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像是一道寺庙的钟声,猝不及防撞上闻锦的心脏,她们有误会、有遗憾、甚至到最后闻锦连追出去的勇气都没有。
她在原地泣不成声。
横店的初冬,是冷的。
……
宋亦泠刚息影那会儿,闻锦倒经常去她的公司,那时候起步阶段,宋亦泠购置了个大ip在手里捏着,而对于早期涉足影视行业的李氏集团来说,这是一块大饼。
于是在启动这个ip时主动带着资金三顾茅庐,宋亦泠提早就和导演定下了闻锦,又让夺得戛纳影后的香港演员搭挡。
行业内外一直传的是,宋亦泠转到幕后是铁了心要捧闻锦,资源毫不吝啬往她身上砸。
因此,李氏自然是有让步。
不过共事的并不看好这个题材,放眼国内外影视业商战题材核心立意强度不够,因此预算上股东压缩了。
宋亦泠不这么想,于是内部开了一场“赌局”。
“对赌”是一种金融术语。
飘到影视行业内后都是艺人和公司之间进行,但这份内部的秘密对赌协议不知道什么时候吹到了李氏。
就这样,这部电影受资本和市场制肘,多方参与,拿票房做赌。
闻锦在之前不知道这些事情,准确来讲是在宋亦泠“赌”成功之后。
这一部华尔街金融诈骗犯玩转高端局的电影斩奖无数,饰演华裔老板的女二号和女主角闻锦斩获重量级影后奖项,一跃享誉盛名。
庆功宴上,闻锦跟着宋亦泠一起出席,不少影视公司领导也受邀参加,这种场面上,都是宋亦泠不到大家不敢敞开了玩儿。
觥筹交错下,闻锦说话也更加谨慎了些,她和宋亦泠就是捆绑式的一体。
制作单位的领导专程过来打招呼。
闻锦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那天她生期,对方满脸笑意举着杯盏夸赞了两句。
“恭喜宋总,也恭喜闻小姐,拿下最佳女主角。”
制作单位领导满脸胡须个子高瘦,量身定做的西服也显得不是很合身。
酒杯推到了闻锦面前,闻锦还没接,宋亦泠就接了过来,将她这杯酒挡了下来:“不好意思,不方便喝酒。”
对方倒是脸上有点尴尬,没说什么,半举酒杯的手抬了抬,把酒灌下了肚。
年轻气盛,未来无限,那几年是她最风光的几年,她成熟、体面,甚至一越盖住了宋亦泠的风光。都在为了名利在这个圈子下赌注的年纪,她却不受任何资本牵制,更不会成为赌桌的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