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

第16部分(2 / 2)

远宁侯笑着前行两步,到了闵清则跟前四尺处停住,“大人今日也要来查案?刚才我听安王爷说,皇上昨儿就准了大人好几日的假。大人不妨多歇歇。更何况府上不是在办赏花宴?听说很不错,大人也可以去瞧瞧。”

闵清则道:“看过了该看的卷宗我便回去。”

远宁侯笑笑,没有再多劝。

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朝中上下俱都知晓,左都御史做事认真负责。即便皇上好些时候都提起让他多歇歇,也未见他少忙碌一分。

远宁侯这便和他道了别。后思量了下,叹道:“明渊今日也跟了去,原打算去荷花巷看看那方印鉴,若有机会的话也拜见下闵大人。如今看来,却是不能成了。”

闵清则已经举步往里走,本打算迈过门槛进都察院去了,听闻这句复又折了回来。

“令郎去梨花巷了?”闵清则问远宁侯。

侯爷没料到闵九爷会折回来,见状欣喜道:“是。他说要去拜见您。不知大人今日何时归家?”

闵清则答非所问:“听闻令郎酷爱篆刻?”

提起这个,远宁侯是又欣慰又无奈,“可不是。他啊,喜欢的就两样。一是读书,二是篆刻。他想考科举,我不拦他。可弄那些个刀啊石头啊做什么?我瞧着他喜欢篆刻都要超过读书去了。和人谈起来这个,能一天一夜不止歇。给他说亲,他就来一句必须娶个志同道合的女子,如若找不到,他宁愿不娶。也不知这性子随了谁。”

闵清则淡淡地应了一声,又与侯爷随便说了几句。

待远宁侯走后,闵清则负手而立许久,最终翻身上马。

长宁不解,“爷,您这是?”

“侯爷说了,赏花宴非常不错。”闵清则平静地说道:“所以还是回去看看的好。”

☆、第二十二章

“你编的这是什么?”

温柔的声音在耳边骤然响起。

君兰正专注地盯着手里的这些枯草; 丝毫没防备。手一抖,指间所捏的那根枯草被拉扯了下,从中间裂了一道竖纹。

原本这些草齐整而又平滑; 编出来的小东西十分可爱。如今这样中间裂开一道口子; 瞧着可就难看了许多。

最关键的是; 裂开的这根草已经有一小半被编在了里面; 倘若抽出它的话,先前编制成的那些就要散了架。

“抱歉。”对方歉然地温和说道:“我不是故意的。”

君兰头也不抬; 紧盯着手中之物; 双手翻飞,“没有关系,我再稍微修整下就好。”

因着长年练习篆刻; 她做事十分专注,手指很是灵活。快速比对了下,她拿起另外一根枯草从那裂纹中间穿过; 再从旁一绕,手中的鱼儿就多了一列鱼鳞。

待到把这个失误修整完毕,君兰后知后觉地想起来旁边多了个人。她抬头望过去; 却见一名少年正立在她的身侧。

他身材高瘦,身穿月白色银丝暗纹玉绸直裰,墨发仅以宝蓝丝带松松地束在末端。五官隽秀气度文雅; 唇边扬起一个温柔的弧度; 正饶有兴致地紧盯着那枯草编就的小东西。

“好巧的手。”他温声低叹道:“我不小心弄坏了的; 被你这样一改; 倒是让它更为精致了些。”

语毕,他侧首问道:“你编的这个是鱼吧?”

君兰并未立刻回答他,反而问道:“公子是哪一位?怎地来了这儿?”

她虽对荷花巷的人不甚熟悉,但也能够认出那边的亲眷。眼前少年显然也不是荷花巷的。

思及今日是举办赏花宴的日子,少年应当是邀请来的客人,君兰就朝他身后看了看。却意外地发现并没有闵府的丫鬟或者婆子在。

“没有人给你引路么?”君兰问道。

即便三夫人和五夫人不投缘总爱争执,但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没道理会这样怠慢。不然的话,伤了闵府的脸面,老夫人定然要严厉叱责。

谁知少年并不答她的话,只坚持问道:“这个是谁教给你的?”

君兰站起身来,退后两步与他隔开距离,警惕地看着他,“你为何这么问。”

洛明渊头一次遇到女孩儿家看到他时是这般的状态,不由莞尔,略作解释:“我儿时曾经看过这样的编法,只是时日已久,我着实记不起是从哪儿看到的了。刚才见到姑娘在编,觉得熟悉。无奈越想越记不起来,这才寻了姑娘解惑。”

君兰听后沉默了片刻。

这是她很小的时候跟着九叔叔学的。

听眼前少年这意思,这种小鱼的编法其实少见。既然如此,她更不能说出是九叔叔教给他的了。

是她太过大意。

原本她是表姑娘时,做事都小心翼翼,所以从来都是避着人在非常偏僻的地方来做这些事儿。因此都没人发现她会这个。

如今她是八姑娘,可以正大光明地在府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结果警惕性就降低了许多。随便寻了个人少的地方就开始玩起来。

君兰抬手三两下把那条刚编好的小鱼拆开,平静地说道:“没有谁教我。自己平时没事了琢磨着玩的。”

洛明渊不信,上前一步道:“这种编法极其少见,姑娘若真是无师自通还能做的与我记忆中一样,那也太离奇了些。”

“公子问了,我便答了。公子信或者不信,我是无法左右的。”

君兰朝少年福了福身,转身离去。

洛明渊怔了下,修眉微蹙。

君兰行了一段路后,看旁边有个空院子,索性转到里面去歇着。

空院子的院角有棵大树,树后和墙角的间隙有个杌子。原是天热时丫鬟们无事时在这儿乘凉做绣活坐的,如今天已经冷了,想必是忘记拿走所以落在了这儿。

君兰看这儿没人且敞阔,深觉欢喜,也懒得搬动杌子,拿出干净帕子铺在它上面,自顾自落了座,又拿出枯草来重新编制。

谁知越是想清净,越是有人来打扰。

没多久,有两人声渐渐逼近。初时声量很低,君兰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就也没在意。谁知两人居然走到了她身边的大树下继续说话。

一名少年语气温和略带谴责:“……既然是在别人家做客,你就不能消停点么!”

“消停什么?”另一名少年声音清朗地道:“那丫鬟看我跟见了鬼似的躲得远远的,我顺着她的意思做个浪荡子,调笑两句算什么。”

“阿驰,你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既然你想走武路,好好求爹不成么?非要和爹娘对着干。你说你住的那叫什么地方!”

“花红街怎么了?那里热热闹闹的,没人多管我也没人跟我唠叨。给银子就听我的,多爽快!”

“可那里是窑子!”温和的少年显然有些动怒,声音不由得拔高了点,很快又压低下去,“你说你这样做,除了坏了自己名声外,还能有甚好处!”

“名声不好就不好吧。”清朗少年懒洋洋地道:“左右爹不让我上战场,我就不回家。都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要拿劳什子的名声作甚!”

君兰没料到会听到这些事情。

那声音温和的少年,显然就是之前偶遇之人。

她并非有意偷听。可如今跟两人只有一树之隔,一字一句皆清晰无比。想躲开却已晚了,随便一动就能惊到树另一侧的人。不躲开,又实在是不愿意做这偷偷摸摸的事。

正犹豫不决的时候,她惊讶地发现,树那边没了动静。再过一会儿,有脚踏枯枝的声音响起。而后那脚步声远离,好似已经出了院子。

君兰小心地探头去看,见院子里果然没了人,就站起身来。正想把手中枯草丢到地上,思量了下,又塞进身边荷包。再把帕子拿起来装好,等了一会儿,方才缓步出院子去。

刚走到院门口,旁边斜刺里跳出一个人来。

“呔!刚才就是你吧?偷听小爷说话!”

这人来得太突然,君兰吓了一跳连退两步。稳住心神定睛一看,原是名十五六岁的少年郎。眉目清秀,神态倨傲。下巴高高扬起,俯视着她。

君兰认出他是那声音清朗之人,稳稳心神后说道:“不知道你在说什么。”而后目光一扫,看到了先前偶遇过的文雅少年,正事不关己一般静立在旁。

这个时候她已经明白过来,这两个人分明是察觉了她的存在,所以故意作出远走的样子来唬她出来。

洛明驰抱胸哼道:“就是我们在树这边说话、你在树那边偷听的事情。”

君兰摇头,“是么?我从未偷听过,所以也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洛明驰睁大了眼睛死死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