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壬臣默默想了片刻,眺望远处的泥泞平原,说道:此事以后再说,我想到上游去再看看。
王莹惊讶道:这种境地,你还要看啊?
郦壬臣点点头,道:这便是我想说的第三点了,彭城治水,取法不当。
王莹不解道:怎么个取法不当了?不是年年都这样干吗?加固堤坝,清理淤泥,疏通河流,如此三条,有什么不对?
郦壬臣道:往年是因为水势不大,用此法治理能见成效,但今年洪汛弥漫,更甚于往年,自然要变个法子了。
王莹问:变个什么法子?
郦壬臣道:你先带我去上游看看。
好吧。
哦,还有,郦壬臣转身问那功曹:你们这里大半区域已经被泥沙覆盖,黔首们如何出行?
功曹道:用石块填出道路来,步行往来。
那着实不方便。郦壬臣想了想,道:我自小在齐国长大,齐国毗邻江河,年年都要治理水患,因此齐国人在这方面比较熟悉,在泥沼多的地方,齐国百姓以橇车代步,便利又省时,你们这里能否找出几个会做橇车的工匠来?
工曹面露难色,说:那可是从未见过东西,彭城府曹里没有干这个的匠人。
王莹这时候插话道:若府曹里没有,便去民间寻,我在齐国时也见过那东西,橇车并不难做,万一在汉国还有未失传的匠人呢?即刻寻来!
工曹于是只好领命去了。
剩下一行人慢慢朝上游挪动,走了一阵子,人人都是满脚的泥。
足足两日后,她们才终于回来了,来不及休整,王莹立即去找大啬夫,凑齐彭城大大小小的官吏们,开始组织集议。
集议的主题也很鲜明:郦壬臣想出法子了!
大啬夫将自己的官邸院子让出来,搭了个草台架子,挂上兽皮做的水利地图,郦壬臣便向众人讲述这几日的心得:
望都水从山麓而下,水流湍急,汹涌澎湃,汇到彭城时,水势趋缓,水流减速,今年的水势浩大,上游水携带大量的泥沙在此处沉积下来,使得洪水流经平原时,难以疏导,虽然多次清理淤泥,仍然难以除水患。此为彭城洪汛难治之根本。
她一面讲,众人频频点头。
人群中的水槽吏苦恼道:既然古法不可再用,要寻新法,可我们向来是照古法疏浚水患的,哪里还有新法?难道要上报沣都,请王上派少府大匠亲自来规划吗?这又得耽误多少功夫?
不必请动少府大夫,鄙人有一法,与诸君集议。郦壬臣拿起一支毛笔,在那地图上边画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