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后,放榜日。!
国奥数队拿到官方发送的成绩排名榜后,欢呼雀跃。
六位队员的分数是:
沈42+1、吕丘建33、杨锐33、周雨安32、于磊30、鲁林28。
国奥数队总分:198
其除了28分的鲁林获得银牌,其余五位队员全部获得个人金牌。
国队的198是团队最高分,俄罗斯、美国以192、185排名第二、第三。
“哇喔!冠军!”
“我们是冠军!”
国队的小伙子们击掌相庆,气氛欢乐。
“沈,厉害了,最高分。”
“沈,你的42+1是什么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对啊,我也纳闷,要么42,要么43,这42+1是什么鬼?魔群?从我们队的总分计算来看,应该是给我算了42分,括号里的+1是备注吧?”沈也是一脸茫然。
“不管如何,沈你肯定是金牌第一名,恭喜你!”
“要是沈你拿不到满分,我们很有可能输给俄罗斯。”
“沈大佬我给你跪了。”
各队员纷纷对沈表示膜拜,i赛场拿满分确实不易。
“这个团队冠军是大家共同努力争取来的,光我一个人拿满分也没用。总而言之我爱你们,老哥,你们都很稳。”沈快乐的笑了。
当天午,颁奖仪式在伦敦南岸大学大礼堂进行。
国奥数队六位队员身着统一西装,领取了象征最高荣誉的团队金杯。
咔嚓咔嚓。
记者们在台下拍照,大多是英国本地记者,其次是美国和国记者。
一些速报随即被记者们发了出去。
“国奥数队以198分夺得国际奥数竞赛团队冠军!恭喜国奥数队卫冕成功!”—这是版的速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国际奥数竞赛,团队冠军国,亚军俄罗斯,季军美国。”---这是西方媒体的速报。
速报非常简洁,简单明了陈述客观事实。
实际不管是国人还是西方人,都非常重视数学。
国的学科竞赛不止数学一门,但竞赛种类最多、最受重视的是数学。
在西方国家,数学不仅是一门重要学科,也是一种主要的化力量。
i自然是倍受西方媒体关注的,团队冠军很重要,个人排名或许更重要,数学这门学科不需要什么仪器设备高端实验室,大多数时候靠天才的个人能力推动向前发展。
国队领完团队冠军奖项后回到观众席。
团队冠军奖杯只有一尊,团队冠军金牌一人一块。
沈欣赏着手的团队金牌,圆圆的,闪闪的,挺好看的。
系统提示:“恭喜宿主获得新成,国际奥数竞赛团队冠军!奖励学霸积分15000点,乘以数学主天赋系数2,实际奖励值为3万点学霸积分。结余59873点学霸积分,请宿主确认。”
“系统君,你潜水好几天了,一露面给我惊喜呀。”沈攒到了近6万点学霸积分,可以直接升级数学指标为6级。5级升6级需要5万点学霸积分。
接下来俄罗斯队和美国队台领取团队亚军、季军奖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有请《数学年刊》主编马尔韦斯先生、《数学学报》主编贝尔先生为个人铜牌获得者颁奖。”
马尔韦斯先生和贝尔先生或许不出名,但他俩主编的数学专业刊物《数学年刊》、《数学学报》在数学界如雷贯耳,是全球最顶尖最权威的数学刊物。
马尔韦斯先生和贝尔先生给个人铜牌获得者颁奖完毕,接下来由英国皇家学会秘书长和克雷研究所的所长为个人银牌获得者颁奖。
英国皇家学会是世界历史最悠久的科学学会,克雷研究所于2000年设立了七个千年难题,破解一个奖励一百万美元。这两个机构都是名声在外。
最后,由怀尔斯爵士、高尔斯爵士、博切尔兹爵士为个人金牌获得者颁奖。
毕竟本届i在英国举办,三位爵士全都是菲奖得主,由他们颁出个人金牌再合适不过。
虽然英国国民的整体数学水平不咋地,但这个国家拥有三位活着的菲奖得主,英国的数学地位在国际并不低,实际还很高。
沈再次台领取个人金牌,怀尔斯为他挂金牌。
“孩子,我们又见面了,我对你印象深刻。”怀尔斯笑着对沈说到。
沈激动的说不出话来,干脆不说话。
i的个人金牌是官方颁出的个人最高奖项,金牌得主当然不止一位,这届的金牌线是30分,光国队有五人获得个人金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42分或者30分的选手都可以拿到个人金牌,官方给的最高荣誉是金牌,但民间会对金牌选手的分数做一个排名,排名最高的那位俗称金牌第一名。
金牌得主们一合影,台下记者的相机咔咔声呈几何倍数增长。
“我国奥数选手沈、吕丘建、杨锐、周雨安、于磊荣获个人金牌,祝贺五位小伙子们!他们分别来自南港二、华师大一附、衡水学、人大附、北大附,其沈同学以42+1的个人分数排名第一!”—qq新闻。
“我市二沈同学勇夺国际奥数金牌,真学霸闪耀国际赛场!”---南港新闻。
地方性质的南港新闻没派记者去英国,他们转载了qq新闻关于i的报道。
“热烈祝贺我校沈同学勇夺国际奥数金牌,奥数最强名校南港二再创辉煌!”---这是条微博,博主是“南港二”,也是沈他们高的官微。
“沈同学是强大的。南港二奥数最强名校?存疑。”---“华师大一附”@了“南港二”。
衡水学:“存疑。”
人大附:“存疑。”
北大附:“存疑。”
首都四:“存疑。”他们四是真正的名校,但这次四没人入选奥数国家队,凑凑热闹总可以吧。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么一闹一转一哔哔,南港二官微的粉丝数量瞬间翻倍翻倍再翻倍。原先这个官微200多粉丝,基本都是校内职工和学生家长,几分钟内他们的粉丝数量过千,吃瓜群众越聚越多,并呈不断增长趋势。格林尼治时间午,差不多是国时间晚八九点,正是吃瓜的黄金时间。
南港二官微被几位高界大佬集火,他不敢继续拉仇恨,瑟瑟发抖不说话。
在这危急时刻,一位叫pku的博主站了出来,默默的给南港二官微点了个赞,发了个鼓励支持的表情。
紧接着thu拍马杀到,留下三个竖起的大拇指表情。
高界的大佬们不做声了,事态得以控制。
英国颁奖现场,沈第三次台领奖,同时台的还有俄罗斯选手彼得-波拉斯德拉夫斯基。
沈收获了一个特别奖项---i创新奖。他42+1总分的42属于满分,1属于创新。
彼得-波拉斯德拉夫斯基收获了“i历史最佳选手奖”,他追平了罗马尼亚选手马诺勒斯库三届参加i、三届获得满分的纪录。这个奖项一共颁出过两次,这是第二次。
沈和彼得-波拉斯德拉夫斯基并列本届i金牌第一名,他们均拿到满分。
二人握手、合影,全场记者的目光都聚集在俄两位天才少年身。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沈和俄罗斯选手彼得握手,这金发帅哥厉害了,连续三届满分,追平i历史纪录。
两人无法使用一种双方都精通的语言交流,划一下手势,拥抱一下,各自走开。
最后,评委组组长怀尔斯做了简洁的总结性发言,本届i圆满闭幕。
“沈你好,我是qq新闻的驻英记者,能采访你几句吗?”一位国记者找到沈,想做个简单的采访。
“不是直播呀。”沈发现只有这位记者小姐姐一人,没见到摄影老师。
“我们一般不直播i,以图片+字的报道稿件为主。”女记者解释到,然后开启录音笔,问到:“首先恭喜你沈在一届i连拿三个奖项,创了国选手的纪录,那么你的总分42+1有什么背后的故事?”
“这个我解释一下。”沈说到,“实际金牌第一名共有四人,包括我在内,都是42分的满分。评委组长怀尔斯教授之所以给了我42+1而不是43,因为这个+1它不计入个人有效分数,我额外领取的创新奖是意外收获。”
沈展示他的额外奖励,一本证书,一本书。
证书是创新奖证书,怪的是这本书,它的封面没有作者姓名,也没有出版社信息,只有一个书名《》。
翻到书的扉页,沈指着一个签名“”说到:“这书名翻成应该叫《美丽语言》,市面买不到的,因为它压根没出版。这是怀尔斯教授自费印的书,他送给了我做为创新奖的奖励。我喜欢这份礼物,回家后会好好研读。”
女记者脖子挂着相机,她给沈拍照,然后问到:“最后一个问题,你有心仪的大学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小姐姐你猜?”
“哈?”
“其实我也考虑了很久,现在终于有了个大致的方向,本科我决定在国内读,今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去国外大学继续深造。”
“那祝你心想事成。”
采访结束,沈随队回到酒店收拾行李,准备回国。
系统提示:“恭喜宿主获得新成,国际奥数竞赛个人排名第一!奖励学霸积分15000点,乘以数学主天赋系数2,实际奖励值为3万点学霸积分。结余89873点学霸积分,请宿主确认。”
不管是现实还是系统里,沈通过这届i都收获了不少,有金牌,有荣誉,还有学霸积分。
他见识到了一些特别的人,开拓了眼界,总而言之不虚此行。
7月最后一天,国奥数队乘机离开伦敦,回国。
飞机,沈拿出5万点学霸积分升级数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系统:“恭喜宿主数学升为6级,宿主在数学领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判断力、推导力等指标较一级显著提升。”
宿主,沈
年龄,17
数学6级0/15万
物理1级0/1000
化学1级0/1000
生物1级0/1000
语1级0/1000
英语1级0/1000
历史1级0/1000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政治1级0/1000
地理1级0/1000
体育1级0/1000
结余学霸积分:39873点
6级升7级需要15万点学霸积分,越往后升级所需的学霸积分越多,呈非线性增长趋势。
沈6级的数学水平对应高数学没有任何问题,大学里的学霸估计才有可能干过他。
其实在英国的时候,沈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那是语言问题。
出了国才知道掌握一门外语多么重要。
只会说“你好我好谢谢啊大哥”,跟个傻子似的。
这要碰巧邂逅好看的外国妹子,无法跟人家深入交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还有是,怀尔斯教授写的这本书是全英的,看都看不懂。
小小投资一把,沈拿出1000点学霸积分砸英语,将英语砸到2级。
系统:“恭喜宿主英语升级为2级,宿主对英语的感知力较一等级显著提升。”
沈:“数学你给我强化那么多能力指标,英语强化一个感知力?”
系统:“是的。”
沈:“不是。”
系统:“理科和语言学是不同的范畴,请不要混为一谈。英语0级升1级的时候我提示过你了。”
当时好像是提示过,但沈没留意,几个月前他的精力全放在数学。
现在i已结束,沈腾出精力可以关照一下其他学科。
呜呜呜,飞机一路向东飞行,抵达国首都机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没出首都机场直接转国内航班,沈于8月1日早抵达南港市。
沈志山、范云霞夫妻俩开车来机场接儿子。
沈六月底去省队集训,然后去首都参加全国赛、入选国家集训队,去英国打国际赛,在此期间父子俩在首都见过一次面,沈和他老妈一个多月没见面。
“妈啊,我想死你了!”
“我也想你啊儿子!”
母子二人抱抱,沈志山拎着沈的行李去停车场。
不多久,一家三口坐车回家。
“沈你这下可出名了,国际奥数冠军,你知道吗,我这几天手机都被打爆了,去充了1千块钱话费。”沈志山嘴抱怨话费太贵,脸写着骄傲自豪。
“这是实情,沈你新闻了,qq新闻有你的专访,国top10的大学全都找过你爸。”范云霞说到,她同样自豪。
“沈,你想去哪所大学?”沈志山、范云霞二人同时问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给我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我告诉你们答案。”沈没有立即说出答案,但他说这句话的态度很坚决。
范云霞问到:“哦?这一个月你准备干嘛?”
“练功?”
“练什么功?”
“神功。”
“别乱来啊沈,你好不容易出了点成绩,老实点行吗?”
回家之后,沈志山发现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沈所谓的修炼神功,其实是学英语。
英语字典不离手,耳机里放着马丁路德金的“-,朴树许巍的歌不听了,改听roon5和诺拉琼斯,《权力的游戏》又看了一遍,这次的版本没有字幕只有英字幕……在2级英语感知力的支撑下,沈的英语实战水平大幅提升,他开始怀尔斯写的书《美丽语言》。
说实在的,怀尔斯的笔不咋地,也是能把话讲清楚这种字表达水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但这本书里的干货满满,属于怀尔斯的自传+数学论结合体的性质。
怀尔斯说他出生在一个学术家庭,父亲是大学教授。
他从10岁起开始研究费马大定理,研究了30年终于完成证明。
他说数学依靠天才,但天才身边必然有良师益友,思想的碰撞产生伟大的成果。
他在学术最感谢的人是他的导师科茨,这位博学的导师指导他证明了复数乘法的椭圆曲线,使他鼓足勇气向费马大定理发起总攻,最终荣获菲尔兹奖……所以数学是最美丽的语言。全书完
看完怀尔斯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对数学的真知灼见,沈于9月1日开学前一天做出决定。
本科去北大,研究生以后再说。
北大名字没清华好听,但他们的数学专业国内第一,思想的碰撞产生伟大的成果。
“北大还行,这不是梗而是真实情况,你别笑啊老爸,严肃点行吗?我决定了,和北大签约。”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沈最终决定和北大签约,他还在英国的时候,北大已主动联系他爸。
做为沈的合法监护人,社会经验丰富的沈志山全权处理签约事宜。
签约这事不用沈操心,他爸天天跟三教九流的人签合约,是个老司机。
9月1日,南港二新学期开学,沈成为了一名高三学生。
回校了,太好了,这种感觉太美妙了。
学霸不**,如锦衣夜行。
因为语言障碍,沈在英国没装过几个圆润的逼,是做题考试,考试做题,一下子拿了三个国际奖,真的好无聊。
回家了不存在语言障碍,真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沈推着自行车进入校门,把车放在停车棚。
旁边一个男生刚锁好车,他忽然间发现沈,非常惊讶:“沈大佬,你居然亲自骑车学!”
沈扭头一瞅:“哟,霍家,早啊。自行车的无人驾驶技术尚未成熟、普及,我当然亲自骑车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霍家跟沈一个年级,他俩是校数竞队的队友。
“沈大佬,你的传已经传播到全校每一个角落,你是国际奥数冠军,你保送到北大,你在国决的天秀解答我每天都在膜拜。不,你不应该亲自骑车学,这和你的身份不符!请不要这么委屈自己,沈大佬!”霍家特别激动的说到,说完跑,眼有泪,他被他自己感动到了。
没有一点点防备,沈的表情是这样的,+_+
霍家这小子二病尚未痊愈,不用理他,沈调整一下心态,步行前往教学楼。
从停车棚去往教学楼的一两百米路程,沈觉得画风不对。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学生,老师,学校职工,大凡见到沈的人,都对他行注目礼。
沈有点不适应,他假装什么都没看见的来到教学楼,楼,去高三2班。
沈一进教室,哗,全班沸腾了。
早自习的秩序瞬间崩塌。
“沈大佬,楼辛苦了,请喝饮料,刚买的冰可乐。”沈座位前面的男生递来可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沈大佬,请吃零食,你最爱的小熊饼干。”沈后面的男生递来小熊饼干。
沈猝不及防:“你们都疯了吧?”
“不,我们很正常,沈大佬你为国争光,勇夺国际奥数冠军,保送北大,是国高界数学第一人,是我们二的骄傲!为你做任何事情都是值得的!”
“沈太帅了。”
“非常的吊。”
“棒棒哒!”
全班同学陷入疯狂,他们两个多月没见过沈了,他们通过络和口口相传了解到沈的种种传。
沈无语问苍天:“奥数冠军可以横行霸道?”
“是的!”
沈索然无味:“成绩好能为所欲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必须的!”
沈怒斥一声:“庸俗!”
“是这么庸俗!”
沈欲哭无泪:“不要这样啊,同学们,你们一个个都这样,我还怎么**呀!”
“你还用得着强行**?心里没点逼数吗沈大佬?”
沈:“……”
乱了,全都乱了,沈非常凌乱:“不,这不该是我们2班的风气,我走错教室了吧?变了,你们都变了。”
直到课铃声响起,教室才恢复正常的秩序。
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疯狂,如说同桌陈晓婷,她当然很佩服沈,却也能保持理智:“总而言之沈你很厉害,是真学霸。你的暑假跟我们过的不一样,你要理解,我们现在是高三学生,成绩至,现阶段是敏感期,你懂的。”
“说的也是。”沈想一想也明白了,他回头看了最后一排座位:“徐锐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参加田径赛去了吧。”陈晓婷说到。
“哦,他在微信说过,我给忘了。”沈点点头,拿出语课本,第一节是语课,语老师走进了教室。
其实沈现在已经不需要学语了,除了数学,他不用学任何科目,因为他铁定保送到北大,不用参加高考统考。
这也带来一个问题,接下来的一年该如何度过。
北大的签约细则,沈是知道的。
今年的11月以及明年的三四月份,沈会去北大参加秋季营和春季营,这种训练营可以理解为让保送生提前接受北大的教育,熟悉北大的环境,培养感情。
沈选的是北大数学系,读大学之后,除了数学之外,顶多再学个物理、英语行了,北大数系课程是这么设置的。至于马哲、毛概这些公共课,随便走走过场了,拿到学分ok不用花太多精力。
沈之所以坚持学习语,是因为作为一个国人,语不能太差。
再说不学习也没事情做呀,好无聊好空虚的。
天天搞数学搞久了会产生疲倦感,学学其他科目当是调剂大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既然要学,那认真的学,其实沈早想介入物理领域了,不管是全省赛对开普勒定律的作图解释,还是刘干事给他出的描述物体运动的题目,都和物理学紧密相关。
和数学交叉最频繁的学科是物理学,数学搞到后期不懂物理是不可能的。
而物理向前发展又必须依靠数学,数学千年难题的“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是这么个情况。
杨振宁先生和米尔斯先生曾联合提出一个假设:对任何紧的、单的规范群,四维欧几里得空间的杨-米尔斯方程组有一个预测的质量缺口的解。
但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自认为数学水平有限,无法求出这个解,所以杨振宁先生和米尔斯先生拜托全世界的数学家帮忙求解。
这个数学千年难题由此而来,至今没有一位数学家能解出方程。
此案例深刻说明物理的发展离不开数学,能解释或者阐述物理的语言只有数学。
反之,用数学去解释或者阐述物理,同样要求数学家们具备深厚的物理知识。
迟早都是要深入物理领域的,沈决定先试试水,数学6级了,物理砸到3级看看是个什么实战水平。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恭喜宿主物理升级为2级,宿主在物理领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判断力、推导力等指标较一级显著提升,并享受来自数学的真实加成。扣除1000点学霸积分,结余37873点学霸积分。”
“恭喜宿主物理升级为3级,宿主在物理领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判断力、推导力等指标较一级显著提升,并享受来自数学的真实加成。扣除3000点学霸积分,结余34873点学霸积分。”
沈拿出4000点学霸积分连续砸物理,将物理升为3级。
半年来,根据升级数学的亲身体验,沈对系统设定的等级映射在实战的表现,有越来越深的理解。
0级那是个辣鸡,但不代表白痴,这是沈的起始点,学渣,考试经常挂科。
1级映射在实战是班里的平均水平,不足下有余的不溜。
2级可以在班里甚至年级里称王称霸,属于最初级的学霸。
3级是进阶学霸,可以去省里市里参加学科竞赛。
4级是接近职业级的学霸,在全国赛场也能取得不错成绩。
5级,职业级,这种水平可以去打国际赛。
6级,进阶的职业选手,映射在实战能取得怎样成有待进一步考察,沈的数学刚升到6级,需要时间验证实战效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6级的数学,3级的物理,2级的英语,其他科目都是1级。想了想,沈将化学、生物、语、体育等四门科目升到2级。
历史、地理、政治不管了,1级1级吧,这三门课程在理科班高三阶段已被取消。
宿主,沈
年龄,17
数学6级0/15万
物理3级0/5000
化学2级0/3000
生物2级0/3000
语2级0/3000
英语2级0/3000
体育2级0/3000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历史1级0/1000
地理1级0/1000
政治1级0/1000
结余学霸积分:30873点
经过适当的普调,沈的学科矩阵层次分明,主天赋数学大佬扛在最前,数学对理化生有一定的真实加成,必须保证数学的核心领导地位及最高等级。
理化生三门科目,沈欲最早介入物理,所以物理先升到3级。
化学、生物、语、英语保持2级水准,在班级年级形成压制。毕竟是国际奥数冠军,沈的其他学科若被班里同学压制,谈何大佬?体育是较特殊的科目,暂且不表。
语课结束后,紧接着是物理课。
“高物理嘛,无非是两个主要板块,力学和电磁学,问题不大。”
沈翻阅物理课本,高物理的力学无非是牛顿动力学与能量动量,电磁学这部分要稍微麻烦点,包含电学、磁学,其电学、磁学又细分为很多分支,库伦定律、欧姆定律、安培力、洛伦兹力、楞次定律等等等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相于抽象的数学公式、定理、推论,沈觉得物理学的诸多定律要简单具体多了,至少人家洛伦兹还画了个图表示一下磁场、电荷什么的,以便读者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良心。
哼,拉格朗日、阿贝尔、费马这群人谁特么跟你画图啊,特别是费马,他连字都懒得多写几个,你爱看看,看不懂拉倒。怀尔斯教授从10岁起开始搞费马,搞了整整30年才搞定这个法国抽象派的大佬,人类一生能有几个三十年?
“同学们,教育部调整了高考大纲,光的波粒二象性从选考变更为必考。”讲台,物理老师赵红桃说到。她是位女老师,快五十岁了较慈祥。
“根据我这么多年的学授课经验,波粒二象性可以说是高物理最难的一部分,同学们一定要跟紧我在课堂的讲解思路。如果在课堂听不懂,课下你们自己看根本是看不明白的,也抓不住重心。”赵红桃苦口婆心的说到,希望2班的学生务必认真听课。
高三了,学生压力大,老师肩的担子也不轻。
赵红桃在黑板写下一道题目:“动能为1.0ev的电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
“这……”沈好久没碰过正儿八经的物理书,他订阅的数学期刊里倒是能经常见到爱因斯坦、海森堡、薛定谔等物理学家的名字。
大凡涉及这几个人的数学论,沈基本是快速浏览不做深究,德布罗意跟他们是一伙的,高物理已经进入量子力学领域的研究了?
“这题难在对电子静能和德布罗意波的理解,我点个同学回答一下。”赵红桃的目光锁定一位学生,表情非常和蔼:“沈,我们的奥数冠军,你来做个示范吧。不用起立,你坐着说行。”
“这题确实不难……德布罗意波长……”沈在脑海知识库搜索相关的物理知识,因为物理刚升到3级,还没来得及梳,一些杂乱无章的信息以碎片化方式在沈大脑窜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量子力学……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薛定谔把妹法……谁,是谁将那猫咪囚禁在黑暗的牢笼……”沈大脑胀痛,回答的语无伦次。
全班同学愕然,赵红桃连连摆手:“沈,我要的只是一个德布罗意波长,别弄的那么复杂,用高阶段的物理知识解答行了”
“科学电磁炮,无理机关枪……对于时间的绝对值,光表现为波动……我可以给出电子的静能,e0=c2=0.512v,动能ek<e0……”沈的表情痛苦纠结,脑子疼的要命。
“沈,没事吧?”陈晓婷担心的询问。
“沈大佬这是在……渡劫飞升?”班的同学惊呆了.
“算了算了,沈,你先别答了,休息会儿。”赵红桃发现沈很不对劲。
终于,沈的大脑不再剧痛,他恢复了常态:“根据我的计算,动能为1.0ev的电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1.23n”
“回答正确。”赵红桃点点头,有点不放心的说:“沈你要身体不舒服,可以去医务室休息。”
“不好意思啊赵老师,我确实有点不舒服,可能是发烧,我去医务室吃点药。”沈站来起来,离开了高三2班教室。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沈来到医务室,找张病床躺下,他需要静静。!
短时间内将几门科目连续升级,导致他神经紊乱。
物理升到3级了,与之匹配的物理知识库需要填充、梳理,其他科目也是一样的道理,否则可能会出事情。
沈觉得有必要列出一张学习计划表,设定日程、阶段性目标,并按计划实施。
找护士拿了几张白纸和圆珠笔,沈开始规划他的下一步计划。
数学:主要的输出者,承担探索和**的使命,阶段性保底目标,高毕业前抵达lv7。可尝试往专业数学刊物投递论,刷声望及**,阶段性保底目标,高毕业前至少在国家核心刊物发表一篇数学论。需强化的数学分支为,拓扑、代数几何、高维空间的建模与计算。每日花在数学的时间不应少于6小时。
物理:第一辅助位,为数学爸爸吸收伤害,并提供双抗buff,如果表现的好,可将其等级适当提升。阶段性目标,高毕业前建立无盲区的物理知识库,需强化的物理分支……此处省略,因为太多了。每日花在物理的时间不应少于4小时。
生物与化学:生化有其独特的学术地位,这两门学科紧密交叉,是一对cp,如数学和物理是一对cp。我暂时没有想好该赋予它们怎样的定位,只能维持现状,在全校范围内做到no.1行了,不必太过高调。每日花在生化的时间不应少于3小时。
英语:对我来说它只是一门工具,却也是不得不熟练掌握的一门工具。到了我现在的数学水平,找到对胃口的版数学献越来越困难,我不可能一边操作翻译软件一边英语献,这太low了。每日花在英语的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
语:这是我的母语,我不指望成为莫言一样的诺贝尔大作家,只求达到术小城这种三四流络写手的水平已足够。每日花在语的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
体育:身体是一切学科的本钱,我绝不想拥有一颗无敌的最强大脑却瘫坐轮椅,如果这样,我宁愿回归全学科都是0级的辣鸡,至少我的体育默认等级是1级。每日花在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应少于1小时。
如此算来,我每天吃饭睡觉、洗澡冲凉、正常社交、往返移动的时间为时,这导致我只能抽出5到10分钟去关心身边的妹子。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
是的,接下来我将非常忙碌,甚至连发呆的时间都没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沈,20xx年9月1日。
……
沈完成了他的第一份学霸日志,晚回家之后,他将白纸的内容抄写到笔记簿,并将“等级”之类的特殊字眼加以密处理,随后点燃白纸,烧成灰烬。密码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沈已经自学完成。
接下来要严格按计划实施,沈不断填充各学科的知识库,每天晚饭之后坚持跑步一个小时。
斗转星移苍穹变幻。
一个月之后神的事情发生了,沈长高了两厘米,身高已达1米77,并且壮实了不少。
“看见没有,这叫越自律越开挂,我身高突破一米八零指日可待,哈哈哈,耶耶耶。”
沈结束今天的跑步锻炼回家冲凉,其实青春发育期飙身高也很正常,多锻炼飙的快一点。
这一个月平淡却不平庸,深刻而不深沉。
沈对于拓扑学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他已能给出一个三维流形,虽然它只是四维实心球的表面,但贝蒂数和挠系数等同于三维球。
这个分支即便在数学内部也属高端操作,沈已能进行最简单最基础的高端操作,他的数学知识盲区基本已不存在,接下来要做的是不断深入,这个过程或许将持续很多年。
物理学的知识库还在建立,沈恶补了大量物理资料,这门学科的繁杂程度不亚于数学,好在沈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做为支撑,物理的学习进度按计划推进,沈正在自学的是《大学物理》,这算是本科阶段理工科的必修课,北大数学系设置了这门课程。
语、英语、化学、生物的学习没有超纲,以高阶段的资料为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沈耗时一个月,完成了一篇数学论。
论的题目是《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的一些解法》。
为啥要选这个论题呢,因为沈对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这一分支最熟悉,他的第一本大学教材是高代,他最先开始深入研究的是这玩意。
这玩意有啥用呢,这篇论要解决什么问题,会带来怎样的实际运用或收益?
沈也说不清楚,他看人家数学论都是这么写的,按照标准格式结合他对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的理解,完成了这篇论。毕竟第一次写论没什么经验,依葫芦画瓢试试水吧。
过完国庆节,沈主动找到张万邦,非常忐忑的献自己的论处女作:“张老师,学生沈不才,闲来无事写了篇数学论,还请张老师过目、斧正。”
张万邦也没太过惊讶,连三维球都能给出的i冠军、数学天才少年,玩个二次元不值得大惊小怪。
张万邦接过论,先看题目,再看关键词和摘要,他一眼都没看正,问了句:“沈,你写这篇论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我在摘要里写了目的,不知写的对不对?”沈答到。
“现行的高等数学基础教材,大部分都是根据通解的结构和自由项形式,来求解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本在此方法的基础,推导出通解公式,进而代入公式可求解,为广大工科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张万邦照着沈论的摘要念了一遍,忍不住笑了:“沈,人家工科生会不会解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关你屁事?你一高生指导人家大学生做代数题,合适吗?”
“好吧,我承认绝大部分本科阶段的工科生,数学水平可能还没你沈高,但我认为没有任何一家主流数学期刊会收你的论,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张老师,那我试了啊,真试了啊。”沈心说,我花了一个月时间写出这篇论,字字良心,总不能撕碎丢垃圾桶吧。
“沈,我并不反对你写论,高数学对你来说索然无味,在数学领域你往更深入的方向发展是对的。从现在起到明年6月,你不来学校都没问题,我批准,因为你已被保送北大数学系。只是我依然不明白,你选这个微分方程题目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
“为广大工科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你摘要这么写,百分百被退稿,我也是写过论的人,你可以信我,也可以不信我。”
“摘要我可以改,那张老师你看看我的正,你觉得我这篇论能起到什么实际应用?”
正共有十几页,张万邦快速翻阅了一遍,说到:“我大体看了看,没什么毛病,论放我这里,我有空的话细看。”
“张老师你可以在我的论直接修改,麻烦你了。”沈知道修改论不是张万邦的本职工作,高三班主任的本职工作是啥大家都懂,升学率呗。
也是师生二人关系好,加沈为学校、为张万邦解决了一个北大指标,他在学校为所欲为、欺男霸女想干嘛干嘛,这有点夸张,但受些偏爱是正常的。
正如张万邦所讲,沈被保送到北大是既定事实,除非他毁约不去。
已铁定去北大的学生,不来学校也不会有人管,然而沈还是坚持每天到校,在哪看书不是看书,学校里有气氛呀。我热爱学习,你们凭什么不许我来学校读书?
沈回到高三2班的教室,又到了每天十分钟的关怀妹子时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晓婷同学,我看你最近学习劲头很足嘛,挺好。”沈翻开《大学物理》,对同桌陈晓婷说到。
“这题怎么做?”陈晓婷不废话,她知道沈留给她的时间不多,赶紧题。
“这……这种题型你又不会做了?”沈接过数学习题集一瞅,类似的几何题型他在一个月内给陈晓婷讲过三次,再讲是第四次了。
“我只怕是个傻子……”陈晓婷难为情的小声嘀咕。
“傻倒不傻,是脑筋转不过弯。”沈将数学习题集还给陈晓婷,并未给出任何讲解,又说到:“这几天我写点东西出来,基于我对高数学的理解,整理成一份大纲吧,我天天给你讲你也转不过弯,既然转不过弯那干脆死记硬背得了。但晓婷我必须提醒你,数学从来不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为了高考饮鸩止渴不值得。”
“值得,我愿试毒!沈,请毒死我吧!”陈晓婷立即表态,态度坚决。
“话说你高二下的期末考试,数学多少分?”沈没有参加期末考试,当时他在首都打数联国决。
“九十多分……”
“九十多分,哎,那我懂了,死马当活马医吧。”
“谢谢。”
对沈来说,教别人做数学题他自己做题都难,他认为理所当然的逻辑讲给陈晓婷听,她竟然听不懂,一次不懂,两次不懂,第三次还是不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学渣无法理解学霸的世界,反之亦然,学霸同样无法理解学渣的逻辑。
所以沈想要编写一版“傻瓜式死记硬背高数学解题技巧大全”,用他自己的语言,用他自己的方式。想想也蛮好玩的,沈决定这么干,17岁的年纪,该出点书面的学术成绩了。
欧拉13岁读大学,16岁获得硕士学位,17岁之前发表了数十篇数学论。
当代的陶哲轩8岁时写了本书,内容是关于用basic程序计算完全数,他在年仅13岁时获得i金牌,他保持的最低龄i金牌选手纪录至今无人打破。在国销量相当不错的一本数学辅导书籍《陶哲轩教你聪明解数学》,作者是陶哲轩,他于15岁时写完这本书。
这些数学天才学的东西可能跟咱们不一样,沈觉得自己还是落后了,再过几个月满18岁,除了拿到个i冠军,其他的一事无成。
“沈,这道排列组合的题好难哦,教教我呗。”这时班里最好看的女生颜贝贝找到沈,问数学题。
“颜贝贝,类似的排列组合题型我昨天刚给你讲过,请问你真的用心在听吗?”沈非常不高兴,也很失望,颜贝贝这种烂水平还不如陈晓婷。
颜贝贝:“忘了呗,你再教教我呀。”
沈:“憋说话,回你的位置去颜贝贝。”
“可你并没有给我讲解啊。”颜贝贝不开心。
“讲了也是白讲,你数学能考到100分以再来找我。”沈大手一挥,埋头看物理书。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我……”颜贝贝憋屈的离去,漂亮的妹子惹人怜爱,唯独沈大佬经常鄙视她,让她毫无成感,甚至觉得自己有点可怜。
“沈大佬,请吃抹茶饼干,我爸从国外带回来的,特别好吃。”沈座位前面的男生古小丹转过身,将一盒抹茶饼干放在沈桌面高高的书堆。
沈非常警惕的盯着古小丹,问到:“但是古小丹,代价是什么呢?”
古小丹将一本《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之高数学》递到沈面前,嘿嘿笑道:“这一切。”
“特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有答案的,你自己不会对答案吗古小丹?”抹茶饼干看去挺好吃,但沈必须坚守底线,拿人手软吃人嘴短。
“这题,答案给了个b,大佬你教教我,b是怎么来的?”古小丹指着一题说到。
“以古小丹你对数学的理解能力,我一两句话跟你解释不清楚。”沈将抹茶饼干和《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一同还给古小丹。
“那三四句话,五六句话,以沈大佬对数学的理解能力,总能跟我解释清楚的。”古小丹非常执着。
沈摇摇头:“这周之内,我不解答任何数学题,我累了,心累。”
沈决定立即开始构思一种男女通用的高数学解题技巧提纲,否则真有可能累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这一个礼拜我什么事都没干,除了数学。!高数学。
编写“高数学解题技巧指南提纲”的难度,我想象要高很多。
难点在于,我如何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或许这是数学老师以及辅材编写专家们擅长的领域,而不是我。
我研究了近十年的高考数学试卷,十年之前的参考意义不大。
这十份高考数学试卷,我全部在30分钟内拿到满分,但我是个失败者,因为我运用了大量高教学大纲之外的数学知识与技巧。
我尝试运用泛函分析和发散级数分析这十份高考试卷,这耗费了我13.5个小时的时间,没吃没喝,间过一次厕所,差点晕倒在马桶。
我假设高考试卷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们遵循某种我“臆想”出来的规律,我建立了它们的全体组成连通闭区域,并用发散级数的振荡级数去逼近“高考试卷函数”。
结果让我惊讶,也特别好,我提炼出了一种“通法”……其实应该算是半成品。
“通法”只是一个逻辑框架,我需要用集合、三角函数、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算法初步、数列等最基础的高数学知识去丰满它的血肉。
这份精雕细琢的工作或许将持续几个月甚至一年以。
好在选修2-3的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对称与群,以及选修4-1的矩阵与变换帮了我大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我争取在今年之内完成初稿。
所以做人要低调,不要吹牛逼,我无法在一个星期之内兑现承诺,多么痛的领悟。
这也让我更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博大精深,即便是小学数学老师,也值得我们尊敬一辈子。
而数学本身,值得我们敬畏一生。
对了,我写的论《二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的一些解法》已经投递到《数学创新报》编辑部。
原本我是想往《数学学报》这样的国家核心期刊投稿,但在张老师的建议下,我选择了《数学创新报》做为新手试炼村。
今天写到这里吧,老妈叫我吃饭了。
&年10月15日。
……
沈写完最新一篇学霸日志,去吃饭。
次日,沈来到高三2班教室,他非常抱歉的告诉同学们:“我答应你们的解题指南,在编写过程遇到了一些技术性难题,我需要一些时间,请同学们耐心等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古小丹问到:“大佬,那需要多长时间,这个月之内能搞定吗?”
沈摇摇头:“不能,最早也要到12月。”
古小丹崩溃了:“不!12月啊,高三都快读完了!”
陈晓婷有些失望,却也能理解:“沈好心帮我们,但这不是他必须履行的义务。古小丹你以为写一本数学指南那么容易?沈跟我们一样都是高三学生,又不是专门干这个的编写专家。”
沈看了陈晓婷一眼,还是我同桌理解我,古小丹这人功利心太强。
“不!沈大佬他跟我们不一样!我不求数学考满分,只求考个120以够了啊!”古小丹捶胸顿足。
“古小丹你叫个卵,再叫一声信不信我把你打成智障?”后排的徐锐怒吼一声,撸撸袖子要搞事情。
“打,徐锐你打吧,反正我离智障不远了,数学120都考不到,你打死我得了。”古小丹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徐锐杀气腾腾的走到古小丹面前:“擦,老子数学次考了37分,我说什么了吗,我有怨天尤人吗?照你这么说,我也是智障,我也得去死了?”
“徐锐你有体育特长,跟我们不一样啊!而我,什么都没有,成绩一般般,长的又不帅,身高一六五,那玩意又没你的大,我……我特么是个废物啊……”古小丹郁闷的说到。
班有些女生嘿嘿发笑,如颜贝贝。另外一些女生则尴尬的假装什么都没听见,如陈晓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不,古小丹,至少你有自知之明。”徐锐顿时不气了,他最喜欢别人夸他鸟大,特别是在女孩子面前。
徐锐不但气消了,还出谋划策:“古小丹,数学题什么的你别问沈,你的解法你听不懂,连我……当然了,我更加听不懂。你去问张老师,他是我们的数学老师,有责任帮助我们提高数学成绩。”
“得了吧,每次问张老师,他一句话,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你到底有没有认真听我讲课?滚,滚出去,把五三刷一遍再来找我!”古小丹惟妙惟肖的模仿张万邦的神态和语气,学着学着竟伤心不已,再也说不出话来。
“这样子啊,我不知道,我从没找任何老师问过题目。”徐锐无所谓的说到。
“打住打住,徐锐你跟我出来一下。”沈给徐锐使个眼色,将徐锐喊到教室外的走廊。
“干嘛?”徐锐问到。
“高三了,人家都在谈论学习,你一副吊儿郎当无所谓的样子,别这样兄弟,你能不能静下心来读几天书?”沈说到。
“读读读,读书有个鸟用。”徐锐皮肤变黑了,身体也越发强壮,他身高长到一米八七、八八,快奔一米九去了。
沈问到:“那你今后有什么打算?”
“你是我爸?管那么多干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好好好,我不管你,你爱咋地咋地吧。反正你鸟大,今后总能混出头。”
“沈你觉得你读个北大很了不起是吧?很吊是吧?”
“并没有,顺其自然而已,随缘。”
徐锐鄙视的说:“北大有什么了不起的,辣鸡,我要读清华。”
沈以为自己听错了:“哪个清华?”
徐锐:“别特么装傻,国有几个清华,北大隔壁那个,你去过的,还在那里住了几天。”
“卧槽,你疯了吧?那个清华不是交钱能的,除非你家背景超级硬,否则钱都交不出去。你家在首都有亲戚?大官?”沈心说徐锐你藏的很深啊,难怪这么吊儿郎当。
“沈,我最烦是你这种成绩好目空一切的混蛋,你要不是我兄弟,我早揍了你。”徐锐白了沈一眼,说到:“全世界允许你被保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