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家子弟就没有吃不得苦的。
凤一苇平日里虽然对吃喝略挑剔, 但是真到了关键时候,冷饼子就水也吃的欢快。倒是太叔十三肠胃娇气了些,一吃冷的就肚子疼。
为此凤一苇只得在路上给他特地准备了一个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小锅, 专门给他烧些热水,煮些熟食。
也不必生火, 一张炽火符能循环烧上三四回, 麻烦是麻烦了些,倒也不耽误赶路。
几人北行了三日, 到了两条河流分流之处才找到住处歇下。
因着凤家子弟多, 他又是主家这辈里年岁最小的, 凤一苇外出做任务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赤华州都没有离开过。
但, 难得的,这个地方他倒是熟悉。
乔家渡,岐江同沂水分流之处。
往东是岐江, 往西是沂水。
商人运货多走水路,两条江河都是重要通道。
尤其是岐江的茶叶同脐橙, 往南、往北、往西、往东都得先到这儿来,因而也是赤华境内十分重要的渡口。
有河的地方就会有人, 有渡口的地方码头、市镇自然也会应运而生。
此地树木不多, 视野平阔, 有情况自然也能一眼发现。
眼下他们已经小歇过,聚在凤一苇屋里。
窗边就是渡口, 天气晴朗,光线极好,码头上人声喧嚣、人来人往、生意极好。
“真是兴盛啊……”太叔邬抬眼看去,感慨道, “云浮石州可见不到这样的场景。”
云浮石州位于极北,茫茫雪原,是不折不扣的雪乡。
也是太叔家的主宅所在的位置。
常年累月下雪,美则美矣,却总缺了那么一丝南地特有的生机和热闹。
但那地方清静,适合读书,也远离战火,说是世外桃源也不错。
可惜——
云浮石多金、银矿……要不然太叔十三也不至于千里迢迢从北地跑来,一个雪乡人生生在赤华长了十多年,时间长到他已经适应了赤华的饮食,连苦夏的老毛病都被治好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