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他的紧张,吕思彤帮忙介绍说:“这位在崇阳陵的时候也有见过,是唐朝的文人,被我们称为诗圣。”
“莫非是……杜甫杜子美?”诸葛亮稍一思索便将猜测道来,而且言语间已经是确定的样子。
杜甫更为震惊,激动地快站不稳,说话都不利索了,说:“老朽殊荣……不不不,晚辈殊荣,丞相如何得知我姓名的?”
诸葛亮说:“凡外来游客到昭烈庙,大多都会提及杜甫草堂,相距不远。”
“晚辈冒犯……”杜甫很是谦卑。
诸葛亮笑着说:“门上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上联正是取自阁下的《蜀相》吧。”
“晚辈惭愧……竟以蜀相称武侯,实乃羞矣。”杜甫听后更是谦虚,唐时的人们称呼三国也喜用魏蜀吴代称,他到后世几天才知道蜀国是曹魏对刘备政权的称呼,毕竟魏代汉而立,绝对不会认可汉还存在。
而蜀地人自称是季汉,退几步那也得是蜀汉,总之带个汉。
唐朝鬼的表达用词,诸葛亮并不在意,跳出当时所在的处境立场,以一个后人角度阅读历史的确是魏蜀吴最简单明了。
诸葛亮扶住想要跪下认错的杜甫,念诵道: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
杜甫一愣,见诸葛亮感激又欣慰地看着他,说:“阁下如何会是冒犯呢,亮能得大唐诗圣之作,亦为荣幸。”
能够有人喜爱自己,且更为青史添一笔,足矣。
“诸葛丞相……武侯……”杜甫激动得老脸通红,从来没有奢求过正主能够看到自己的诗作,更没想过还能由正主亲自念诵出来。
老杜的后半辈子着实是苦,各处飘零孤苦伶仃,安史之乱给大唐盛世的冲击太大,杜甫尚有一官半职,孩儿都能落得饿死的境地,遑论寻常百姓呢。老杜各地漂泊,眼中所见百姓疾苦,更真实体会诸多,忧国忧民可惜并不受重用。
他尊敬诸葛亮的同时也有很多羡慕,如果自己也能有一个刘备该多好呢。
诸葛亮笑了笑,以小吕所说的后世高规格友好礼仪相待,他展开双臂抱了抱杜甫。
杜甫瞳孔地震:嗟哉!!我杜子美何德何能居然能得诸葛武侯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