足的五仁月饼,隐隐有油渗透纸包的浸润,这个时代的月饼可谓是量大且足,几乎有手掌那么大,散发着诱人的甜味。

城镇居民每到中秋都有月饼票,能凭票去供销社购买,通常是两人一个的份额,多了可没有,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像国营厂里则有不错的福利,人人都能发一个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