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第620章 上沪肝炎(1 / 2)

前者,救灾抗疫,指的是上沪A型肝炎大流行。去年12月,即有征兆,1月初爆发,迄今已有十多万人感染。

本次肝炎起因是去年政府疏通长江航道,在启东江段,意外发现一处毛钳富集区。

随后,大量野生毛钳,涌入上海菜市,水产局、食监所都未能有效阻止。未经检测,自无法发现,该江段的毛钳受粪便污染,携带有肝炎病毒。

上沪市民又喜欢生食毛钳,很快发生痢疾流行,继而爆发肝炎流行。十多万人的感染,短时间内,引起民众恐慌。

医疗系统瘫痪,药物紧缺,人手紧缺上沪肝炎流行,是改开后,国内首次发生在大型城市,大规模的传染病灾害。上沪领导承受重压,在民众职责下,调集物资,发动捐款,修建临时病房。

几乎,历次流行病灾害会碰上的麻烦,88年肝炎都碰上,历次流行病灾害的解决方案,几乎都有借鉴88肝炎的经验。

连“板蓝根”抗病毒的说法,都是从88年开始。从事后复盘来看,负责卫生防疫的谢副市长,表现突出,建立国内首套防疫应激制度。

但药物紧缺,令上沪陷入动荡,整个南方都在帮上沪筹药。吴湘代表深城政府,早已同港岛爱国企业打过招呼,筹集了一批“拉米夫定”和二十多类医疗物资,通过航运送往上沪。

这件事,老忠肯定是下大气了,却没和竞选活动联系起来。仔细一琢磨,还真是大有可为。

因为,每逢国内发生灾害,港岛市民都会踊跃捐款。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似乎写入华人骨子里。

叫港人出命,冇可能,叫港人出钱,那冇问题啦!

91年华东水灾,港岛民间筹款高达6亿港元,社会各界人士都奔走募资,连港府都在华人舆论声中,掏出五千万救灾。

把媒体口舌用起来,制造舆论,带四位议员出来,倾力助国,肯定会搏得不少选票,从而胜选。

集体事件拉动的选票,也远比利用社团更多,可以撬动不少社团外的人士投票。此事,又能拉票,又能促统,可谓双赢。

只要做好防止贪污,避免丑闻,更是绝佳。

若能揪出几个蛀虫,连带筹神条件都可完成。在心中稍作权衡,他便立刻选定礼字运,至于信字运的“耶稣助拳”,逻辑和礼字运相通,只是路子不同,改为利用教会力量拉票。

办法很简单,找到区主教“爱德华”,堂堂圣公会的一区话事人,肯出来站台,必能让陈显宗四人胜选。

毕竟,利用宗教拉票,是民主制度的老玩法。大多数欧美国家的教会,都是拿选票来兑现政治价值。

港岛的圣公会,则是港府议员的铁票仓,专门帮鬼佬代言人和“委任议员”做事。只是随着华人力量日渐强大,票仓渐渐不够用。唯有在港岛,油尖旺几个油水区,可以推议员上台,其余的新市镇,信徒虽多,却被社团,宗族分票,没有决定权,干脆罢选,成为华资外的沉默票仓。

要能开启教会票仓,迭加社团票,拿下四区席位不成问题。但签文上“洗礼入会”四个字,格外刺眼。

明明是来拜关公的,怎么能信稣哥去了?

他不取也!

众人拜完关帝后,来到茶室休息。

陈显宗浅尝口热茶,神情殷切,迫不及待的说道:“尹生,当选不是口头说说。根据计算,我在黄大仙区的支持率,已落后林安泉百分之二十三,想要追上去,得靠有力人士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