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镇子中心也没看到周围有什么温室,询问了一家花店后才知道原来温室在镇子外面,走五分钟就能看到一个漂亮的玻璃花房。
终于,一座装饰着白色铁艺的玻璃花房出现在二人眼前。
一对亲昵的学生情侣正站在花房前,斯克内尔记得他们刚才也在公交车上。
走近时听到这对情侣正在讨论有关玫瑰茄的事,于是斯克内尔和莱德上前打了招呼。
交谈中得知原来两人同是生物学学生,而他们正在进行有关玫瑰茄色素的研究,他们也因此认识这里专门种植玫瑰茄这种热带植物的温室主人,这次来也是为了与课题有关的事。
斯克内尔和莱德表示他们也是为了玫瑰茄从伦敦找来这里,并希望能见到这里的主人讨论有关玫瑰茄的事,然后得到这对情侣的热情介绍。
终于,他们在一个种满玫瑰茄的花房里见到了鲁尼女士。
艾莉森鲁尼留着一头金色的柔顺长发,年纪约莫四十岁,即使是张扬的红色花萼也无法压住她半分资貌,她有着比鲜花更自信的气质,同时也如白色丝绒花瓣般温柔。
互相介绍后才得知鲁尼是她原本的姓氏,之前留在电话黄页上的是丈夫的姓古宾森,他们已经在不久前离婚了。
斯克内尔和莱德向鲁尼表达了此行的目的。
他们想找到当初在本地报纸上刊登爆炸性新闻的roselle问一些事情,也许那人和这个约克附近唯一的花房有关,也许鲁尼能向他们提供一些有关的线索。
不过他们也做好了得不到任何情报的准备,因为花房和那人的关联实在牵强。
“即使没有信息也没关系,反而我们对仅仅为此来叨扰您感到抱歉。”
“等等,如果你们是在找一个作者的话,我可能认识一个有关的人。”
作者有话说】
头一晚的斯克内尔:怎么没有困意,明天起不来怎么办。
然后很晚才睡着
第16章 知晓
她过去和将来都不会是谁的附庸
以下是艾莉森鲁尼的口述,关于她和r先生的故事。
1936年,艾莉森出生于英属印度一个英国军官家庭,不久后弟弟出生,他们一家四口住在一座种满玫瑰茄的漂亮院子里。
然而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被战争毁于一旦。
1944年,八岁的艾莉森和母亲、弟弟被日军俘虏,一起被关在某个无名小岛上的集中营中。
她并不想再回忆在那里度过的日子,你能想象任何可怕的事都不为过,没有人想问一个八岁的孩子在那里经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