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因果道

第47回 不逐资本风潮起,初心悟透创业源(1 / 2)

创业之路从来都不是坦途。一旦决定要投身某个项目,“钱“与“人“这两个字便如同两座大山般横亘在创业者面前。而对于“烂片时代“这个野心勃勃的项目而言,资金与人力的需求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个项目既有线上平台的构建,又有线下连锁门店的扩张。然而,无问僧提出的那条看似严苛的规定——无论公司规模多大,员工人数不得超过二十人——无疑为这个项目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挑战。

张金枇干了十几年的人力资源工作,从未遇到过如此棘手的问题。要在完全没有固定员工团队的情况下解决“人“的问题,这简直就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深知,要想在这个项目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找到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她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哪些部分是可以完全依赖外部资源解决的?“

王禹翔第一个举手表态:“系统的开发完全不需要招聘员工!我们团队本身就拥有顶尖的技术力量。大师兄是软件和硬件设计的顶级专家,他搞定产品规划;软件工程的系统架构设计我就能搞定。至于普通代码编写,可以拆成模块开发需求,外包搞定。“

张金枇大笔一挥,从人员编制表上划掉了一大块:“那我们原来规划的30名程序员的规划作废!技术部,解散!继续,还有哪些是可以不用公司员工解决的?“

陆静听到这个问题,立刻表现出不耐烦:“编辑与内容创作团队…这事儿我最不擅长了!你让我做具体的内容创作还行,让我去管理审核、组织团队,我做不到!“

张金枇冷冷地看着她:“但是我们七个人中,只有你对拍微电影、故事转剧本这些内容创作熟悉。你不接,谁来接?你不能光说‘我不行’,必须拿出解决方案!“

陆静被这番话说得有些恼火,但她又知道自己逃不掉这个责任。她咬着嘴唇,勉强开口:“那…能不能让用户自己解决?哪个平台不是靠UGC内容输出的?干脆连管理用户内容的编辑也交给用户自己组织管理,最好连审核都让用户自己搞定!这样总可以了吧?“

张金枇盯着她:“这就是你的解决方案?让用户自己管理?这靠谱吗?“

陆静一脸戒备地回道:“不试试怎么知道?反正我最怕管具体的事情了。与其让我瞎折腾,不如放手让用户自己搞定!“

一旁的赵不琼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作为一名市场专家,她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创意背后的可能性:“等等,小师妹,你说‘让用户自己搞定’…你的意思是说…干脆搞一个全域无边界UGC?“

陆静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对!就是这个!让用户从内容创作到审核再到管理全都自己搞定!这样一来,我们根本不需要组建任何编辑团队!“

王禹翔听得目瞪口呆:“小师姐,你这招‘甩手掌柜’玩得太绝了!不过…这样真的行得通吗?“

陆静撇了他一眼:“怎么不行?用户参与度越高,平台就越有粘性!反正我不喜欢管人,这样既省事又能达到效果!“

张金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这个方案确实有创意。不过…“她停顿了一下,目光锐利地扫过在场所有人,“我们需要确保这种模式能够真正落地。毕竟,让用户完全接管内容创作和审核的风险也不小。“

王禹翔反而毫不在意地笑道:“大师姐,这块我有办法了!全线介入AI审核就可以解决!除非算法搞不定的事情,才干预人工,这样前期安排一个审核人员就搞定了!“

“好!”张金枇重重地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勾,“第一名员工招聘规划敲定,负责处理AI无法搞定的审核。这次讨论很好,大家接着,还有哪些部门的员工,可以裁撤甚至不用招聘的?”

“烂片时代”项目规划中,有两个最大的部门——技术部和市场部,都是30名员工的编制规划。现在技术部已经彻底裁掉了,剩下的最大部门就是市场部。如何处理这个部门,成了摆在众人面前的新难题。

赵不琼分管市场部门,见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自己,她的眉头微微皱起:“市场部门主要有两大块业务。第一块是开拓加盟商的,这部分是不能裁撤的,而且人数不多,只有三人编制,对公司总人数的影响不大。第二块是门店经营人员,直营店需要店员,托管门店也需要店员,只要开店就需要配置这些岗位。这两部分都很难裁撤,除非…”

“除非”是什么意思,大家心照不宣。那就是不要自己开直营门店,也不要托管加盟商的门店。但现在的趋势是投资与经营分离,如果不托管门店,招商就会变得异常艰难。

怎么办?

众人面面相觑,气氛一时陷入沉默。

思思见大家都不吭声,悄悄凑到王禹翔耳边问道:“开直营门店是必须的吗?”

王禹翔听到这个问题,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低声解释道:“按照国家商务部的规定,特许经营许可必须有四家直营门店,才能申请特许加盟连锁许可。”

思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作为一名在附属医院工作的职场新人,她对“附属”这个词格外敏感:“那…如果我们把门店也做成‘附属’的形式呢?就像我们医院是大学的附属医院,而沃恩医院也有附属药店、附属诊所一样?”

这句话让王禹翔眼前一亮:“按照这意思类比…直营门店是‘直属附属店’,托管加盟商的门店是‘非直属附属店’?”

“对啊!”一言惊醒梦中人,赵不琼也马上明白过来:“是不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需要按照商务部的连锁特许经营规定来操作了!”

“可以!”工商法规的事情,是张金枇负责的,她听到这里,眼中也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这个思路确实可行!直营门店可以叫‘直属附属店’,托管加盟商的门店可以叫‘非直属附属店’。这样一来,我们既满足了商务部的规定,又避免了繁琐的直营门店建设和托管流程!”

“但是…”赵不琼马上又皱了皱眉,想到以前做加盟的时候那些难题,发愁起来:“这个模式的关键在于门店必须与平台和公司总部的软件系统彻底打通。否则管理难度会非常高,甚至只是挂名而无法真正管理。”

“这个技术上完全没问题!”王禹翔自信满满地笑道,“我们可以分步走——先实现拓客一体化,其他功能逐步完善。只要有生意带给门店,技术实现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门店愿意接入我们的系统。”

赵不琼不再犹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下了决心:“市场问题,就用市场的办法解决!起码第一步开四家直营门店的事情,可以不用做了。”

“好!”张金枇再次挥动笔杆,在人员编制表上划掉了一大块,“那我们原来规划的25名门店店长和店员的规划作废!门店运营部,解散!招商加盟部门…要不要改个名字?这个部门虽然只有3个人员编制,但负责对外协作工作,要不就叫外事部?招聘的人负责所有外部事务,包括但不限于招商加盟、门店合作等等。”

“哇,大师姐,你这是让员工大包大揽啊。”王禹翔回头看向张金枇,脸上带着几分夸张的表情,“岂不是公司的员工都变成了全能包工头?”

直营门店的问题解决了,但新的难题接踵而至。张金枇马不停蹄地提出了下一个问题:“原定计划是先做直营门店的,现在直营门店不做,那么附属门店是托管还是不托管?托管策略是否还需要继续执行?”

王禹翔听到这里,嘴角微微扬起一抹狡黠的笑意。他转头看向赵不琼,眼中带着几分得意:“四师姐,现在已经不是要不要托管的问题。老师给全公司限定20名员工封顶,托管一个门店就要十个八个店员,就算你想做托管,也没法做吧?”

王禹翔说的虽然是实情,但也隐隐戳中了团队面临的难题——无问僧提出的限制员工人数的规定,要么遵守,要么违背。

要遵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