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CERN宣布了一个消息:
他们在搜寻双光子衰变时,看到700GeV附近有一个异常的凸起。
经过反复研究确认,这不是已知的任何东西,即可能是一个全新的粒子。
它的质量大概在750GeV左右,比希格斯粒子的125GeV要重很多。
即便是在所有粒子模型中,这也是最重的一颗粒子。
除此以外。
它的统计显著性大约3倍标准差,两个合作组加起来的得到的结果大约接近4倍标准差。
而什么叫做4倍标准差呢?
搞过谱图的苦逼同学应该知道。
3倍标准偏差以下称为迹象,3倍以上称为证据,5倍以上才能称为发现。
至于四倍嘛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能算是比较有可能成真的发现。
不过CERN可历来不管这些,他们的宗旨就是喜欢搞大新闻,越大越符合他们的人设。
虽然他们嘴上说着“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数据,伱们不要太相信哒”,另一面却在疯狂的进行着各种暗示——如果真的低调求真,这场发布会压根就没有召开的意义。
理论物理界迎来了一场狂欢。
有人认为这是一颗模型之外的新微粒。
有人则认为它是超对称粒子。
还有人言之凿凿的认为这是新希格斯粒子。
毕竟有理论认为希格斯粒子可能不只有一种,它的数量很可能会很多。
接着CERN又拱了把火,表示这玩意儿也有可能是引力子,也就是万有引力的传播子又于是乎。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理论物理界诞生了上千篇的论文,其中甚至不乏顶尖学者或者机构。
例如刚才阴阳怪气的这个小老头儿。
他的全名叫做沃尔夫冈·克特勒,与埃里克·康奈尔并列为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
当时沃尔夫冈·克特勒正在做直肠切除手术,听到这消息后立马在三天内办了出院手续,一周内就根据CERN的结果肝了三篇论文。
没办法。
理论物理这些年实在是太缺乏成果了——或者说太缺乏有实际现象证明的成果了。
所以在CERN公布成果后,理论物理界瞬间垂死病中惊坐起,突然发现了新物理。
结果没想到的是.
在一年之后。
随着ATLAS上双光子道spin2的进步研究,CERN再次高举双手,要求全体目光向他看齐,宣布了个事儿:
兄弟们,750GeV的信号是假的,那是一次统计涨落。
再然后故事的发展,大家就应该都知道.或者说猜到了。
没错。
本来就已经很惨的理论物理界,又被吊起来抽了一顿。
虽然论文可以撤稿,但黑历史却没有办法涂改。
几乎所有写过论文的物理学家,都被盖上了一个标签:
大冤种。
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意大利和高卢在粒子物理这方面成果会逐年增加的原因——很多学者现在都明里暗里的反对CERN一家独大。
虽然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CERN不停的在试着填补伤口,有些学者也接受了CERN的歉意。
但是当科院拿出了这么个数值后,许多人自然而然的也就想到了CERN的那次事故。
当然了。
这里毕竟是中科院的主场,因此心中对CERN再有怨念,也不好表示太多,只能时不时拿目光瞅着卡洛·鲁比亚。
而就在卡洛·鲁比亚有些尴尬之际。
他的耳边忽然响起了一道男声:
“鲁比亚教授,请问您现在有空吗?”
卡洛·鲁比亚转过头,发生自己身边正站着一位黄皮肤的中年男子。
此人他也认识,正是侯星远的助理高洪文——之前侯星远一直坐他身边来着,只是在黑客攻防开始后才移步去的后台。
于是卡洛·鲁比亚轻轻点了点头,说道:
“有空,请问有什么事吗?”
中年男子俯下身子,压低声音对他说道:
“鲁比亚教授,我们院长有请。”
卡洛·鲁比亚顿时一愣:
“院长,你是说侯?”
在得到了对方肯定的答复后,卡洛·鲁比亚朝周围看了几眼。
思索片刻,点了点头:
“OK,麻烦你带路吧。”
说完。
卡洛·鲁比亚便站起身,跟着高洪文离开了现场。
见此情形。
卡洛·鲁比亚身边的沃尔夫冈·克特勒冷哼一声,悻悻的收回了目光。
“懦夫.”
卡洛·鲁比亚的离去虽然引起了周围一些人的注意,但这种时常的发布会过程中参会者离席不算什么罕见的事儿。
比如去上厕所,或者去餐厅垫个肚子,又或者去厕所垫个肚子等等因此很快。
众人很快便将心思放回了原处。
此时此刻。
他们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儿,那就是.
中科大要怎么收场?
没错,收场。
有CERN当初的闹剧在前,纵观现场数千号人,除了陆朝阳赵政国等少数几人外,再也没人对科院组计算出来的粒子质量抱有期望。
因为在当初CERN的闹剧之中,理论物理界几乎把所有想到的可能都举例了出来。
但遗憾的是,这些例子中的99都被后续的ATLAS和CMS事例否定了。
换而言之。
如果是低质量粒子——比如说30多GeV啦,50多GeV啦,那还存在某些可能。
又或者再大一点,比如说破三五千GeV,也就是达到TeV的量级,保不齐也有一定可能。
但在923.8GeV这个量级上嘛想到这里。
第十排。
克里斯汀不由转头看了身边的陆朝阳,对他说道:
“嘿,陆,这次你们好像有点难办了。”
克里斯汀说这话的时候手上正转着笔,语气隐隐有些遗憾。
她对科院或者说华夏这个国家没有什么明显的喜好偏向,她遗憾的是徐云这个人。
作为一个哈佛大学的助理研究员,她可太清楚这件事会为徐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了。
从小就被老妈丽莎·蓝道尔带大的克里斯汀对于同龄人有着很强的竞争欲望,所以在之前听闻了徐云的‘事迹’,并且亲眼见证了徐云的计算过程过后。
这姑娘已经把徐云当成了今后的一个竞争对手。
但眼下发生了这档子事儿.
徐云恐怕就没有所谓的今后了。
看着一脸遗憾的克里斯汀,陆朝阳却没有表示出太复杂的感情。
只见他轻轻的扫了眼这姑娘,沉默片刻,忽然说道:
“克里斯汀小姐,你就这么笃定科院会输吗?”
“难道不是么?”
克里斯汀很美式的耸了耸肩,对他道:
“自从2016年之后,7001000GeV这个区间就是公认的粒子物理的百慕大三角,没有任何理论能在这个区间成立,想要在这个区间创造奇迹.”
“虽然我的感性思维很想让它成真,但我的理性思维却告诉我这不可能。”
“抱歉,克里斯汀女士,你说错了两件事。”
陆朝阳抬起眼皮看了这姑娘一眼,对方的锐气令他想到了一个很久以前的老熟人,不过后来那货跑去写网络了:
“第一件事是.百慕大三角,其实是一个骗局。”
“百慕大三角具体位于迈阿密与百慕大群岛以及波多黎各三地围成的海域之中,那里在二战时期其实就是一个军事补给点,往来的飞机和船舶不知凡几。”
“现如今的百慕大群岛还是世界五大船舶注册地与三大避税天堂之一,还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万豪在百慕大群岛都开了一家瑞吉酒店呢。”
“百慕大这个传闻误导了整整一两代人,这个范围甚至不仅限于华夏,而是涵盖了全球。”
“但谣言终究是谣言,成不了现实。”
克里斯汀:
接着不等她有所反应,陆朝阳又竖起了第二根手指头:
“至于第二件事嘛则是你所说的没有任何理论能在7001000GeV这个区间成立。”
克里斯汀顿时一愣。
随后她也顾不着去思考百慕大的事儿了,飞快的对陆朝阳追问道:
“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陆朝阳先是看了眼正在讨论的第一排区域,发现前排的讨论还在继续后,方才对她说道:
“克里斯汀小姐,不知道你是否了解,其实在ATLAS放出PaperDraft后,7001000GeV这个区间其实还有一个模型理论没有被推翻。”
“准确点说是现存的唯一一个理论模型。”
克里斯汀又是一怔。
不过这一次,她思索的时间长了很多。
过了足足小半分钟。
她的目光忽然一凝,瞳孔骤然放大了不少:
“陆,你的意思是可是,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陆朝阳没有说话,而是神情缥缈的看向了第一排。
“是真是假,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就在克里斯汀与陆朝阳交流的同时。
第一排区域处也爆发出了剧烈的争论声,甚至带着一些火气。
“威腾先生,这还需要做什么双重检测?”
铃木厚人目光灼灼的看着威腾,双手握成拳在空中舞动,态度非常坚决:
“923.8GeV这个量级的粒子对撞需要的是TeV的对撞能级,目前硬X射线FEL装置能达到的只有50GeV,华夏境内的科大同步辐射实验室更是只能达到800MeV,差了整整一千倍!”
“如果要验证923.8GeV这个量级,全球只有少数几个机构能够完成,需要的流程、成本极其庞大。”
“所以我认为我们只要验证11.4514GeV的这颗粒子就可以了,一旦找到了这颗粒子,不就能证明谁对谁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