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

第54部分(1 / 2)

>  闵清则没料到小丫头这么早就开始思量着准备在这儿过除夕。想她处处为他打点,忙里忙外,必然花费了不少功夫。

“你且等我下。”闵清则在她唇边轻吻了下,“我给你拿些东西来。”

“什么东西?”君兰奇道。

闵清则边往墙角柜子行去边道:“我这两个院子的所有钥匙,还有腰牌。往后你若是有难处找不到我和剑轩,就去都察院找人帮忙。若是私隐之事或者事情太大,你拿着我的腰牌进宫,寻太后娘娘或者皇后娘娘。”

是他疏忽了。

本只想着除了他外还有剑轩相帮,小丫头能够安全不少。这次却碰巧两个人都不在京中。

幸好五皇子妃在家中,所以能够帮的了小丫头。

倘若下次剑轩夫妻俩和他都不在京中呢?

不如多给她些便利,多给她留些退路,让她往后没有后顾之忧。

君兰没料到九叔叔会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更没想到他要把那么重要的东西交给她,连忙说不用。

可九叔叔哪里是会听她劝的?

不过一小会儿功夫,他就拿了好几样东西过来。

君兰哭笑不得,只能把它们一一接过。只是没料到那一大串钥匙那么重,她去接的时候用力不够,手上一滑,钥匙哗啦一下掉到了她手边的桌案上。

君兰赶忙去把钥匙拿起来。只不过刚刚把它拿起,她就顾不上去看钥匙了,视线已经被桌案上摊开的一卷书册所吸引。

“九叔叔,这是什么?”君兰双眼紧盯着那书册,讷讷问道。

恰好这个时候饭菜已经送来。

闵清则让人搬了圆桌过来好搁置饭菜,这便走到桌案旁看了眼,“是青州送来的卷宗。”

正是大理寺卿遣了亲信刚才送来的,才刚收到不久。他就是因为在看这些所以耽搁了午膳。

“青州么……”

君兰紧紧盯着那书册,看了会儿,又看了会,最终有些犹豫地说道:“可是这人的字儿,好熟悉啊。”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甜甜蜜蜜~

☆、第五十四章

“熟悉?”闵清则行至桌边; 抬指按着卷宗,“这里的字?”

君兰颔首,“是。”

闵清则瞬间沉默。

他知道她素来谨慎。若不是有几乎完全的把握,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更何况,她喜好篆刻,对于字体字迹之类的东西尤其在意。

“这是什么?谁写的?”君兰轻声问道。

闵清则道:“先青州通判。”又抬眸望着她; “你是从哪儿看到过这种字迹?”

君兰道:“我那里有一本这个人写的字帖。”顿了顿又道:“其实也算不上字帖。就是他随手写的一些东西; 我瞧着字体不错; 所以曾仿着练过。”

说到这儿; 她的声音骤然低了一些,“我也不晓得那字帖是谁些的。就是、就是收在我娘留下来的遗物中,所以……”

当年她母亲忽然动了胎气; 没多久就难产,力竭而亡。

连句遗言都没能留下。

所以她母亲的那些东西; 都是完好无损地打包放了起来; 待她大一些后就交给了她。

其实家破人亡后独留她母亲一个; 遗留下来的东西并未有多少。就算衣裳也不过两三身而已。所以君兰格外珍惜; 每一样都好好存着。

至于几本书里的那本“字帖”,她也是认真翻阅了,觉得字迹好看; 正愁着不知该怎么习字,就悄悄地对着它练了好一段时间。

所以……

君兰提笔在旁边纸上随手写了几笔,“九叔叔看,我的自己和这个; 是不是有点相似?”

她的字迹清隽秀丽,虽多了些女子的温婉,但整体看过去倒是真和卷宗上的有些像。

闵清则垂眸扫过两种字,问道:“不知那字帖现在何处?”

“在青草院里。”君兰轻声道:“若九叔叔想要看的话,我给您拿来。”

闵清则本打算自己去拿,后考虑了下,未免引起旁人的注意还是让她来做比较好。于是点头应了。

*

君兰去到青草院附近,本想要找顾妈妈和玉帘,却寻不到人。

不过,闵九爷早先就有命令,表姑娘的院子旁人不能随意进去。所以,即便九叔叔知道了她是谁,她还是不打算独自闯进去。免得旁人觉得她在罔顾九叔叔命令似的。

有顾妈妈或者是玉帘在就无碍了。

满府上下,俱都知道她们俩是表姑娘身边的忠仆。她们带着进去的话,九爷不会过问。

君兰绕了青草院两圈不见人影,就打算去别处看看。

——今日是除夕夜。保不准她们去了哪里走走。

就在君兰四处寻觅的时候,却恰好被路过的刘妈妈给看到。

“八姑娘?”刘妈妈欣喜地迎了上来,“今儿一直不见八姑娘身影,老夫人还念叨来着,说您是不是不打算在恒春院过除夕了。刚刚老夫人特意遣了婢子过来,想要让婢子去请您。这可巧,就正好遇到了。”

君兰尚还记得前两天闵老夫人见到她时板着脸的那副样子,面上笑容淡淡,说道:“其实是想去的。只不过思明院的事情有些多,我需得帮衬着些。”

“那倒也是。”刘妈妈说着,拉了君兰的手道:“姑娘既是到了这儿,不妨来院子里坐坐吧。老夫人今儿念叨了您好几回呢。”

君兰环顾四周,发现这里离恒春院确实不远。

虽说最近闵老夫人待她不好,但,往年养大她的情谊,她还是记得的。

除夕夜既是不打算在这儿过了,好歹给她老人家请个安吧。

看看周围,依然没有见到顾妈妈和玉帘的身影,君兰颔首,跟着刘妈妈往恒春院去。

刚到恒春院门口,就听里头传来了阵阵笑言声。

“老夫人身体大好,瞧着可是硬朗得很!”

说话的夫人声音高扬,听上去十分耳生。

君兰没有在意,由刘妈妈引了路往前继续行去。

刚一入内,她就看到了个温柔和顺的少女端坐在宾客位置上,视线再往里去,是一位打扮体面的夫人。再往旁边看去……

君兰微不可见地眉心轻蹙。

看到顾柏馨的时候,她心里就升起了不好的预感。果然,最后就见到了顾柏杨。

想必那位夫人就是他们的母亲吧。

君兰不愿去看他们,视线低垂着行至闵老夫人的跟前,福了福身,“给老夫人请安。”

闵老夫人亲自上前扶起了君兰,笑呵呵地与身边的顾夫人说道:“我们家兰姐儿就是懂事多礼。不然的话,也不会得了太后的夸赞,又被陛下钦封为乡君了。”

这些天里,自打与侯府的亲事不成后,闵老夫人看着君兰的时候神色里就多了许多的不耐烦。

如今日这般的热络倒是破天荒的难得。

君兰听着那句句夸赞,心里头觉得别扭得很。只不过有客人在场,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在旁边微微笑着。

顾夫人瞥了眼前这明艳少女一眼,意味深长地朝顾柏杨看过去,口中与闵老夫人道:“这位就是八姑娘?”

她是京兆尹之妻,虽态度倨傲了些,但因身份尊贵,闵老夫人不会与她计较什么。

“是。就是八姐儿。”闵老夫人不动声色地推了君兰一推,“这位是顾夫人。兰姐儿快些与夫人行礼。”

顾夫人听儿子说起过这位八姑娘多次,晓得这是个脾气张扬跋扈的,遂笑道:“八姑娘在宫里想必是极懂得规矩的。只不过到了外面,这规矩也不一定十分的严守着。行礼不行礼,倒也没甚大碍了。”

这便是在说,闵八姑娘在宫里的时候装着知礼懂事,所以才能得了太后的称赞和皇上的封赐。可到了宫外头,这位八姑娘就没有在宫里那么懂事了,“本性暴露”无疑。

偏这个时候顾柏杨在旁跟着出声,“娘,看您这话说的。即便是大实话也不一定要讲出来。若人家八姑娘本打算给您行礼,这该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