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们做过一次实验,”7号避难所的代表接了下去,“根据模拟结果,这次喷发产生的能量足以击穿5米厚的钢板,而那个房间即便是双层防护也只有1米厚,且该种合金比起强度更侧重于耐热,所以实际上我们不能保证房间的完好性。”
也就是说,大家可能白跑一趟。
“搜索行动肯定是要执行的,是好是坏只有看了才知道,”2号的管理者切回了正题,“但喷发区的情况很危险,我们需要一个安全可靠的方案。”
“你们应该讨论过了吧?”来得最晚的领队理所应当地扫过其他人。
“有了很多,不过考虑到安全性,最后只留下了两个,”管理者为她单独解释道,“一是靠等,目前岩浆还尚未冷却,碎屑流也仍在扩散,我们连靠近热点区都做不到,更遑论深入调查和救援,因此应该先以监测和限制影响范围为主,并设法加速岩浆冷却,等稳定下来了再进行救援。”
“要等多久?”
“目前喷发的势头和速度都大幅减少了,但仍未有短时间内停止的迹象,预计基本停止可能要两个月以上。”
“这太久了,”领队一听到时间就立即否决到,“一来地质结构仍不稳定,随时会有不知道第几次喷发,万一房间原本没受损,但中途某一次小喷发刚好撞上了,我们不就白等了吗?”
“有这个可能,所以我们也很纠结。”
“对,而且还有第二点,”领队指了指东边的安全营地,虽然帐篷里的人并不能看见,“我们各个避难所的支援部队加起来有将近两千人了吧?这么多人两个月的吃喝全靠85号和85号两个避难所供应,可这两个避难所本身就处在受灾区,污染气体让他们至少几年开不了工,连维持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还要无条件供养两千号人,这事干的怎么看都不厚道吧?”
帐篷里的人全都沉默了一阵子,他们的心思全都放在了1号的遗产上,全都忘了附近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小避难所也需要援助,而不是让它们两个反过来支援一群大避难所。
“但从我们各自的避难所运送食物太远了,还有中途被强盗打劫的风险,依靠它们两个也算权宜之计,”领队倒也帮在座的各位找补了下面子,“不过两个月绝对不可能,三岔河谷必须有官方的避难所存活,否则私营集团会把矿价抬到天上去。”
“那就说一下第二个方案,”2号的管理者立刻掏出另一份报告,“你来之前我们对这片地区进行了初步监测,发现地下有大量的岩层缝隙,且与岩浆区十分靠近,如果我们将其打穿并注水,就可以加快冷却进度,甚至定向将某一部分岩浆变为固体,毕竟挖石头可比下岩浆简单多了。”
“人为冷却?我们有那么多水吗?”
“85号就是生产水的,他们的储水池还满得很,附近也有一片地下水,不考虑污染直接抽也很容易;而且我们是有针对性地将某一小片区域冷却为固体,又不是全部,需要的水完全没你想得那么多。”
“那产生的水蒸气如何处理?不管的话它们在地下达到超高压状态,可是能把地表直接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