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 公孙策与包拯

第51章(1 / 2)

——山上山,白山抱千翠;水中水,黑水拥万红!

“我们走!”包拯突然拉起公孙策起身说道。说罢,就拉着公孙策冲出了房门。

“哎!包大哥,公孙大哥,你们要去哪啊?等等我!”展昭一愣,随即一边喊着一边追了出去。

冲到前堂,八贤王正和一个将领模样的人喝茶。

八贤王有些意外的看向有些急切的包拯和公孙策,“可是有了线索了?”

“王爷!我们要去侉依族的领地!”

“侉依族?”八贤王一愣,随即皱眉,“那是庐州城外唯一的异族,人数不超过一千。怎么?这案子和侉依族有关?”

“王爷知道侉依族?”公孙策很意外。

八贤王微微一笑,“侉依族也是我大宋百姓,我如何不知?”

包拯沉声道,“王爷!事情紧急!我们边走边说,好吗?”

八贤王微微点头,随即转身对身后的长相粗犷的将领模样的人说道,“刘将军,我们一起去吧,或许,我们也能找到一些木都统的消息。”

听到木都统,公孙策颇有些惊讶的看向那将领,木都统来了??

八贤王见公孙策一脸惊讶,便说道,“木都统前阵子来了庐州,但驻扎在庐州城外,并没有进城,不知为何,突然失了消息。这是刘副将,听说本王来庐州,便来告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包拯只是微微点头,并没有怎么问话,公孙策却是心头渐渐明了,那木都统悄然前来,定是为了侉依族的宝藏!

几人来到庐州郊外,顺着从庐州府衙拿出来的地图,一路寻去。

路上,包拯简单的说了案件的事情,八贤王听罢,皱紧双眉,“那么看来,本王和庞太师都被人利用了!”

庞太师?公孙策顿下脚步,转身问道,“王爷,莫非庞太师也收到这样的一封信?”

八贤王轻轻一叹,“不然,你以为王松为何会来到庐州?”

王松是庞太师的人?公孙策一震。

“本王听说王松来了庐州,之前就觉得有些奇怪,那王松才能浅薄,为人高傲刻薄,庐州之前发生的案子让圣上对庐州甚为重视,此刻绝不该派那王松前来庐州才对,但庞太师却是力排众议,将王松推上了庐州府尹的位子。本王又因有事错过了这事,只得让那王松前来,但心里也觉得奇怪,本来对庐州的处置,庞太师是和本王意见一致的,却不知为何在这个事情上,庞太师非得要王松前来不可?待本王收了这封信,看到信笺上写的庐州二字,本王微微有些感觉,这王松之事莫非和这封信有关?本王出于试探,将信给那庞太师一看,那庞太师见了,也拿出了一封信,赫然和本王的一模一样!本王和庞太师都觉得不对劲了,因为公务繁忙,庞太师不能前来,本王便连夜赶来了。”八贤王皱眉说道。

几人听罢,都很是困惑,而包拯却是在听罢后,便举步而走,公孙策忙转身跟了上去,包拯在公孙策跟上来后,便加快步伐,朝那山里走去。八贤王看着那二人的背影,特别是看到包拯在公孙策跟上后加快步伐……八贤王的嘴角微微一勾。

进了山里,跟着地图的标识饶了几圈后,终于找到那侉依族的驻地。

第31章血祭坛14

包拯站在驻地里,看着四周的残破的房子,被火烧得黑漆漆的横梁四处倒卧着,怔然了。他心里有预感,这侉依族的情况不容乐观,但却没想到会是如今这般模样,如今一见,心头震惊了。这侉依族……难道已经全灭了吗?包拯蹲下,手轻轻触碰那被烧焦的倒下的横梁,看这样子……最迟也已经十年了吧?

眼前这般景象公孙策不是第一次见到,如今再见,心头还是难掩悲凉,慢慢的看向左边,那倒卧的横梁下是被鞭打致死后烧掉的尸首,如今……只剩下被横梁压碎的骨头了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而八贤王似乎呆怔住了,看着这驻地明显就是被烧杀抢掠后的凄凉景象,神情凝重了起来。

展昭这时上前了一步,站在正盯着横梁看的一脸公孙策,小声问道,“公孙大哥,这里就是那侉依族的驻地吗?”

公孙策回过神,轻轻点头,举步走向那横梁,蹲了下来,小心的捡起被压在横梁下只露出一小截的绣布。

展昭这时也跟了过来,蹲下一看,惊呼,“这是那祭坛上的图样哎。”

包拯闻声,转身走了过来,接过公孙策递过来的绣布,仔细翻看了一下,沉声道,“这就是侉依族的图纹。”

“包拯,你能看出这是怎么回事吗?”八贤王走了过来,看见那横梁下的骨头,皱眉问道。

包拯没有回话,沉默的蹲了下来,捡起一节骨头细细看着,又起身走到一边,仔细的看着一边的骨架,半晌,才起身,声音有些低沉,语气里压抑着怒气,“很简单,先是行刑后毁尸灭迹!”

跟着八贤王一起来的刘副统领,此时出声问道,“你怎么这般肯定?”

公孙策指着那骨架轻声开口说道,“那骨架有个洞,应该是被锋利的物什刺穿而过,这么明显的痕迹……”

包拯低沉的声音里有些压抑,“那些骨架你们可以看,没有半点挣扎的痕迹,而且在骨架身下还有绳索烧毁后的灰烬,明显是被人绑住,活活烧死……”

听罢公孙策和包拯的解说,那刘副统领忍不住皱起眉头,“什么人又是为了什么原因要将他们灭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八贤王慢步走到那横梁边,盯着那骨架半晌,轻轻叹息,“刘将军,我们先把他们埋葬了再说吧。”

待将最后一具残存不存的骨架小心翼翼的放入坑中,看着展昭和刘统领将沙土填入坑中,公孙策低声道,“第450具。”

站在公孙策身边的包拯微微皱眉,低声说道,“最后的户籍资料里登记的是452人。”

“少了……两个孩子。”公孙策轻声说道。

包拯一愣,转头看向公孙策,公孙策轻声说道,“那户籍里写着有54个孩子,但是,在这里的我只看见52个孩子的骨架。”

“也许……是散乱了,你没有发现?”包拯低声说着。

公孙策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包拯,他有过多年的验尸经验,跟着包拯查案几十年,怎会辨认错骨架?但……现在的他却是不能说,垂下眼帘,公孙策心头无奈,他不能说的太多了。

包拯见公孙策垂下眼帘,以为是这般惨烈的景象让公孙策难受了,便低声说道,“要不,你到那边坐坐?”

公孙策抬起眼,微微摇头,“我没事。”

这时,土已经填完了,八贤王肃然恭敬的祭拜作礼。见八贤王肃然恭敬的祭拜作礼,刘副统领和展昭也过来祭拜,待刘副统领和展昭祭拜完毕,包拯和公孙策也上前祭拜。

祭拜完毕,八贤王一脸严肃凝重的问着包拯,“包拯,把你知道的说出来。”

“事实上,事情很简单,这侉依族一直以来都有一个传说,传说就是王爷您收到的那对联,那对联里藏着宝藏的消息。于是,有人觊觎了宝藏,并且来到这侉依族,这些觊觎宝藏的人或许和这侉依族很熟悉,看这些人并没有怎么挣扎,还有这四周的环境也没有打斗的痕迹,应该是和这侉依族相熟的人,才能让这四百多人毫无防备,并且,我估计能这四百多人这么毫无防备的,定是还用了什么下三滥的手段,比如说下药之类的!”包拯说道,顿了顿,看了看那坟墓,低沉声音说道,“已经将近十几二十年了吧,也许在这场灭族惨祸中,有人侥幸得生,或者,当初的酿造这场惨祸的人因为某些原因而再度觊觎起这场宝藏来!所以,书院后山才有了那侉依族的祭坛,所以……才有相继死去的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八贤王听罢,神情一沉,开口说道,“包拯,听你话里的意思,你知道……当初酿造这场惨祸的人是谁?”

包拯只是微微皱眉,“还不是很清楚。”

八贤王轻轻一叹,“不管现在发生的命案和当年这侉依族被灭有没有关系,这侉依族被灭一事,本王势必要查个水落石出!”

而公孙策只是低下头,看了看捏在手里的册子,册子是离开府衙的时候,公孙策特意求八贤王允许,从府衙文库里找出来的户籍资料。

下山离开的时候,公孙策将手里的册子递给了包拯,低声道,“你看看。”

包拯接过,先是一怔,这册子的封面上写着的竟然是诗经二字!?随即翻开第一页,就见刺眼的名字——应明,还有……阳企山?!

包拯眯眼思索了一番,合上册子,递还给了公孙策,“你怎么看?”

怎么看?还用问吗?公孙策转头看向包拯,认真道,“现在死去的人里,应明院长,曾经是庐州的官员,应明院长是户籍官,而阳企山学士是当时的府尹,失踪的木都统是当时庐州的驻军副将。”

他们和这侉依族都有关联,应明院长身为户籍官,统计户籍资料,肯定要和侉依族打交道,而阳企山学士身为当时的府尹,也必定会知道这侉依族!最重要的是,明明是户籍的登记册,可封面却是《诗经》,这明显是被人替换掉封面,恐怕有人不想让他们发现这侉依族……

包拯低低一叹,揉了揉额头,有些疲惫,“我们先去书院看看。”

“去书院?”这时,走在前头的八贤王不知何时已经转身走了过来,“包拯,公孙策,如果你们查到了什么,务必要来告诉本王,如果需要人手的话,就说。”

公孙策微微一笑,拱手作礼恭敬道,“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包拯也拱手作礼,“王爷请回府衙休息,如果有了什么消息的话,包拯再来告知王爷。”

八贤王温和一笑,转身大步而去。

而就在包拯和公孙策转身朝书院走去的时候,就见庐州大街方向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公孙策循声望过去,就见一黑衣男子骑着白马疾驰而过,公孙策心头一震,那黑衣男子……怎么那么像飞星将军中州王——庞统?!

庞统怎么会来这里?!这个庞统,包拯上辈子最难缠的敌人!

包拯见公孙策盯着那已经疾驰而去的黑衣男子发呆,心头微微有些窒闷,伸手拉过公孙策,低声道,“怎么了?”

公孙策回过神,看向包拯,忙摇摇头,无辜一笑,“没事,就是奇怪,怎么有人骑马骑得那么快?”

包拯挑高眉,“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富家子弟目中无人目无王法罔顾法纪的多得很!”

公孙策闻言,一呆,随即忍不住笑了起来,眼前这人难得也有这样犀利尖刻的时候呀……不过,说的真没错,那庞统虽然精明能干,可却也是目中无人罔顾法纪!

包拯见公孙策笑了,笑容透着天真的愉悦,不由心头窒闷一散,也勾起了嘴角,眼前这个俊秀的公子还是笑得时候最让人舒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再说本来已经到了府衙,正准备进去的八贤王,听着急促的马蹄声,便站定,远远的就见一身黑衣,身姿挺拔的男子,八贤王嘴角扯出隐含嘲讽的温和笑容,双手不由环胸,看着那男子从马上利落帅气的跳落,举步上前,拱手作礼,“庞统拜见王爷!”

八贤王呵呵一笑,“庞将军多礼了。”看着庞统神情淡定平静的起身,漫不经心的问道,“怎么?庞将军是为公事而来?”

庞统微微摇头,脸上扯出似乎有些无奈的笑容,“家父听说这庐州有凶残的杀人凶手,担心王爷,特命我前来随侍王爷左右,保护王爷安全。”

八贤王听罢,脸上温和的笑容却是微微一僵,语气有些不悦,透着嘲弄,“庞太师还真是有心了啊。”

庞统没有接话,只是笑了笑。

八贤王看着庞统,“庞将军,本王身边有圣上恩宠赐下的护卫,就不劳烦庞将军了。”

庞统却是无奈笑道,“王爷,家父严令,在下不管违背,王爷不如就当没有庞统这人在此好了。”

八贤王皱眉,神情一冷,“既然如此,那庞将军就请自便!”八贤王说罢,就转身大步进了府衙。

庞统看着八贤王的背影,松了口气,随即抚额无奈喃喃道,“爹,你怎么就这么死心眼呢!”

第32章血祭坛15

前往松山书院,势必要经过庐州桥。

看着庐州桥下,和凌楚楚不是低声笑说着什么的常雨,公孙策微微皱眉,那在琴房里,应院长的书房,王松的厢房,都出现的那香料味道……到底,常雨是否还是参与了谋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包拯看见常雨,微微皱眉,下意识的瞥了眼身边的公孙策,见公孙策微皱着眉,心头微微放松,转身,大步朝常雨走去。

待来到常雨跟前,常雨一见包拯,就显出欢喜的神情,神情里还微微带着点羞涩,凌楚楚则是眼睛一亮,嗔笑着看向包拯,并出声说道,“嘿,大黑炭,你是来买香料的吗?”

对这大黑炭的称呼,包拯没有什么表情,倒是公孙策微微顿下脚步,看向凌楚楚,心头轻叹,想着上辈子,曾经笑语连连的包拯和凌楚楚……

而包拯他只是盯着常雨,无视了一边的凌楚楚,神情严肃的问着常雨,“姑娘,在下有几个问题想请问姑娘。”

常雨本来很是欢欣,但在看着包拯这般严肃的表情,不由忐忑了起来,低声说道,“包公子请问!”

“上次,你曾说是送香料到书院,那在下想请问姑娘,书院里都有谁向姑娘买过香料?”

常雨想了想,低声道,“院长,蒙放老师都曾向我买过香料,还有书院里的公子,但是,我记不住那些公子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全部的名字……”

包拯听着,若有所思的点头,又沉声问道,“那姑娘,王松王大人可曾向姑娘买过香料?”

常雨一愣,有些茫然的看着包拯,摇头说道,“王松王大人?包公子我不认识他呀。而且他是官,大官怎么可能会来我这里买香料吗?”

公孙策在一边听着,却是仔细的盯着常雨的神情,他发现,常雨的神情不是伪装的,那一脸的茫然……莫非她真的不知道?或者……这种事情他没有参与?

包拯皱眉,微微拱手点头道,“麻烦姑娘了。”说罢,包拯突兀的伸手将还在盯着常雨仔细研究神情的公孙策一扯,有些冷淡的说道,“我们该走了!”

公孙策被这么一扯,脚步踉跄,只好跟着包拯快步离开,待上了庐州桥,公孙策微微转头,就见一直被无视的凌楚楚红着眼圈咬着唇的盯着他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公孙策一怔,随即垂下眼帘,转回头,看着扣着他的手腕大步前行的包拯,心头无声叹息。

假若对包拯来说,只是“误会”的话……那么还不如这个“误会”从未开始过……

进松山书院,公孙策和包拯都喜欢走竹林的路,此时,包拯大步向前,被扣着手腕的公孙策忙紧随其后,展昭背着短棍,轻轻松松的跟着,不时的歪头扫过包拯紧扣着公孙策的手,眼里困惑不已,包大哥……是怕公孙大哥走丢了还是摔了?干嘛拉得那么紧?

看着大步向前的包拯,公孙策对自己被扣着的手腕没啥感觉,只是反复的想着案情,从死了展俊开始,到现在,公孙策发现,蒙放……似乎从头到尾只是一个围观者!但,公孙策绝不相信,这起案件里,蒙放就只是一个围观者!

里头……一定还有什么,是自己和包拯没有发现到的……

突然,前方一停,紧接着,公孙策就发现自己撞上了一个硬硬的有些温暖的东西?

茫然的抬头,就见包拯似乎很是无奈的看着自己,公孙策呵呵傻笑一下,清亮的眼睛无辜的看着包拯,“怎么了?”

“你就算想案情也别想得这么入神……当心摔倒!”包拯低声说着,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未察觉的柔和。

公孙策抬起自己被扣住的手腕,很是无辜,“没事,你不是牵着我嘛。”

包拯看着自己还扣着的手腕,不由心头有些尴尬,他刚刚只是不想公孙策总是盯着人家姑娘敲,那样太不礼貌了!当然,他百分之一百肯定,公孙公子心里对人家姑娘肯定没有什么心思,他一时心急就拉着走了,直到走到这里了,心头的着急和窒闷缓了缓,才后知后觉的想起他还紧扣着人家的手,怕公孙策生气,他急急的转身,却不想人家一门心思的入神想着案情,结果就这么的撞了上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如今看着公孙策笑容里透着的依赖和似乎无条件般的信任,包拯心头仿佛涨满了什么,紧了紧手里仍扣着的手腕,低低一笑。

一旁的展昭绕着包拯和公孙策走了一圈,心头满是疑惑,忍不住开口问道,“公孙大哥!包大哥!你们这是干嘛?”

包拯转头,瞥了展昭一眼,淡淡道,“没干什么。走吧。”

展昭额头一个大大的问号,没干什么?没干什么那你们对着笑干嘛呀?

公孙策见展昭一脸不解,便对着展昭笑眯眯的开口,“好了,走吧,展昭!再不走,天就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