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没有假期

第229章:起底(上)(1 / 2)

刘礼豪年轻时热衷于跟人唱反调,还没入行就已经很嚣张,那时候他坚信一句话——天赋是藏不住的,有天赋的人迟早会爆发出来,只要天赋足够,怎么都能成功。

真是被这句话害惨。刘礼豪张扬着,跋扈着,结果还没来得及一展才华,就被人妥善地藏了起来,严严实实。

创作是孤独的艺术,只要一支笔一张纸就能凑齐生产资料;演员这个工种,脱离了团队则是无根之水,没办法独自成活。

演员依赖团队,尤其依赖靠谱的团队,导演、编剧、剪辑……但凡有一个环节拖了后腿,那么演员即便有影帝影后的水平,最后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观众只有在好作品里才可以发现好演员。

当刘礼豪认清这一现实的时候,职业生涯已经半废。和经纪公司闹掰以后,几声招呼,行业就已容不下他。他当然尝试过拍独立电影,不拿片酬,但最后发现,在狗屁不通的故事里卖力表演,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烂。他就算再天赋异禀,也没办法和毫无表演经验的网红女主角、大学无所事事玩了四年却觉得自己巨牛掰的导演、七拼八凑只会借鉴别人作品的平庸编剧,一起创作出一部无愧于【电影】之名的作品。为了将来有戏可拍,他甚至还得掏钱求傻比导演不要把作品到处乱发,以免彻底葬送他咸鱼翻身的微弱可能性。

因此,当听到关琛宣称不怕打压,大不了没有片约就自己制作拍电影的时候,刘礼豪嘴上拍着马屁,表示全力支持,心里却乐得看笑话。

刘礼豪潜伏在关琛周遭许久,发现关琛这人十分矛盾。

关琛在生活里谨慎无比,神经病一样能凭空想象出无数种危机,室内室外任何时候都要处于最方便逃离的位置,永远疑神疑鬼;然而一旦涉及电影,这人偏又天真得要命,觉得只要是个电影专业的人就有能力拍出好电影,只要有心,任何人都可以拍电影。简直荒谬无比。

既然关琛坚持要过家家,刘礼豪自然顺应。

这大概是关琛唯一的弱点了。

刘礼豪打定主意推波助澜,以便让现实给关琛沉痛一击,等关琛带着废物草台班子,栽完跟头茫然不知方向的时候,他就可以趁虚而入,睿智地上前指点人生方向,把关琛的天赋带去更广阔的地方,帮助关琛,也帮助自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我看过预告,你们拍短片的团队好像都是邻居……”女主持问刘礼豪。

《独居生活》目前放了两期。第一期内容展示了关琛和他的不靠谱职员们的上班日常,第二期播的是几对倒霉蛋新婚客户,还没完婚,就被关琛一一“拆散”,在片尾的预告里,其中一对倒霉蛋吵完架后,还是同意配合拍摄,把相识相恋的过程制作成短片,然后关琛就带着节目组,开始了拍摄团队的组建。

团队的成员,几乎都是来自婚庆街的街坊邻居。有从理发店来,有从美甲店来,还有的干脆就是在街上路过来看热闹的……

整个招兵买马的过程,看起来很像犯罪类电影的主角在召集团伙,主角一声召唤,配角们就热血沸腾,纷纷扔下工作、狠揍喋喋不休的老板、瞒着妻女去跟主角干大事。

“一群外行来拍电影,到底靠不靠谱啊。”

女主持说话直接,一般有槽当场就吐:“你们拆散完人家的婚礼,还让人家拍烂片,简直是二次伤害。为了节目效果,你们也太无良商家了吧!”

刘礼豪很想说,节目里呈现的一切根本不是节目效果,那个工作室从上到下就是那么的荒唐离谱……但他谨记此行的目的,连忙开始公关,解释说,拆散新婚客户的并不是他们啊,而是原本就潜伏在关系里的隐患,他们只不过是将其点破而已,某种程度上他们是做了好事。

“至于烂片,我们是不会拍的。”刘礼豪一脸凝重道:“我们这个团队虽然都是外行,但实际上一点也不弱。因为婚庆行业的经验,是可以嫁接到影视制作里的!”

刘礼豪神情笃定,仿佛说出了什么世间真理。

紧接着,他对着主持人和观众开始灌输,婚庆和影视有多少共通之处:

比如都涉及到服化道,场景布置,现场调度,“婚礼也有各种主题,大家进场之前要换衣服装扮;举办婚礼的地方也多种多样,有的在宫殿,有的在草原,有的在宇宙飞船;有时候为了气氛和真实感,婚庆公司还真的会请演员到婚礼上来扮演角色。”

然后是后勤方面,住所选址,出行安排,餐饮选购,“只要组织过一次集体旅游,就知道把衣食住行安排得井井有条有多有条有多累多难。在这方面,一场婚礼动辄上百人,婚庆公司非常有经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同样都要面对甲方/导演各种含糊不清的需求。有时候一个材质,一种质感不满意,就立马叫人换掉重来。“有时候对方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却必须要你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都要时刻准备收拾状况百出的现场,迟到缺席、醉酒闹事、中途反悔、临时加价、舞台坍塌、打架进看守所……“婚礼和片场一样,什么都可能发生。”

更重要的一点是,搞婚庆的这些人在拿到预算之后,明白该怎么花,“给我们几万块,我们可以弄得很性价比;给我们几百万,我们也有渠道把这些钱都花在刀刃上,因为挣的是策划费,所以基本不吃回扣——其他公司不知道,我们工作室是绝对不吃的。”

刘礼豪简直都快把自己说服了。

“你这样一说,好像还真是这么一回事!”主持人、台下观众和另外两个嘉宾,更是觉得谢劲竹非常厉害,真是老谋深算,转行开婚庆,看似脱离了圈子,实际上却在韬光养晦,等到机会来临之际,立马就能东山再起!

刘礼豪要不是对谢劲竹的智商有信心,他几乎也要以为这是一盘大棋。

其实并不是。

以上那些说辞,都是他当初用来煽动关琛的,好让关琛心甘情愿带着一帮废物去拍电影。

钱经理作为工作室的最后一道防线、唯一认真工作的人,理所当然地持反对意见,对计划百般劝阻。只可惜,一如既往地没有作用。刘礼豪作为关琛的贴身走狗,一天当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盯着网络,防止有人把百科词条里关琛的身高体重乱改,然后在网上用小号到处散播关琛的好人好事事迹;第二重要的工作,就是在钱经理每次来找关琛的时候,通知对方关琛没空——哪怕当时关琛就在三米远的地方无所事事吃着雪糕,或与蚂蚁玩耍。

当关琛拿着一本卷成海带的《手把手教你拍电影》,按照上面的目录逐个去街上抓壮丁的时候,刘礼豪就知道自己的计划走上正轨了。

化妆师是理发店的高级设计师,造型师是裁缝店新来的学徒,摄影师和灯光师来自街尾的影楼,美术总监则是隔壁街上书画店的老板,只因当时好奇过来看了一眼热闹,就被路过的关琛纳入囊中……由这样一群人组成的团队,说是剧组,不如说是居委会。如果这样都能拍出及格分的电影,那简直是对所有制片公司和电影院校的巨大嘲讽。

即便其中有哪怕一丝丝靠谱的可能性,也被他刘礼豪幸不辱命地掐掉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比方说,当时导演的人选,关琛原本预定的是一个叫霍利的外国人。刘礼豪查过对方履历,虽然对方待业多年,但有过获奖的作品,还没毕业就已经拍出很厉害的作品,搞不好还有带着乌合之众力挽狂澜的能力。这还得了?此子断不能留。所以刘礼豪最后以“把霍利叫来是大材小用”说服了关琛,去电影学校找了两个成绩普通、人缘可怜、默默无闻的大学生,来充当导演编剧音效和剪辑。

“那关琛呢?他会在短片里出演吗?”男主持好奇说:“如果关琛也出镜表演的话,那最后无论拍成什么样,我想会有很多客人愿意购买这个服务。”

女主持兴奋地说,如果关琛出演,她立刻就去买这个短片服务,然后让关琛演一个抢婚的角色。

对于这种能给工作室增加营收的好点子,刘礼豪迅速予以扼杀:“关琛他不会出演的,他是制片人。”

“制片人。”男主持点点头,问在场的另一个职业是副导演的嘉宾,“制片人是个什么工作?”

副导演嘉宾说:“投资人是出钱的,导演是用钱的,而制片人作为二者的桥梁,平衡艺术和商业,核心工作是管钱。既要用钱拉住导演不要飞,确保预算没有超支,又要在超支之后去投资人那里弄来跟多的预算,为导演争取更多的创作空间。”副导演补充说,其实剧组里涉及到创作之外的一切问题,都归制片人管,所以要当好制片人,其实很不容易。“我待过的几个片场,凡是有关系户想进来,都会先给个制片助理的职位,这岗位的职能范围是剧组的方方面面,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非常锻炼人。”

男主持转头问刘礼豪:“关琛当制片你觉得合格吗?”

刘礼豪不出任何人预料地狠狠答道:“完美!”

女主持好笑地说:“我发现你这个人真是老油条,一秒钟都不带犹豫的。”

刘礼豪一脸茫然,仿佛听不出对方的含沙射影。

本章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看书网;http://www.kanshu4.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特定条件下,关琛作为制片人,能力确实是完美。

这次拍摄短片,工作室出资,关琛管起钱来根本不心疼,在片场的情况,往往是导演觉得b方案能省预算,关琛就坚决说用a方案,你别给我省。排除钱之后,再看关琛作为制片人的解决问题能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实话实说确实是完美。

有时剧组拍摄,最大的问题是围观的路人,路人热情是热情,但叫着闹着拼命往前凑,确实会阻碍拍摄,进度一耽误那就是钱扔进水里。有的剧组火气上头,就跟路人吵起来甚至打起来,最后成为负面新闻。关琛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虹吸效应,把路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赶羊一样赶到附近,然后给大家签字合影。刘礼豪最清楚安全感严重匮乏的关琛,有多抵触陷入重重包围的环境里,在关琛的幻想中,搞不好就有人会突然掏出刀子来捅他,让他跑也跑不了。而即便如此,关琛还是一次又一次引着路人离开剧组。所以刘礼豪再看不起这个草台班子,但对于关琛的个人能力,他无论如何也否认不了。

副导演嘉宾举举手说:“我这里有点内幕消息。”

在大家看过来之后,副导演嘉宾说,关琛作为制片人的能力和潜力,其实已经有过证明。早在《警察的故事》拍摄期间,圈内就已经在流传,说关琛办事干脆利落,做人靠谱,自己的戏份拍完之后,就在剧组的各个组里流窜,帮忙解决了不少麻烦,协调各组的工作,绝对是个当制片的好料。到了《黑蛟龙2》,直接在片尾演职员表里兼职了【执行制片】。这一步步的,成长很明显。

正当大家以为副导演嘉宾给关琛的是正面肯定时,副导演嘉宾说,“但是手段有些激进。”

“你详细讲讲?”女主持兴奋起来了,跟刘礼豪聊了这么久,实在受够了和和气气的访谈氛围,真是的,当这里是《开心大基地》吗。

副导演嘉宾说起半个月前,关琛出现在京城长平影城,流窜于各个剧组,暗地里在接触各剧组的王牌编剧,而且为达目的,手段十分卑鄙——

关琛找到编剧a的小孩,放学后一起吃冰淇淋,让小孩认他为大哥,然后给小孩布置任务,让小孩在家里父母面前一天至少说十句关琛的好话,起到潜移默化的洗脑效果,从而促成挖角或合作;

关琛还找到编剧b在乡下父母的家里,带着一大堆价格不菲的保健品和礼物,贿赂其父母,然后不动声色地卖惨哭诉自己的工作有多艰难,而老人家占到便宜轻易不会吐出来,最后人情自然落在了身为子女的编剧头上……

众人听着感到神奇,没想到关琛还有这样社会的一面。这种处事灵活,手段百出的样子,实在不像关琛自称躲在家里看了三年书的宅男。

刘礼豪也暗暗吃惊,关琛这推销手段,如果转行推销保险,那绝对是销售冠军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刘礼豪摇摇头,现在可不是佩服的时候,这些笑谈,一个不好可是会成为关琛的负面新闻,导致关琛行情价降低的啊!

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刘礼豪当即化为公关,解释道:“关琛其实是个很纯粹的人。”

他表示,副导演嘉宾说的这几个例子,其实都很有关琛的风格。

“有的人离经叛道,不过是想成为新的权威而已。但关琛不是。”刘礼豪说:“有时候他做出的事,确实比较荒……奇怪,但是你惊讶过后,很快就能接受,觉得是他能做出来的。”

刘礼豪打了个比方,说,关琛作为一个人气演员,好好的突然说要开制作公司,拍电影,当制片人,要说不是为了利益,没人会信。纯粹想拍更多的电影,演更多的角色?那是说给媒体听的,一般都是姿态。大家都是俗人,做一件事之前肯定想过利弊,拍完这部电影对事业有没有好处,说出某些话会不会不利维持形象?

演艺圈是个名利场,影响力又巨大,那些由影响力附加给人的东西,很容易变成杂念,没人可以忽视千万道视线的重量。于是有的艺人被说成名后失了灵性,不再鲜活;而有的艺人放飞自我,飘飘然找不准位置。

而关琛,内心仿佛天生带着一个过滤器,一旦认定了要去做某件事,那么人情、利益、权威、偏见,统统干扰不了他。

对于关琛来说,他心里觉得怎样会对作品好,那他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他只是听了我的保险推销方法,试着去招揽人才而已。”刘礼豪表示如果是自己上场,那才叫真正的不择手段,不会像关琛那样既没有威胁任何人,也不花钱挖角。

在观众的掌声中,刘礼豪松了一口气,勉强算是公关成功了。

“关琛这种风格的艺人,好像还第一次见。”女主持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男主持赞同:“一个人的风格,是个人哲学的体现。显然,关琛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定义,个人哲学形成,个人风格也就出现。”

就像关琛像关琛常年只穿运动服,却没人觉得他土。以至于关琛在火了之后,运动服时尚也开始盛行。

女主持问刘礼豪:“你觉得关琛这算是什么风格。”

刘礼豪迟疑道:“呃……进狱系,纯狱风?”

女主持点点头,表示关琛这样亦正亦邪,让人很难说清楚的形象和气质,确实在影坛第一次出现,这种矛盾的感觉确实纯欲。而禁欲也确实有点,关琛苦行僧式的生活作风,让他在圈内的风评都开始变得五彩缤纷。

“诶,你觉得他会不会是……”女主持向旁边的同事挑了挑眉。

“我觉得不是。”男主持摇头,表示断袖雷达没响。

女主持直接就问刘礼豪了:“你知不知道关琛喜欢什么样的女生?”

刘礼豪摇摇头说,他也不知道。

关琛身边的异性不多,他跟着关琛这么久,排除掉工作室里的那些女员工,也没见过关琛和什么异性亲近。一开始刘礼豪以为关琛和小熊是一对,后来才发现,关琛明显拿小熊当跟班,就连一起骑自行车都是骑双人自行车,而且还让小熊在后面死命蹬,自己在前面舒舒服服把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