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九部,研究院复印机研究所。
原先复印机的研究是在军械研究所的。
如今复印机已经做出来,而且还要进行后续研发,再挂靠在军械研究所就不合适了。
正好杨小涛也有意培养徐鹏程,让其继续改进复印机,同时研究打印机,便有了现在的复印机研究所。
此刻,刚成立的复印机研究所中,众人云集。
与会的人员除了杨小涛跟老洪两名领导,还有研究院的院长叶老、副院长韩三凤以及束兴北、王灿等人。
而作为主角的自然是刘向东、徐鹏程带领的军械研究所全体研究员。
不过,现在两人要分家了。
分家后的机械研究所一部分跟着徐鹏程前往复印机研究所,剩下的人继续原先的研究。
至于缺少的人员,杨小涛也答应补全。
来年的大学生会优先照顾。
新成立的复印机研究所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摸索出复印机加工组装的生产工艺,如何更快的组装生产复印机。
这也是九部各部非常关注的。
毕竟就那么一台复印机,根本不够九部用的。
按照后勤人员的统计,单单总部这里,最少就需要三台复印机,如此才能满足日常办公需要。
当然,这里面的成本也会增加不少。
杨小涛跟所有领导讲话前一样,轻咳两声后这才说道,“同志们!”
“‘拾光’复印机研发出来后,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验,已经获得了上级领导的支持,这也将是我们国内突破性的创新…”
啪啪啪杨小涛简单说了十分钟,主要负责给众人画大饼。
同时也将老洪负责复印机生产工作的事情宣示一下。
对此,老洪深表无奈。
用杨小涛的话来说,杨佑宁他们四大金刚忙不过来,剩下就他们两个了。
他还要负责研究院的事情,都快年末了,直升飞机跟机床的设计图都没做出来,哪有时间干别的?
总不能让老梁来吧。
没办法,老洪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听杨小涛说完情况后,下方刘向东、徐鹏程几人都是激动不已。
没有什么比自己研究出来的东西被认可更加鼓舞人心的了。
而且这研究出来的东西,不仅仅是荣誉,更是切身的利益。
杨小涛说完,随后老洪也说了几句。
等两人说完,这会议也算是结束。
杨小涛便起身离开,叶老等人祝贺一番也跟着离去。
屋子里就剩下老洪跟徐鹏程几人。
“徐所长,复印机的生产要尽快投产,需要哪些部门合作,你给我个清单!”
老洪说完,徐鹏程立马就将准备好的清单递给老洪。
对此,老洪也不意外。
工作做到前头去,这在九部已经是优良传统了!
否则什么事都让领导催着干,哪个领导会喜欢?
“洪主任,这是我们生产复印机的具体要求。”
“一些材料部件需要采购,当然上面的要求也都标明。”
“此外这是人员的分配安排…”
徐鹏程认真说着。
当然,这份资料是刘向东帮着做出来的。
他就是个技术宅,自从听杨小涛的建议修改墨盒后,就一头扎进去,其他事情知道的不多。
于是就厚着脸皮找了刘向东,让他帮忙列份清单。
可刘向东自己也是一堆事啊,红外夜视仪的改进工作也要继续,还得去工厂看下情况。
尤其是最近,国外对夜视仪的采购订单可是多了不少。
后勤处那里可是传来消息,一直催促呢。
只是徐鹏程求到这了,刘向东便将先前研究复印机的工厂随意写了下,反正这些工厂都有加工经验,要不怕出岔子。
“好,很好!”
老洪欣慰的点着头。
可心里却是想起杨小涛的叮嘱来。
这次复印机的部件很大部分都不是九部下属工厂生产的。
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后勤处所辖的工厂。
若是按照以往的作风,九部可能会收编这些工厂。
只是经过电子厂这件事后,杨小涛就开始整顿九部的工厂。
同时,对收编工厂的事情更加慎重。
于是就提出另一种办法。
就是‘竞标’!
不再将生产任务限制于九部内部工厂,而是面向全国,提出生产要求后,谁有那个本事,谁能做的更好,就用哪一家的。
当然,杨小涛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加强跟各个部门的合作。
也算是将利益让出去一部分。
同时可以帮助有实力的工厂发展起来。
毕竟未来不是一家独大就能撑起大梁的。
对此,老洪只能说,一切以杨小涛的要求为准。
当然,他不知道杨小涛有这想法还是被自己家老丈人逼的。
只是最后将可选择的目标从七机部扩展到全国而已。
老洪将报告看了一遍,随后放在一旁,语气严肃的说道,“徐所长,这份文件不错,基本上囊括了大部分的生产工厂。”
“但我觉得,咱们还可以做的更好。”
徐鹏程没反应过来,然后就听老洪继续说道,“我的意见是将同一个要求的任务发给多个具备资质的工厂,精益求精,哪个做的好,我们就用哪个。”
“你觉得怎样?”
徐鹏程立马明白老洪的意思,心里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说道,“那这样最好了。”
“我没意见。”
在他看来,只要做出来的复印机足够好就行。
至于谁来做,跟他没啥关系。
“那就这样吧。”
“就按照这个清单要求来,回头我让人发个通告,将这上面的要求给相关部门,工厂发任务!”
“谁要是能够做出来,做的更好,咱们就选谁。”
徐鹏程没有意见,“领导,您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干。”
“您放心,我们一定不会拖后腿的。”
老洪拍拍徐鹏程的肩膀,“徐鹏程同志,还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