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因果道

第24回 东床受挫释遗嘱,开局还需高手量(1 / 2)

赵雄将星美集团的权杖传给儿子时,那庄重劲儿,活像退休老干部交接党章。可这位老狐狸哪舍得真正退隐江湖?转头就与深圳的潮汕商界老友勾肩搭背,在福田区悄咪咪地注册了个星美投资公司。前台摆着貔貅招财阵,墙上挂着“财源广进”的十字绣,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进了某个神秘的地下钱庄。

他麾下的几支私募基金,犹如秃鹫嗅到了血腥,专挑那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暴利项目下手。首期三千万基金撒出去时,赵雄还端着紫砂壶,在办公室挥斥方遒:“要学鳄鱼扑食,咬住就不松口!”结果呢,六家企业接连暴雷,投资人举着财务报表找上门时,那架势,活脱脱就是西游记里的河妖讨要童男童女。

第二期三千万基金再次出手,赵雄特意请了香港风水师来改办公室布局,希望能改改运气。可惜财神爷显然不买罗盘的账,六家企业又上演了一出“集体跑路”的大戏。某天深夜,赵雄对着珠江抽烟,突然悟出个歪理:这投资行当,就像追姑娘,死缠烂打不如欲擒故纵。

第三期基金,赵雄果然换了套路,采用两百万起投的“小额试探法”。这招儿还真让他在某区块链项目里尝到了甜头。这日他在桑拿房里吹嘘:“投资啊,得学广东人煲汤,文火慢炖才有滋味。”蒸汽里几个光膀子的投资人点头如捣蒜,也不知是热晕了还是真听懂了。

如今赵家别墅成了资本沙龙,游泳池里漂着雪茄托盘,桑拿房贴着纳斯达克指数表。李一杲有次酒后嘀咕:“这宅子像暴发户博物馆,就差把钞票糊墙上了。”话传到赵雄耳朵里,他倒乐了:“这叫实用主义美学!当年陆家嘴那帮穿阿玛尼啃煎饼果子的金融大鳄们,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至于那岭南园林的遗憾,赵雄自有打算:“假山凉亭能折现吗?不如多装几个恒温酒柜来得实在。”泳池底部的清洁机器人日夜劳作,倒像是在替他擦拭良心——毕竟最近投的那些医美贷项目,正让无数少女在手术台上为“美丽梦想”签着高利贷呢。

日头正毒时,赵雄趿着鳄鱼皮拖鞋,踱步进入玻璃房,那架势活像巡视领地的雄狮。他特意套了件真丝唐装,既彰显长辈的体面,又不失潮汕老派的做派。阳光透过树梢,在他脸上织出金线,手中的竹牙签仿佛成了指挥千军万马的权杖。

李一杲的PPT投影在绿植夹缝的墙上,上演着一场现代版的“借景生财”。他从Z世代的“懒人经济”讲到冷链物流,数据曲线如同丈母娘拜神的香火,缭绕不绝。赵不琼在一旁忙碌着,紫砂壶在茶海上翻飞,水汽与投影仪的蓝光交织成奇异的光雾,这场景若是让无问僧瞧见,怕是要写入新的无问斋志异中作为科技寓言了。

赵不琼对老公李一杲的项目信心满满,比上次李一杲创业时还要坚定。上次他是单打独斗,考虑事情难免有所疏漏。但这次不同,她亲眼见证了这份真正的商业计划书的制作和诞生。以前看过的那些商业计划书,几十页纸满篇吹嘘,什么商业模式好、赛道热、团队强,都是空话。而李一杲这份计划书,虽然对团队和项目的介绍不多,但字字珠玑,句句要害。整个项目的执行策略、环节安排,甚至可能遇到的问题,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严谨得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

更厉害的是,这份计划书里对创新点的描述详尽至极,甚至具体到李一杲研发的各种创新设备。加起来光创新设备就有几十种,而且不少都申请了专利。这大手笔,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赵雄一边侧耳倾听李一杲对海鲜预制菜项目的条理分析,一边心里暗自赞叹:这女婿,可真是个能人!肚子里墨水多,看问题一针见血。他用那些高大上的软硬件创新设备,把经营中的各种问题一一化解,从供应链到客服,从营销到消费,再到内部管理,全都有条不紊,真是让人不得不服!

再瞅瞅自家孩子,儿子虽然用功,但上的大学却不怎么起眼,现在做生意还得靠老婆当网红撑腰。女儿呢,读了十二年义务教育,请了无数名师一对一辅导,结果连民办大专的门槛都没摸着,最后还跑到国外念了个听起来就不那么“正经”的大学。现在想创业,还得靠女婿挑大梁。哎,这世道,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不过话说回来,各有各的福气嘛,起码女婿是超级学霸,女儿也算是捡到宝了!

李一杲的总结发言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打断了赵雄的沉思:“这海鲜预制菜项目,乍看之下错综复杂,实则关键至极——那酸度与鲜度交织的口感指标,我称之为‘新鲜指数’,这可是全球首创!消费者只需一眼,便能洞悉海鲜的新鲜程度,彻底颠覆了以往非得亲口品尝才能知晓海鲜新鲜与否的陈规!”

赵雄微微颔首,示意李一杲坐下品茶,赵不琼则迅速为二人换上了新茶。赵雄清了清嗓子,接过女儿递来的茶水,轻啜一口,沉思妙计。窗外的阳光透过轻纱窗帘,斑驳地洒在茶几上,将他紧锁的眉头与沉思的面容映照得如同一位运筹帷幄的大帅。

赵雄对女儿的心态,始终矛盾重重。他并不希望女儿涉足商界,这并非出于重男轻女的偏见,他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的这种心态,根源在于他骨子里的文人情怀。赵家世代书香,直至他父亲那一辈才转而经商,这成了他父亲的一大遗憾。因此,赵雄自幼便随祖父饱读诗书,以学霸之姿考入广东顶尖学府,那时村里敲锣打鼓,欢庆之景犹在眼前。

赵雄思想传统,在商业圈摸爬滚打多年,见证了太多潜规则与女性的无奈。他生怕水灵灵的女儿为了生意不得不与一群男人周旋,甚至牺牲清白。每当这种念头浮现,他便心如刀绞,因此始终反对女儿从商。

他最初期望女儿能专心学业,将来进入体制内,享受稳定安逸的生活。退一步说,即便进入知名大厂,他也心满意足。然而,女儿学业不佳,如今只在朋友公司做销售。但赵雄转念一想,女儿有份简单工作,能悠然自得,不必为钱出卖自己,他便已感欣慰。

对女婿李一杲,赵雄可是甚为满意。高学历、高智商,短短几年便在大企业晋升为中层骨干,其能力与才华令人瞩目。赵雄常暗自得意,认为女儿嫁对了人。他对二人的最大期望,便是早日抱上外孙,享受天伦之乐。

然而好景不长,几年前女婿突发奇想,决定创业开餐厅连锁店。这决定让赵雄心生不满,认为过于冒险冲动,担心女儿女婿失败,更怕婚姻因此破裂。但二人未与他商量便付诸行动,他无奈接受,心中五味杂陈。

如今女婿再次创业,项目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参与,且需女儿女婿主动邀请,以免矛盾。赵雄心生一计,决定以退为进,此乃上策。

他目光柔和地望向女儿,声音中满是关切与忧虑:“不琼啊,”他轻叹一声,似乎在斟酌言辞,既要保持风度,又要让女儿听进心里。“我打算今年年底,若你哥成绩依旧,便早早立下遗嘱,分配家产。但你若想从中分得一杯羹,便需答应我一个条件。”

赵不琼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如被重锤击中,一阵慌乱涌上心头。她最不愿听到的言语,竟从父亲口中说出。自幼,母亲的唠叨便如影随形:“家产都是给你哥的,你别惦记一分钱。”在潮汕这片土地上,家中大小事务多由女主人拍板,她从未奢望能从家中分得多少财富,估摸着也就现在这栖身之所,外加一笔微薄现金罢了。如今听赵雄此言,显然是对她创业之举不以为意。父亲即将提出的条件,她心中已有所预感,刹那间,心跳如鼓,脸色苍白如纸。

“不琼,我一直都不希望你从商。”赵雄的眼神中满含忧虑与叹息,“商海沉浮,人心难测,思想纯净之人实属罕见。我始终希望你能保持那份纯真,远离商场的尔虞我诈,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赵雄此言,确是肺腑之语。他有个高中同窗,生意规模远超自己,然其三个女儿却情感生活复杂多变,今日法国男友,明日欧罗巴情人,更有甚者,黑人伴侣亦能堂而皇之带入家门。那同窗每见女儿新男友,便心痛如绞,表面故作豁达,言女儿喜欢便好,转身却至赵雄处借酒消愁,仿佛心灵饱受摧残。此情此景,赵雄自是避之不及。

父亲对女儿的心态,或许复杂难解。但若女儿相貌平平,恐怕父母内心便不会如此煎熬。赵雄与其同窗之所以痛苦,皆因在他们眼中,女儿皆是倾国倾城之貌。美好之物若遭玷污,心中岂会无动于衷?此乃人之常情也。

赵不琼虽不知父亲心中千回百转,却也能感受到那份深沉的关爱,心中暖流涌动。至于家产分配,虽母亲常言一切皆归兄长,但她深知,血浓于水,父母对她亦疼爱有加,断不会全然不顾。

“然而,你们上次竟背着我擅自开了店,结果生意惨淡,一塌糊涂。我原想着你们能吸取教训,找份安稳工作,安安心心过日子。”赵雄的话语里夹杂着一丝责备与失望,语调沉稳如山岳,沉甸甸地压在人心头。

夕阳的余晖俏皮地从半开的窗帘缝隙里溜进来,斑斑驳驳地洒在那精致的地毯上,光影在墙壁上嬉戏跳跃,好似在给赵雄的脸庞镀上一层金边。他的面容在平和之下藏着几分严峻,那模样,仿佛连阳光都在暗暗点头,赞叹他的演技真是炉火纯青,直追奥斯卡影帝。

赵雄目光锐利如鹰,直视着女儿,语气坚定得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一次失败还不够吗?如今你们又想往火坑里跳,我是绝不会答应的。”说到最后,他的语气虽略有缓和,但话语中的决绝却像冬日里的寒风,刺骨又让人清醒。

与赵不琼情绪的波澜起伏相比,李一杲内心却平静得像一潭死水,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与赵不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向来不喜欢跟岳父聊生意上的事,此刻首次听到老丈人如此直截了当地反对,心中却并未泛起一丝涟漪。

他看中赵不琼作为创业伙伴,并非因为她是什么富豪之女,能带来金山银山。若只为金钱创业,那还不如直接劝赵不琼回家争家产,轻轻松松分个几亿,岂不美哉?何必在这商海里苦苦挣扎,摸爬滚打呢?

李一杲追求赵不琼,实则是因为他自己是个典型的工科男,搞创新研发还行,但一碰到市场运营就抓瞎。而赵不琼恰好擅长销售,正好弥补了他的短板。更何况,他初见赵不琼时,就觉得她天生有种亲和力,总能轻易赢得别人的好感,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创业路上的最佳搭档。想当年他死追赵不琼的时候,哪知道她父亲竟然如此有钱,还以为她只是个普通家庭的姑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