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县,晨雾未散,山风携着土香与水气,沿着新修的水渠一路吹入军营。
叶若凝一行人入城已三日,巡查各处军备与民政设施。此日清晨,她与凌绍安、绫鹰一同前往城西河渠工地。
远便见徐雁行立於堤畔,与工匠、里正交谈,见到叶将军骑马而来,他快步迎上,拱手一礼,语带爽朗:「末官恭迎叶将军,将军风尘仆仆,辛苦了。」
叶若凝下马回礼,语气平和:「靖边县久无战事,地方有序,是你等治理得法,方能如此安稳。倒是我们,打扰了。」
徐雁行笑着摆手:「将军此言折煞末官。如今边疆安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全仰仗白泽军威慑西陲。末官不过是守土之责,不敢居功。」
她步上堤岸,望着眼前曲折绵延的水渠。渠壁以石垒砌,渠底平整,已有清水流淌其间,两旁工人仍在持续修补堤防,远处还能见孩童蹲在渠边玩水,笑声与鸟鸣交织。
「这水渠已成多日?」她问。
「回将军,自去年春日开工,至今年夏末方完工前三段,足以灌溉靖西三村八百亩地。末官本担心山区多雨,渠坝不稳,幸得朝廷拨银修筑石渠,方有今日之势。」徐雁行语中难掩欣喜,「百姓这些日子都道,是叶将军留下的军威,才换来朝廷肯给我们这样的照顾。」
「朝廷的拨款,与我何g。」叶若凝声音淡淡,却转头看向远方的村屋与田地,眼中浮现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意。「不过……这里的渠,我是记得的。当年守边那年冬旱,军中老卒曾带着百姓,一锄一铲开出来的第一道水G0u,就在这附近。」
徐雁行点头:「那年末官刚调来靖边,曾与军中一位徒然副将讨过水路之策。如今故地重修,不胜感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凌绍安笑道:「徒然那家伙当年最会偷懒,却偏偏懂得哪儿该挖哪儿该补——可惜他这次没能跟来,否则定会高兴得灌自己三碗闷酒。」
三人笑谈数语,气氛短暂和缓。
叶若凝忽转头望向南方官道,远处尘雾漫起,彷佛有未明之兆。
「最近城中可有异闻?」她问得轻描淡写。
徐雁行一愣,摇头:「并无。只是前些日子,听说西南山脚出现几批陌生行商,说是从蜀地过来,脚程甚急。末官曾派人查问,倒也没查出甚麽不妥。」
叶若凝微微颔首,不再多言。她转身再次望向渠水,指尖轻拂水边nEnG草,似在思索什麽。
靖边驿道旁,一处简陋茶栈,竹棚覆顶,几张矮桌错落而置。清晨薄雾未散,行人稀疏,唯有阵阵热茶香气混着泥土气息,氤氲於空气中。
若凝卸下白袍铠甲,只着轻便军衣,与绍安、绫鹰对坐茶桌,几盏粗陶茶杯间氤氲腾起。
她抿了一口温茶,望着远方尚未完全疏通的水渠,轻声道:「这几日巡视下来,渠道整建尚可,只是上游疏浚太慢,再不督促,汛期恐有溃堤之虞。」
绍安点头:「徐雁行还是老样子,动作慢、X子谨慎,但所用的工匠多是当年老卒之子,倒也肯g。」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若凝轻笑:「他从前守水坝时就这副X子。记得有一年我夜巡,他为了守个闸门,整夜没合眼,还摔进水里,被我捞上来……第二日还y是咳着嗽来报工。」
绫鹰闻言也笑:「将军还曾罚他三天不许喝酒,他後来说自己这辈子最怕的不是战场,是将军罚酒。」
三人皆失笑,气氛一时轻松起来。
就在此时,邻桌几个小孩坐在矮凳上,边啃馒头边哼唱着童谣:
「赤鹰东飞,血雨成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