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把装甲车停在离营地很远的位置,并给两侧的车门都安上了挂锁,这才来到河边查看具体情况。
“这条河很清澈,说明里面至少没有太多的尸体和粪便,”她撕了一张ph试纸,往河水里轻轻一蘸,“但里面没有生物,ph也过低了,不能喝。”
“分析仪显示里面的硫酸根和硝酸根含量严重超标,”小金属罐也取了一丁点水,“峡谷区的酸雨不会都汇集到这边了吧?”
“有可能,资料显示北边的污染情况要差些,酸性物质大概率是中途汇入的。”
这些就意味着,如果往上流一直走,说不定能找到污染情况较轻的水源。
“以营地为起点,”孤城对找水这件事不怎么抱希望,因此提前订下了规定,“向上走一百里以内,如果有可饮用的水源,就组织大家取水;没有,就放弃。”
方舟本想让她把条件放宽些,但仔细一想,要是一百里了污染还没有减轻,鬼知道还要在往北走多远,那边毕竟不属于目标路线,跑远了浪费时间不说,营地的人估计也撑不到那边。
确定了目标,孤城又去车上拿了长矛和短弩,万一路上有机会还可以打个猎。
荒原的确是真正的荒芜,寸草不生也是字面意思,即使沿着大河,地面上依旧找不到植物生长过的痕迹,耐强酸的植物不是没有,但还要同时抵御时冷时热的气温与重度污染的水源,多少就太过分了。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至少这里的路要好走得多,想想一失足就要摔得粉身碎骨的山路,平原的“平”就是它最大的优势,方舟觉得要是搞搞生态治理,这地方也很适合发展为聚居区的。
“所以为什么没人愿意来呢?”
“因为没人愿意花大代价治理,”大概终于接受了科普方的身份,孤城在解释时话多了起来,“对于有地下农场的避难所来说,手里的老本够吃到末日后了,没有开发新地块的动力;而对于没有稳定食物来源的避难所而言,连饭都吃不饱的人就更不可能有能力治理了。”
“避难所们就没想过合作?”
“那可不是件好事……”
方舟总觉得孤城知道些什么,还有她所属的0号避难所——一个之前从未涉足过外界的小避难所,却对万里之外的几个大避难所有所了解,即使掌握的信息不多,也怎么想都有不对劲的地方。
“下雪了。”孤城打断了她的思考。
小金属罐抬起摄像头,一朵雪花刚好落在镜头的正中心,她连忙快速摆动身体,试图把雪花从“眼睛”上甩下去,不过在数次尝试都失败后,还是孤城无奈地帮她擦拭掉。
“我记得峡谷里还是四五十度的高温,”得救的方舟调出温度感应器,然后又一次被上面的数字震惊了,“这才走出没多远,气温就骤降到零下六七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