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因果道

第33回 预制菜梦犹未尽,又孕新篇再起航(1 / 2)

在岭南这片土地上,饮食从来不是单纯的果腹之需,而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广东人爱吃的打边炉,在外乡人看来不过是火锅的一种,但其中的门道却深得很。北方人的火锅讲究热闹,一锅沸汤煮万物,吃得是气氛;广东人的打边炉却是细功夫,讲究的是食材的本味与火候的拿捏。

在南番顺一带,打边炉更是一种独特的社交礼仪。邻里之间、挚友之间,往往以“自带食材“的方式互相邀约。你今天请我在你家煮锅,我便带一尾刚从珠江捕获的生猛基围虾;明日本家设局,我又得准备几只肥美的花蟹。这般轮流作东,既免去了回请的繁琐,又让情谊在你来我往间愈发醇厚。那些食材,仿佛成了情意的载体,在热气腾腾的铜锅中交融。

要说广东人最讲究的,还是海鲜的新鲜度。在他们眼里,海鲜若非活蹦乱跳地从水中跃上案板,便是打了几分折扣。清晨的渔港上,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老广蹲在渔船上挑拣海鲜,生怕错过了最新鲜的那一波。若是不幸买到稍欠火候的冰鲜鱼虾,在老广们看来也并非全然无解。他们自有妙法:先喝一口打边炉熬出的精华汤底,那汤里沉淀着乾坤,浓缩着大海的气息。待喝过这口头汤,再添水重煮,倒也让那些稍逊色的食材在翻滚的热浪中重获新生。

在这样一个讲究至极的圈子中,若能带来几样特别的食材,便是极大的面子。赵不琼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场景分析法让她在别人忽略的地方发现了商机,在这个全民讲究排面的时代,谁能提供既新鲜又独特、还能让人倍儿有面子的食材?她要做的是将海鲜预制菜的概念细化再细化,在社交场景中找到那个完美的切口。她的目标很明确:要让每一份预制菜都带着大海的气息,在餐桌上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赵不琼讲完故事,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睛里闪烁着期待与兴奋的光芒,直勾勾地看着有些发呆的赵雄,问道:“老爸,我这故事讲得咋样?除了结尾是我即兴发挥的,其余的可都是实打实的真事儿,一点水分都没有哦!”

赵不琼讲述的并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取材于一段令赵雄记忆犹新的往事。那时候赵不琼还在读中学,赵雄通过朋友认识了一位名师,想请他为女儿补习功课。与此同时,他们还商量着一起投资一个彩妆造型连锁项目。最终这两件事都办成了——那位老师成了赵不琼的家庭教师;几个朋友也合伙投了整整三千万,投资了那个美妆连锁项目。

然而结果却如同一场闹剧。赵不琼的成绩毫无起色,最后连民办大专都没考上;而那个美妆项目更是血本无归,三千万就这样打了水漂,成了星美投资基金的典型案例。回想起来,赵雄仍不免摇头叹息。

“唉,这孩子就是命啊。“他常常这样自嘲。

但对赵雄来说,即使拿出几百万支持女儿女婿创业,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是他看透了人性:那些拿到投资的创业者,就如同尝过几块人肉的老虎、睡过几个女人的渣男,永远不会知足。他们会变本加厉地索要更多,若是创业不成,不是将投资人榨得精光,就是干脆反目成仇。

此刻,赵雄的目光在女儿与女婿之间来回逡巡。他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微妙的气息,那是年轻人身上特有的那种跃跃欲试的劲头。但他们越是这样说得起劲,赵雄的心里就越发没底。

“你们......“他欲言又止,喉头发紧。

最终,在内心反复权衡后,他还是决定直截了当地问出来:“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海鲜预制菜直接卖给消费者,质量控制这一关可马虎不得。稍有不慎,就可能出大问题啊!”

李一杲似乎并未察觉岳父语气中的迟疑。他挺直了腰板,神情笃定地说道:“爸,您放心吧!这方面我们早就考虑到了。现在食品安全技术这么发达,海鲜清洗、消毒、冷链保存这些问题都不是难题。关键是口感这块儿......“说到这儿,他的眼睛亮了起来,“上次跟您提的那个'新鲜度'概念,当时确实有些仓促。但现在不一样了!我已经有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这可是经过严格测试的......“

说着,他从公文包里抽出一沓资料,在茶几上摊开。手指在上面轻轻敲击着,像是要唤醒沉睡的文字:“您看,质量评判的标准一定要通俗易懂。就像股市指数一样,多少点,涨跌多少,即便不识字的人也能明白。上次我说的'酸度'和'鲜度'这些术语太专业了,老百姓听不懂。但现在不同了!我们把这些指标整合成了一个'新鲜度指数'——从100分到0分,分数越高说明越新鲜。这样一来,消费者一看就懂。“

他的声音渐渐高亢起来:“您知道吗?这是通过电子传感器动态监测酸度和鲜度数据,然后自动生成走势图。每时每刻的新鲜度数值都清清楚楚地显示在界面上——就像是给海鲜预制菜做了一份健康体检报告!这样就能让消费者随时掌握产品的最新状态......“

李一杲说得兴起,一边讲解一边在纸上勾画示意图。他的话语中满是对技术的热忱,仿佛面前的这张纸就是他的画布,而每一个数据、每一个参数都是他精心描绘的色彩。他的手指在纸上快速移动,笔尖划出一道道清晰的痕迹,仿佛在书写一部未来的技术诗篇。

“您看,这就是设备的原型机!”他从包里取出一个小巧的装置,在阳光下展示给赵雄看,“我们已经完成了初步的研发工作,发明专利也已经递交申请了。”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手中捧着的不仅仅是一个检测设备,而是通向未来的钥匙。

一提到电子技术,李一杲就像换了一个人。他的声音不再平静,而是充满了激情与活力,仿佛浑身上下都流淌着无穷的能量。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构想:从检测设备到数据分析,从生产流程到市场推广,每一个环节都被他描绘得清晰而具体。他的手在空中比划着,仿佛在构建一座无形的桥梁,连接着现在与未来。

然而,赵雄却感到一阵眩晕。李一杲的热情如同潮水般涌来,将他淹没在技术与构想的海洋中。但他还是强忍着不适,努力跟上女婿的思路。每当听到一个亮点,他便会轻轻点头,用鼓励的眼神回应李一杲的热情。

李一杲的讲述让赵雄心中泛起涟漪。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女婿确实有着非凡的才华与创造力。若非这层亲缘关系,他恐怕早已如同当年发掘优秀项目时那般,激动得拍案叫好,恨不得立刻召集团队商讨投资事宜。然而,此刻的赵雄却意外地冷静下来。

他开始思考一个更为深远的问题:李一杲的技术方案固然出色,但如果单枪匹马地投入市场,真的能够抵御大企业的竞争压力吗?预制菜行业早已吸引了无数巨头的目光,若李一杲独自打拼,极有可能被淹没在资本的洪流中。与其让女婿在风口浪尖上孤军奋战,不如借助大树的力量。

赵雄的目光落在李一杲手中的检测设备上。这个看似普通的装置,实则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一旦专利落地,它不仅能够为海鲜预制菜行业带来革新,更能成为打击抄袭者的利器。然而,若李一杲单打独斗,这套技术方案很容易被大企业模仿甚至超越。与其让女婿陷入被动的局面,不如主动寻求合作。

此外,赵雄还想起李一杲上次创业留下的债务。尽管女婿从未向他提及此事,但他早已通过其他渠道得知真相。创业的压力如同一把悬在头顶的刀,随时可能将李一杲击垮。与其让他在重压之下苦苦挣扎,不如先帮他卸下包袱,再寻找更适合的发展道路。

赵雄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他望着女儿与女婿,嘴角微微上扬:“这个项目确实不错,整个方案也接地气、实操性强。但是正因为太好了,咱们才不能碰。”他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说的‘咱们’,包括你们俩,也包括我。”

赵雄的话犹如一记闷雷,在寂静的房间里炸开。李一杲和赵不琼的表情瞬间凝固,仿佛被一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昨天赵雄还信誓旦旦地说要支持他们的创业项目,今天却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两人措手不及,李一杲心中的怒火噌地窜了上来。

“我干不干跟你有啥关系?“他的手指紧紧攥成拳头,指节泛白。“问你意见又不是让你决定我能不能干、要不要干!“

话音未落,他就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椅子发出“吱呀“一声。赵不琼眼疾手快地拉住了他的胳膊,这才阻止了他继续发作。她的手心满是冷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爸......“赵不琼的声音哽咽了。她死死抓住赵雄的手,仿佛这样才能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你不是说要支持我们的吗?怎么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