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维达告诉众代表们,孤城就算暂时守住了伊甸,最终也必须倒向某个势力,而当足够多的避难所聚集起来形成联军时,她们也就没有另外的选择了。
至于为什么选择聚拢在2号而非5号身边,自然是5号的理由在上述论证中无法成立——5号从十五年前开始就声称“她”带走伊甸是为了独吞,而孤城干的是和她一样的,而维达已经论证了一两个人成不了独立的势力,独吞伊甸也毫无意义,自然5号的理由就不成立了。
综上所述,想要说服类似14号这种被迫加入的避难所,方舟就必须证明自己有足够的支持者,来保证即使战争结束,伊甸仍然能独立且正常地运行下去。
“如果您是想说这件事,我们就必须很遗憾地告诉您,维达是对的,我们不会成立一个独立的势力,当战争有了结果,我们一定会和联军恢复合作的。”
代表顿时呆住了,而方舟却没有太多的表情变化,这是她在出发前就和孤城商量好的,虽然具体的行动方案还有待商榷,但最终目标已经确定了。
“为什么?”代表愣了很久,还是想不明白。
“我们并不是要和谁作对,也不打算就十五年前的事情报仇,人类这个群体已经足够分裂和混乱了,让伊甸完全脱离避难所势力,只会让这种分裂进一步加剧,而这并不利于应对大灭绝,因此我们绝不会这么做的。”
代表有些意外,大团结这种理想可能显得太过虚幻,但能放下仇恨、握手言和,这必然是需要一些魄力的。
“相反,我们要做的正是让人类重新团结、重建秩序,这样才能让伊甸重回正轨——它只是一个把关注人类更好生存的工具,而不该是引发争端的源头和符号。”
“但是很可惜,这并不能通过妥协和谈判获得,如今联军的领导者们并不会真的把伊甸用于帮助难民,因此我们才拒绝交出伊甸,甚至接受战争,因为从战争开始的,也必须通过战争结束。”
“最后,我们并非没有支持者,”方舟向代表伸出了手,“14号就是我们的支持者,那些被迫跟来的小避难所也是我们的支持者,维达的威胁只是空中楼阁,当有足够的避难所脱离联军而站到我们这边时,那几个大避难所的统治自然会垮台。”
代表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有和方舟握手,但同样也没有拒绝,“小家伙,我得承认,你们比那些虚伪的家伙要真诚得多,但有些事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我的态度也代表不了14号的立场。”
方舟有些失望,她刚要思索新的对策,对面的人忽然又补充道。
“但我可以送你去14号避难所,”代表递出一套全新的身份证件,“从后方打开的突破口会比前线的哗变更加有力,也更有操作空间。”
啊?
这是要自己离开死区,直接去14号避难所?
这显然超出了预期中的规划,孤城那边可一点儿准备都没有,但方舟也不想拒绝,这可能是唯一一次离开这里的机会了,继续被联军围困肯定找不到办法,而如果能直接联系外界的避难所们,情况就变得大不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