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赶考还分配老公吗?

进京赶考还分配老公吗? 第16节(2 / 2)

李管事一扭头,头上布满了细汗,见是他立刻瞪大了眼睛:“我的小祖宗,你怎得在这儿?”

赵宝珠走上前解释道:“大少爷来找少爷说话,少爷先让我出来玩儿。”

“什么大少爷。”李管事啐他道:“大少爷年前便成亲自领一房了,该称大爷才是。”

大爷?赵宝珠想到那男子的样貌,都将人叫老了。他又问道:“李管事,两位方哥哥和邓云在什么地方呢?”

李管事闻言,重重叹了口气,摇头道:“现在全都乱套了!都在想法子找少爷的名帖呢,现在邓云已经往政学司去了。”

赵宝珠眨了眨眼,这才恍然大悟,想起来今日是学政司停收考生名帖的日子。通过乡试的举子们的名帖都是一式两份,一份留在手上作身份证明,另一份是要交到学政司的。赵宝珠的名帖早就由县学衙门统一寄送到京城,因此不必自己去交。

上次叶夫人便说过叶京华不愿参加科考,将名帖藏起来的事情,赵宝珠顿了顿,有些奇怪地问:“少爷的名帖怎么会在自己手中?按理来说,乡试之后因是有人代为寄送。”

李管事闻言叹了口气,道:“少爷中举人已是近九年前之时,却迟迟不肯下场,名帖自然就被衙门退还到了手里。”

赵宝珠大惊失色:“九年?!”他嘴唇颤了颤,犹豫道:“那……那少爷岂不是十二岁便中了举人?”

李管事点头道:“是啊。”他说到这里,又是一阵感慨:“当日少爷以十二岁稚龄中解元,京城中谁人不知他神童的名号。只可惜接下来不管府上的老爷夫人,或是宫里的贵人们再劝,少爷不管说什么都不愿意再下场,活生生让那——”

他说到这里,便没再说下去。李管事停下话头,抬头却见赵宝珠神色恍惚,脸色发白地站在原地。

十二岁的解元!

赵宝珠如被一道惊雷劈中。要知道乡试上头发花白的老秀才,或是数十年不得中者比比皆是。赵宝珠年前以十五岁稚龄中举人已是在县城中引起了轰动,但是十二岁的解元,还是在高门清贵林立的京城——赵宝珠知晓叶京华学问好,却不知他的学问竟然好到如此地步。

“如、如此天才……少爷为什么不下场?“

赵宝珠喃喃道。虽然叶京华平日里只看闲书,时不时与友人通信也是写点不着边际的杂诗,但在教他读书时向来是四两拨千斤,其中深厚的底蕴不言而喻。十二岁就能中解元,现在去考春闱岂不是妥妥的状元?!

短暂的震惊之后,赵宝珠回过神来,立即向李管事急切道:

“今日学政司便不会再收名帖了,李管事,你可快快找找东西在哪啊!”

他这下是真的有些着急了。他自小求学之路走得分外艰难,因此更见不得他人荒废自己的才学,更别说这个人是帮助他许多的叶京华。

李管事苦着脸道:“小祖宗,我们难道不知道找?这府里上上下下早就翻遍了。少爷藏起来的东西,从来没人找得找。”

赵宝珠一听慌了:“那、那这怎么办啊?”

李管事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接着抬起头,看到赵宝珠,忽然双眼一亮,:“宝珠,少爷喜欢你,要不你去劝劝吧?”

赵宝珠一愣:“啊?”

李管事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办法:“少爷这么疼你,你去劝比我们都有用。”

赵宝珠闻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起来,心想比起邓云方理,叶京华似乎是比较喜欢他,赵宝珠觉得是自己干活比较勤快的缘故。其他的那些个连只鸟都抓不住。

“我……我行吗?“

李管事急得额头冒汗,推着赵宝珠的背让他往前院走:“肯定能行,你快去吧,再过两个时辰衙门都要关门了。记得嘴甜一点儿,再多笑笑,他不答应就一直缠着他,知道了吗?”

赵宝珠瞪大了眼睛,被李管事一路拉到了书房前,对方在肩膀上郑重地拍了拍便溜走了。他看着书房,听见里面隐隐传来的争执声,一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第22章 出府

书房门外藏青色的帘子垂挂着,下人们都被遣了出去,整个院落里安安静静的,因此书房中传出的声音更加明显。

只听一个中气十足的男声道:“京华,你十二岁中举人,小时候祖父多么期待你成材,难道你都忘记了吗?我们两个天不亮就要起来读书。你三岁便启蒙了,那么小小一个人儿,寒冬腊月的,双手都冻得通红。我们两个在那炉火都没有的书房里站着,你怕我肚子饿,特意从厨房里要了烤白薯与我分着吃——这些你都忘了?”

赵宝珠在外面听着是叶京华小时候读书的事,正觉有些感动,便听到男子轻飘飘的声音传出来:

“是大哥记错了。那白薯是你怕被祖父发现,硬塞给我的。”

书房内,叶家大哥很明显地被噎了一下。

接着,他有道:“不必细究这些,我只问你,你若是不考取个功名回来,就不怕祖父老人家从荥阳赶过来敲你竹棍?”

房中,叶京华沉默了片刻,接着道:“祖父离京之前便说过,仕途之事随我。”

叶家大哥又是一噎,好半响后才幽幽道:“……祖父自小便偏心于你。你应当也要知道回报才是。”

那话里的醋味都要飘到门外来了。

在外屏气凝神的赵宝珠都不禁弯了弯嘴角。虽然听墙角不是君子之为,但是这兄弟俩的谈话实在有趣,赵宝珠在外面鬼鬼祟祟地转了一阵,还是走到了书房外的一颗小树下,不打算打搅他们哥俩儿说话,准备等里面说完了他再进去。

屋内,叶京华敛下眼,端起面前的茶杯饮了一口。

书房内飘散着眉山清露茶的香气,叶宴真一看他这小弟这幅似下一瞬就要遁入空门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放到桌上:

“娘回府后为你不肯下场的事已经哭了好些天了。她自小最宠你,自从你分出府来,她日夜担忧,不论得了什么好的都要差人送来一份。”

叶宴真皱眉看向叶京华,道:

“京华,你从小便是我们兄弟中间最聪慧的,你的心思我参不透,但是只有一句话要劝你。”他剑眉微敛,双手交握在膝上,:“自年后圣上已经先后三次召你入宫,有几次三番遣人来寻问你的名帖送上了学政司否,这里头是什么意思你应当也知道。”

叶宴真眸色微暗,看着依旧低垂眉眼坐在书桌前的叶京华,沉声道:

“圣上不会再容忍你继续避世下去了。”

他声音发紧。

叶京华听了,神色没有太大波动,在氤氲的水汽中抬起眼,将手中茶杯放回桌上。

叶宴真紧盯着他,道:“圣上这些年来对父亲重用有佳,年前大姐姐晋了宸妃,五皇子也渐渐大了——现在朝堂中有消息传出,祭祖之后圣上已经决定要封五皇子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