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骨

第13章(1 / 2)

“你有权利说这种话么?你忘了就在这屋子,三年前的你么?”

“从来没有。”

“你忘了你自己才是个罪人:你忘了,我们--(突然,压制自己,冷笑)哦,这是过去的事,我不提了。1”

“所以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一个后母会爱上儿子——不是跟街坊邻居一样张大嘴巴、窃窃私语,作者给了你们足够的文本去阐释这个‘爱’是怎么发生的,伦理的违背只是这个家庭扭曲的证明,与此同时生根发芽的还有难言的爱。”

“这一次我求你,最後一次求你。我从来不肯对人这样低声下气说话,现在我求你可怜可怜我,这家我再也忍受不住了。1”

“当这种爱被置于文本上呈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跳出寻常生活的思维框架,在人性和命运的面前去完整地剖析这种爱——这种情节。无论是单纯的阅读,还是阅读后进一步的分析与讨论,都会给人一种审美上的趣味。亚里士多德就认为,悲剧必须是要引起观众哀怜与恐惧的事物。我们在欣赏悲剧的同时,也在梳理自己的此生。”

“今天这一天我受的罪过你都看见了,这样子以後不是一天,是整月,整年地,以至到我死,才算完。1”

这节课快结束了。

“他厌恶我,你的父亲:他知道我明白他的底细,他怕我。他愿意人人看我是怪物,是疯子,萍!1”

我刚刚的话剧片段只放了一小段,于是我又把多媒体打开试图再多放几分钟。视频声音有点大,那些念白出来的时候许多趴在桌子上睡着的学生猛地惊醒了,像受惊的小鸟迷茫地四处看着。我往张嘉楠那儿看了一眼,她现在坐在一个边缘的、靠窗的位置,我需要偏偏头才能看见她。这次她没有睡觉,只是好像在盯着自己的面前发呆。

在一连好几天都下雨之后,今天外面终于出现了好大的太阳。她正好有一点被太阳照到了,头发都在发光。

我想起了我以前看过的那些给小孩看的动画片人物角色,我小时候坐在电视机前面以为我长大后会成为的美好勇敢角色。下课铃响,教室里的学生们好像去除了屏障,一个接一个活泼起来。教室后面的心愿墙上贴满了他们的梦想。也许是太阳太好,也许是新生的、年轻的存在总是会有未知的希望。

我走神了。不知道张嘉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我是在看她,并且盯回来的。她好像还是在发呆,但是定定看着我的方向。我抓着我手里的教材书仓皇逃窜,没有注意到我的备课笔记掉在了讲台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