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经

第44章(2 / 2)

他对眼前的女子感到好奇:世人皆说我乃诡辩之宗,学问毫无所用,未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齐国稷下,竟有你这般学子费心琢磨过它,也不枉我来此一趟。

郦壬臣道:南宫夫子谦虚了,凡是学问能自成一派的,皆有用处,关键在于如何用、谁来用。

南宫之奇的脸上出现了一丝动容,似乎总算有人理解了自己,他环视院落一圈,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开口道:

这几日,稷下学宫中无人能辩得过在下,并不是在下的学说有多么难懂高深,也不是众位才智弱于在下,无非是众位无人详尽了解过在下的见解罢了。

他轻叹一声,问郦壬臣:郦生,你认为这又是为何呢?

郦壬臣沉默了一会儿,她心中有回答,但是摸不准这回答在众人面前直截了当的说出来是否合适,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说道:

众贤才为何无人理会您的见解,那是因为您的学问看起来虚无缥缈,无法经世致用,故而世人皆弃之不学。

天下纷纷,实用当道。

在这座海纳百川的稷下学府中,百舸争流,百花齐放,有忠恕之学、刑杀之学、阴阳之学、牵机之学、兵家之学、纵横之学、兼爱非攻之学数不胜数,难分伯仲。虽然它们争奇斗艳,辩论不休,但无论各派学说有多么大的区别,有一点总是统一的,那便是:

在天下士人心中,所有人都在汲汲渴求寻找到一贴治世良药,以解天下弊病,也解天下不休的纷争;解这迷茫的世道;解这芸芸黔首之苦;解这天地鬼神之怨。

南宫之奇又怎会不懂呢?

郦壬臣的话触动了他,他热切地望着她,明白她确实全然了解了自己的思想。于是他站了起来,慢慢走出中厅,这一举动引得郦壬臣和驿馆小厮也跟着起身,只见他迈下台阶,立于雪中,说道:

在下斗胆一问诸君,可有人知道,在下为何将自己的学问取名做名实之学?又为何拘泥于诡辩之说呢?

他并没有指望院中人有谁站出来回答,于是他转身问郦壬臣:郦生,这个问题,你又如何看呢?

通过刚才的几轮对问,南宫之奇完全相信郦壬臣足够能回答这个问题。有些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听起来更有公信力。

郦壬臣走上前一步,略作思索,答道:

名、实二字,互为抵触,又相与为一。学生当年读到《南宫子》一书时,便想,何为名,何为实?何为表,何为里?何为真,何为假?何为乱,何为治?如果连这些都不曾辨明,那又何谈辨明诸国之弊病呢?大家都说您的学问无法经世致用,其实名实论恰恰是经世致用的一环啊。

您执意强调名实之辩,并非溺于诡辩,意在拨浊反清,推本溯源,立根据于源头,正万物之名实。学生常想,概欲善其事,必求名实相符,名实不符,事未有能成者!正所谓名实不辨,何以辨天下兴亡哉?愿诸君深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