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事怪我,以前我船上人员少,采购这些足够,现在人员多了,下次这些采买就交给你了。” 等龚弘壮走后,叶远拿出海图,看了下自己具体的位置。 现在渔船正在驶离鄂霍次克海,距离最近的岛屿应该就是万鸟群岛,看来只能去那里进行补给了。 调整航线,向着万鸟群岛进发。 万鸟群岛为鄂霍次克海东南部的天然屏障,是鄂霍次克海与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后来通过一代代人的探索,发现这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多吃新鲜的橙子,柠檬,就可以有效预防了。 可这些问题在华国是很少发生的,虽然不能说华国人远航完全不受败血症影响,不过受华国古代先进的船舶制造技术和华国民族特性所赐,华国古人受败血症的困扰确实是最低的。 华国古代船舶制造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能够造出性能优良的大型船舶。 船舶大了就有了充足的可利用空间,华国人就充分利用船大的优势在船上搞蔬菜种植和家畜养殖。 比如船上带有大批的花盆用来种植生姜、蒜苗、大葱等新鲜蔬菜,还养殖了兔子等家畜提供新鲜肉食。 万鸟群岛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冷、暖流交汇处,水产丰富,渔业发达,是世界三大著名渔场之一。 国后岛产大蟹、海参,择捉岛是捕鲸基地,地下矿产也非常丰富。然而,更引人注目的是该四岛“黄金水道”。 而且华国人还有一项外国没有的独门秘籍—豆制品。 在漫长的航行过程中,船员会将携带的大豆做成豆腐、豆浆,或者发成豆芽。这些豆制品充分保证了维生素的供应。 叶远虽说空间里有大批的蔬菜水果,可不能就这么拿出来吧? 潜水能力船员已经都认可了,稍微展露一些没有问题,可这空间的秘密是不可能暴露出去的,叶远也不可能就这么的拿出蔬菜。 叶远知道自己错怪龚弘壮了,面露歉意的对着他说道: 有一部分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阿伊努族语的长篇叙事诗,内容丰富,朗诵一遍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阿伊努人有自己的语言——阿伊努语,属抱合语,这是一种独立的语言。世界上除阿伊努人以外,只有爱斯基摩人和M国印第安人使用抱合型语言。 叶远的渔船驶进位于万鸟群岛最大的岛屿择捉岛。 择捉岛长200公里,宽约30公里,面积3139km²。 地形陡峻多山,渔业发达,是捕鲸基地。岛上有海湾10余处,均可停泊大轮船,东南岸单冠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倭国海军基地。 附近水域是沙国出入北太平洋的捷径之一,也是沙国往返堪察加和楚科奇以及北美各口岸的必经之路。 四岛拥有许多天然良港,这些港口港阔水深,可长年停泊大型船舶。 比较有名的有色丹岛上的斜古丹港,择捉岛单冠湾的年荫港和天宁港。 万鸟群岛上居民以阿伊努人居多,主要从事捕鱼业和林业。 南部岛屿饲料很多,可发展畜牧业,北部只适宜于狩猪。宜耕地多种植马铃薯和蔬菜。 办理了相关的入境手续,叶远就吩咐龚弘壮,于鸿博两人去进行渔船补给. 主要经济中心是库里利斯克。阿伊努人在公元五世纪时被称为“毛人”,因为他们的特征是皮肤比较黑,毛发浓密而长,有波纹,脸上和身上的汗毛都很多,身材不高,成年男子身高约米。 他们的面孔具有欧洲人的特征,语言与毗邻的各民族和国家的语言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男人留着红胡子。 阿伊努人有个很有趣节日和祭祀活动,最有名的是“熊祭”,他们喜欢用凿子在剥了皮的圆木上雕刻动物,尤其是熊的形象,倭国称之为“阿伊努雕”。 阿伊努人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善于刺绣,喜爱舞蹈。 他们创作了不少诗歌,凭着记忆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