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

第127部分(1 / 2)

>      那轻笑声来得太过突然。饶是赵岳久经沙场,也吓得跌坐在地,浑身颤抖不已。

“你、你、你……”借着地上火把的些微光亮,赵岳坐在地上,用手撑着地面,不住地往后挪,“你、你怎么在这儿!”

“我怎么不能在这儿。”卿则淡淡笑着,一步步上前,“这皇宫,本就是我家。”

☆、第一一四章

一句“我家”让赵岳蓦地惊醒。

他忽然意识到, 他对这里熟悉, 可是有人会比他更为熟悉。

赵岳连忙后退。

没两步, 脊背撞上硬邦邦之物。并非冰冷的墙壁, 而像是温热的壮汉胸膛。

赵岳重新向前狂奔,只是刚迈出去四尺远, 就被人横剑拦住。

拦人的依然是清王爷。

“赵太保何必这样心急。”清王爷慢条斯理地抚着剑鞘, “你终归是走不出去了, 既然如此,慢慢来就好。我不急。”

赵岳心脏狂跳, 忍不住嘶喊:“你什么意思!”

“意思是你的活路已经断了,没机会再跑出去了。”瓮声瓮气的喊声从后传来,这声音依稀有些耳熟。

赵岳不用回头看,就知道是骠骑大将军董峻。

在董峻说话的时候,周围有抽出兵刃的声音从旁而出。

而且,还不止一个。

赵岳恍然惊觉, 这里怕是不只有清王爷和大将军。另外还不知有多少人埋伏在此。

赵岳的冷汗顿时就流了下来。

董峻上前,想要押他出去。刚一抬手碰到赵岳手臂,一旁有人惊呼“小心”。动作奇快无比, 掏出长剑朝着董峻身侧下方掷了出去。

长剑仿佛利箭一般飞驰而出, 擦着董峻腰侧,直直地飞射向前。

血花飞溅而出。

赵岳痛呼出声, 嚎叫着捂住自己的手臂,跪倒在了地上。

叮的一声兵刃和地面相击的脆响响起。

董峻低头一看,才发现是一柄匕首落在了地上。而那匕首, 很显然之前正被赵岳反手握住,打算在他擒拿赵岳的时候刺向他。

董峻大怒,上前一肘子朝着赵岳脊背砸了过去。

他是身材壮实的武将,这一下子的力道着实不轻。赵岳原本小臂被长剑刺穿已经痛不敢当,现脊背再次受挫,直接高呼一声,疼得晕了过去。

董峻刚开始不信,觉得他是在装。抬起脚朝他狠踹了十几下。发现他没有动静后,方才有些明白过来,眨眨眼,摸着下巴问卿则:“王爷,这是真晕了?”

“嗯。”卿则淡淡应了一声,吩咐隐匿在密道里的将士们准备出去。

“不该啊。”董峻啧啧说道:“他可是大将军!驰骋沙场的赵太保!怎么这两下就不行了?”

旁边有名手持弓箭的士兵嘿嘿笑着凑了过来,“董将军,您忘了他的年龄了。他今年岁数可不笑了,哪里能和您比?”

董峻恍然大悟状。

这时候卿则已经吩咐完毕,瞥了眼贼笑着的董峻,朝着血流不止的赵岳扬了扬下巴,“你把他扛出去。”

董峻哀嚎一声,“王爷,您这不是为难人么。他那么重,而且……”

“做事要有始有终。”卿则朝他稍稍勾了勾唇,“董将军武功盖世,既是能够单枪匹马擒了贼人,自然也能够独自把人带出去。”说罢,他往前走了两步,又道:“记得一会儿见到丁灏时,和他解释一下,那让贼人几乎没了命的十几脚是怎么来的。”

董峻一撇嘴。

恐怕把人带出去不是最主要的,而是“向大理寺解释那十几个脚伤是怎么来的”才是重点吧!

……因为,圣上千叮咛万嘱咐,要留活的……

*

赵岳的兵马,有一半的人已经是卿剑轩不动声色插进去的。而那些人,听五皇子号令,从来不是赵家军的一员。

赵岳急着召集齐人马,顾不得那许多。看五皇子可信,就用了他的人。殊不知,这便是错误的第一步开始。

卿剑轩混在人群中,给自己的手下暗中下了另一种指令。这些人听他命令,在关键时刻反水,给了赵岳致命一击。

卿则从地道出来的时候,卿剑轩正巧带着人经过出口处。

两相碰到,一时间竟是不知该如何才好。

最终还是卿则当先开了口。

“你怎么搞的。”卿则眸色淡淡地打量着卿剑轩,确认他没有受伤后方才松了口气,说道:“怎地他清君侧要扶老七上位,而不是你?”

卿剑轩哪里想到这人不说则罢了,一说就指到了那最关键的地方?

提起这个,卿剑轩也很是有些难为情。摸摸鼻子,说道:“好像是他觉得老七更好操控一点。”

这话倒是实在。

之前卿则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七皇子卿剑立,生母朱才人出身不高,而卿剑立自己本身也性子懦弱。这样的皇子,容易操控住。待到即位后,赵岳拿捏住他,就等于拿捏住了满朝上下。

五皇子卿剑轩则没有那么好控制了。

卿剑轩是皇后娘娘亲生子。且,卿剑轩曾征战沙场多年,眼光谋略非寻常皇子可比。

倘若真的是卿剑轩即位,那么他必然有能力把朝政握在自己手里。到时候赵岳的如意算盘可就全白打了。

卿剑轩无奈的叹了口气。

卿则忍俊不禁,抬手拍了拍他肩膀,“想开点。”

“是得想开点。”卿剑轩笑着,“不想开点也没办法。”

卿则应了一声,薄唇紧抿,环顾四周。而后,长长地发出一声叹息。

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

整洁肃穆的宫廷内,到处都是残肢鲜血和尸体。

即便是胸有成竹的胜仗,也是无数将士用鲜血换回来的。

听到清王爷的叹息声,卿剑轩面上笑容也瞬间收起。

两人对视一眼,错身而过,自去忙碌。

*

同样的时间里,君兰正坐在奔驰的马车上往京城的方向赶去。因着疲累,她歪靠着车内软垫,闭目养神。

其实,九叔叔早就离开了河州回到了京城。

那些天里,赵宁武所查看的清王爷新练的大字,都是她写的。

自打知晓赵宁帆在练那些字起,她就开始试着模仿九叔叔的字了。

不为旁的,就是想着,万一九叔叔有甚需要的时候,她能够略尽绵薄之力。

巧的是,这一回就真的用上了。

为了学这个,君兰费了不少的心思和功夫。

说实话,她没有赵宁帆那样模仿人字迹的天分,无法像赵宁帆那样,看到旁人的字,提起笔来就能模仿得相像。

但是,相较于赵宁帆来说,她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九叔叔能够手把手地教她。

她曾无数回磨着九叔叔教她习字。

好在九叔叔也乐意教她。

只不过……

教她的时候,他的行为没那么规矩就是了。

想到往日种种,君兰脸颊飞上了红云。可是,再一想到如今京城里那不知怎样的状况,她的心又提了起来。心里的那点点遐思顿时毫无踪影了。

坐起身来,挪到车窗边上,撩开车窗帘子。君兰动了动有些酸疼的手腕,遥遥地望着京城方向。

算算时间,一切已经尘埃落定。

虽然皇后娘娘和九叔叔一再告诉她,事情不会有变,可她还是提心吊胆的很。生怕九叔叔有个三长两短的。

她现在想见他,很想。

也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