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版块的责任编辑约了乔安,一同商谈近期的出版事务。
两人见面的地点是乔安选定的,在这一点上公爵夫人抱怨过很多次了,认为她在工作中缺少情趣。公爵夫人喜欢借着宴会的时机商谈工作,甚至能为了一份商业合同,兴致勃勃地提前一个月准备一场茶话会,而乔安则更倾向于速战速决。
编辑鲍里斯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乔安这副逆潮流的做派,但两人接触得多了,渐渐多了几分随性。
他那有一段时间未曾修剪的头发被他随意抹到脑后,袖口也挽了起来,任谁都猜不到他竟然就是如今莫斯科炙手可热的文学版编辑。
随着报刊的发行次数增多,目前文学版块已经积攒了不少连载完结的小说作品。
报社内部开会讨论了一下,有意归整一下各位作者的作品,将各部长篇小说以单本的形式印刷出版,短篇小说们也可以以合集的形式收拢在一起。
先前印刷了两三部作品作为试水,效果还算不错,于是这次就大胆地将这件事提到了乔安眼前。
乔安当然不会否决这个提议,但她还是仔细地询问了一下之前用作试验的那几部作品的销量。
“一开始各印刷了七千册,这才一个多月,就已经准备加印第二次了,我觉得最终销量应该能达到两万。”说不定还会更多。鲍里斯带着一种轻松的语气说。
他说完后,就见乔安像是在沉吟。
鲍里斯极为敏锐地察觉到,对方并没有因为这个数字感到惊喜,但也不是在失望,因为以他对这位公爵小姐的了解,如果对方真的不满意,只会客气又直接地点出来。
他的感觉没有出错,乔安的确是感觉销量完全可以更高一些。
当然她也清楚,预计两万册的销量已经十分出色。
但又谈不上惊艳。
鲍里斯解释:“毕竟书籍的价格放在那里,不像是便士报,连学生都能随手买一份。”以如今的出版行情来看,这是相当出彩的销量了。
乔安问:“你带着之前的样书吗?我想看一看。”
“我记得我带了一本。”鲍里斯从自己的手提包里拿出一本书从桌子上推给了乔安。
乔安拿起这本书,只见装帧精致,硬质书封上紧紧地绷着料子细腻的布面书壳,又有烫金压印在上面勾勒出繁复美丽的纹路,她打开一看,作者还是她的熟人——文学版块最早的顶梁柱陀思妥耶夫斯基。
她在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她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每周早报》如今的影响力和铺货能力绝对没有问题,陀翁的作品水平也无需质疑,那么原因则极有可能落在成书的定价上。
无论古今中外,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书籍才逐渐摆脱了奢侈品的行列。
她现在手中的这本书,已经采用了这个时代最流行的先进印刷技术,又从人工改由机械装订,并将人工裁剪皮革进行的封面装帧变成了统一采购的制式布壳封面,这一系列的措施都大大降低了印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