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谁也没有注意到彼此的声音里都有些发颤。
她们两个雏儿又懂个嘚儿的房中术,只是一个比一个嘴硬,不想被姐妹比下去而已。
她们两个人一个冷一个热,性格和处事方式也各不相同。
沈月夜还好一些,以云绡的性子来说,如果没有外力影响,还不知道再过多久才会让她主动回应。
至于现在嘛.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都卷起来了!
两个人一个修阳变,一个修阴变互相制衡也互相促进,终是让某人阴差阳错逃过一劫。
虽说备倭总兵官俞老将军让王澄有空的时候再去衙门找他,他却不敢真的怠慢。
处理好了昨夜行动的所有收尾后,本来还想着等混合双打结束,视伤情如何再决定是今天还是明天再去。
王澄甚至都已经在大师兄“孺子可教”的赞许眼神中,从他那里讨来了吃苦专用的特效伤药。
却左等右等都没有那顿打。
有些疑惑之余也松了一口气,跟自家大部队分别,乘着青衣号转道向北。
州府一级的水师衙门不在州治榕城,而是在北方约百里之地的福宁州(霞浦)。
到港后,一起跟过来的宴云绡和沈月夜丢下他自己去闲逛,看那样子貌似是结伴去书肆采购“参考文献”。
王澄自己则匆匆赶往水师衙门。
这一州最高军事指挥中心,看起来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威风气派,连个护卫的兵丁都没有。
大昭似乎有“官不修衙”的传统,很多衙门只要没塌就凑合着用,很多官府建筑都是开国时,乃至前朝修建,到现在早就成了文物古董。
刚要进门,一个满头白发的门子像瞬移一样挡在了他的面前。
王澄停下脚步,这才发现这衙门虽破,却卧虎藏龙。
就连区区一个门子竟都是一位地班职官七品金牌急脚马递。
这个职业飞遁之术天下第一,不用任何绝活只用两条腿跑都比马跑得还要快,是大昭驿站系统的主力。
除了传讯信香之外,运送实物的八百里加急全靠他们。
据说这职业起源于大唐荔枝使,王澄有些怀疑那位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生的李闯王,有可能也是这个职业。
不等那门子问话,王澄便飞快将二两纹银递上,恭恭敬敬自报家门:
“老伯,下官镇海卫宝山千户所千户王富贵,得备倭总兵官俞大人相招,特来拜见。”
白发老头那一张本来还公事公办的脸,立刻就笑成了菊花。
“年轻人有前途!
老夫观人无数,一看你就不是歹人,相貌堂堂,龙行虎步,眉间有青气成云,注定是青云直上之相啊。”
一口吉祥话脱口而出,简直比顺口溜都要顺。
拍了拍他的肩膀:
“现在二十四卫从上到下都缺人,衙门里也没几个人服侍,老夫得继续看大门,你自己进去吧,左转西跨院第三间就是俞将军的会客室。
一刻钟前闽州治巡抚游震得游大人,接替王本固的新任巡按御史李瑚李大人联袂而来,现在当是还在谈话。
俞大人乃在世鬼神,心光洞照数里,有空了自然会叫你。去吧。”
“多谢老伯指点。”
王澄暗赞自己这兵器谱排名第一的钞能力就是好用,跨步走进衙门。
果然是有在世鬼神坐镇的衙门,极有魄力和自信,连一个护卫的兵丁都没有,全都给派了出去巡视沿海。
公房里只有几个分掌钱谷、谋略、书启、奏折、征比、挂号、账房、阅卷、朱墨以及漕粮.不同职务的地班职官绍兴师爷。
这种肇始于云蒙帝国时期的新职业如今已经形成了规模大行其道,民间甚至有“无绍不成衙”的说法。
他知道那位在世鬼神可能正看着自己,也不敢乱逛。
心里结合掌握的闽州治官场情报猜测,这位上官的,上官的,上官找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
“哦,不对中间那个上官已经没了,是上官的上官。”
闽州治权势最重的封疆大吏毫无疑问是胡汝贞。
据说说他是那位严阁老的政治继承人,兼总督吴州治、南直隶、闽州治等七州治军务,多年前便是抗倭大业的一线统帅。
被王本固举告后,这位胡总督虽然没有获罪,但政治资本却损失惨重,连空缺了三年的闽州治巡抚都换成了徐阁老的清流一党。
也就是门子口中的巡抚游震得,此人虽不直接统军,但掌粮饷、监察之权,可弹劾武将。
而言官是清流的自留地,接替王本固的巡按御史李瑚屁股坐在哪一边也不必多言。
“纵使俞龙俞老将军名义上是闽州治最高军事长官,但在重重掣肘之下,也绝对做不到一言堂。
既然有重要差事要交给我办,怕是终究绕不开这两人。”
王澄走进西跨院,远远就听到一阵争吵声:
“俞大人!青雀庵乃佛门清净之地,妙净师太更是佛门大德,水师衙门失察,致使僧院满门被灭。
正在上香礼佛的各大乡绅也惨遭厄难。
本官要上书,治你一个纵敌失察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