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

第三百七十五章 好久不见,麦克斯韦(2 / 2)

梅森素数是梅森数的一个概念。

所谓梅森数,是指形如2p1的一类数,其中指数p是素数,常记为Mp.

如果梅森数是素数,就称为梅森素数。

目前发现的所有完全数都是偶完全数,并且和梅森素数一一对应,无一例外。

也就是找到了多少个梅森素数,便有多少个完全数。

因此一直以来。

是否存在无穷多个梅森素数这个问题,始终都是是数论中未解决的著名难题之一。

或者再准确一点来说。

是否存在奇完全数,本身就是梅森素数班展出来的一个枝干问题。

截止到2022年。

全球只发现了51个梅森素数,最大的是M82589933,也就是即2825899331。

如果说《有关奇完全数不存在的证明》是个需要同阶段...也就是四年内其他人也扑街才有机会提得菲尔兹奖的运气型论文那么如果能解决梅森素数的问题,则无疑是个标准的菲尔兹奖成果。

当然了。

前提是别有人搞出了费马素数或者黎曼猜想啥的。

与此同时。

菲尔兹奖虽然是数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但它的评奖要求却有一个年龄限制——只授予年龄在40岁以下的‘年轻人,。

因此比起沃尔夫奖和阿贝尔奖,菲尔兹相对要年轻一些。

目前菲尔兹奖最年轻的获奖者是让皮埃尔·塞尔,得奖年龄28岁。

而菲尔兹奖四年颁发一次,今年的获奖名单已经在8月份出炉。

所以荣誉上来说,徐云如果能获奖,领奖时间也要等到2026年。

届时徐云同样是28岁,完全不会显得突兀。

并且获奖和热度是两个概念,即便是2026年才颁奖,徐云只要将相关成果发出去,该有的报道依旧会有。

热度源自期刊,荣誉才源自奖项。

这股热度要低于重力梯度仪,但却要高于《有关奇完全数不存在的证明》和神王星。

配合上科大接下来的操作,无疑是个极佳的辅助手段。

当然了。

这一切的前提,乃是徐云能够证明梅森素数的无穷性。

正因于此这一次…

他直接拿出了小麦的思维卡。

考虑到今天处理了太多事情,身体有些疲乏。

所以徐云并没有急着立刻开始“请神“。

他先是简单冲了个澡,上床睡了个午觉。

一直到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方才醒了过来。

锁好房门,给老苏发了个回来后不用喊自己吃晚饭的微信。

随后才来到了自己的书桌边。

当初徐云曾经用过小牛的思维卡,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这次他的心态就要平和很多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

徐云郑重的拿起了小麦思维卡,暗念了一声…

“激活!”

刷一一代表着小麦的卡片缓缓消失。

在某个徐云看不见的视野内。

他的背后悄然出现了一道人像墙。

墙上刻着古往今来无数数学家的名字,有欧拉、有黎曼、有狄利克雷等等..….

最下方还有着徐云的小初高老师..…..

片刻之后。

最上方的区域缓缓发出了金光,一个名字悄然在空气中浮现∶

过了一会儿。

一位面色略显苍白、身形瘦弱、蓄着一缕大胡子、腰间别着一把斧头的中年人虚影从中走出。

只见他凝视了徐云两秒钟,接着化作金光飞进了徐云体内。

与此同时。

徐云的眼中骤然一清,发现自己的思绪再次开阔了起来。

过了几秒钟。

他看着自己的手掌,面带感慨的叹息一声∶

“好久不见了,小麦。”

随后他用力甩了甩头,飞快的将思绪聚焦到了面前的高斯手稿上。

稍作犹豫,便提笔飞快的写了起来:

“解”

“引理:若n&a;gt;1,an1是素数,则a2,n是素数。”

“当n&a;gt;1时,若a&a;gt;2,则an1(a1)(an1an2an3...a1)“

“可知an1是合数,所以a2。”

“若n是合数,nxy,x&a;gt;1,y&a;gt;1,于是有2xy1(2x1)(2x(y1)2x(y2)2x(y3

“由此可知2n1是合数。”

写完这些。

徐云微微顿了顿,将高斯的手稿挪到了手边。

“由不存在奇完全数可知,设正整数n有素因子分解np(a1/1)p(a2/2)p(a3/3)....p(as/s)。”

“由于因子和函数σ是乘性函数,那么可得∶”

就这样。

徐云洋洋洒落的在A4纸上飞快书写,时间也一分一秒的缓缓流逝。

塔形数排中律单未知数…...

徐云仿佛回到了1850年的剑桥大学,当时他也是这样坐在书桌边和小麦讨论着各种问题。

只是当初徐云是老师,小麦是学生。

而这一次…

徐云变成了学生,小麦则成为了老师。

一个小时后。

徐云的笔尖微微一顿,写下了最后一行字:

“综上所述,故....存在无穷多个梅森素数。”

与此同时。

他的身子莫名一震。

原本急速转动的思绪,骤然停止了下来。

过了几秒钟。

徐云轻轻呼出了口绵长的气息,带着感慨,带着追忆。

“多谢你了,麦克斯韦”

吃坏肚子了,今天少点,明天要是还不好可能要去挂水。

结果没想到还没机会还给人家,眼下又承了对方一份天大的人情?

要知道。

潘院士所说的举科大之力,显然不可能只是发布一份公告那么简单。

或许是信息量太大的缘故,此时的徐云依旧有些恍惚,说话都有点断断续续的:

“不是老师,为什么侯院长会这么做这未免有点...有点小题大做了吧?”

但能被潘院士在这种情形下说出口、具备影响会议能力、并且还是姓候的‘院长,

那么就有且仅有一位了。

毕竟算上科教融合学院在内,光正职院长就有整整三十个呢….

纵观整所科大,能被冠以‘院长,之名的人有很多。

科大光武。

由此可见他的贡献以及在学生们心中的形象有多伟岸了。

虽然如今科大校长已经换成了另外一人,但候星远的地位却从未动摇。

他接手的是一个弥漫着旧时代气息的烂摊子,但是交出的却是一个已经迎头赶上新时代的现代化大学。

他在任期间,不断弥合和科院、地方和教育部的关系,也扭转了放弃工科和数学的建设方案,减小了各地折腾的错误政策。

当时科大被历史上口碑最差的校长朱x时搞得乌烟瘴气,大搞收缩政策,有科大之名,却无科大之实。

而就在此人把科大搞烂拍拍屁股走人后,科大迎来了90年代后风评最高的一位校长。

当年徐云在读书的时候,侯星远还有一个绰号∶

另外还有执行院长、一大堆副院长等等。

在非正式场合,他们都能算是院长。

一个在科大之耻朱x时之后,带领科大再次崛起的男人。

阅读走进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