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因果道

第51回 代码铸剑破迷局,洪门设陷试人心(1 / 2)

李一杲和田松不知不觉间,便将一瓶洪门酱香酒喝得涓滴不剩。李一杲倒置酒瓶,将最后一滴酒根倒入田松的杯中,心想这顿晚饭也该告一段落。却不料田松轻轻拍了拍手掌,两名年轻女子便从门外款款步入包房,径直在一左一右落座于两人身边。

坐在李一杲身旁的女子打开了桌上那瓶尚未开封的洪门酱酒,动作轻盈地为他斟满一杯。她的指尖在杯沿停留片刻,仿佛在传递某种无声的诱惑。随后,两名女子举杯示意,与李一杲说了几句模糊不清的话语,便一饮而尽。

李一杲此刻已是醉眼朦胧,酒精在他的血管中肆意奔涌。他的双眼泛着血丝,耳边嗡嗡作响,仿佛置身于一场混沌的漩涡之中。他听不清众人在说什么,只知道田松的声音依旧爽朗,而那两名女子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悦耳。他机械地端起酒杯,与众人频频碰盏,任由酒精继续侵蚀他的理智。

然而,在意识逐渐模糊之际,一个念头却如同冷水般浇醒了他——那是对远在家乡的妻子的愧疚。这个机灵让他稍稍恢复了几分清醒。他环顾四周,试图寻找脱身的机会。可那坐在他身旁的女子却仿佛察觉到了他的犹豫,她凑近了些,用柔软的手指轻轻摩挲着他的手腕,一颦一笑间尽是风情万种。

李一杲的心跳陡然加快。他知道此刻若是稍有不慎,便会坠入这场温柔陷阱。他的手心渗出冷汗,喉咙干涩,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束缚。他试图推开女子的手臂,却在这时听到田松的声音飘飘渺渺的传入耳中:

“来来来,李工,你猜猜看,洪门有多少门?猜对了,我让这两妹子陪你回房间一度春宵。”

李一杲的脑海一片浑浑噩噩,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的目光扫过酒盒上镌刻的宝岛地图,突然间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脑海中一片清明。他抓起沸腾的火锅汤勺,在鸳鸯锅清浊分界线上重重一划:

“从前洪门有三道门——青帮洪棍开山门,天地会暗桩走偏门,致公堂西装革履登堂门。”

他手指蘸着酒液,在玻璃转盘上画出三道螺旋:

“如今只剩两道门——黑道洗白的旋转门,白道染灰的玻璃门。”

汤勺突然戳向酒盒里凝神注目的洪门领袖:“您师父那代人,早把第三道门焊死了。”

田松惊讶地看着李一杲,仰头喝了一杯酒,又饶有兴趣地指了指两位妹子,再次朗声问道:

“李工,那请你再猜一猜,这两位妹子,又有几道门?”

打开的窗户外,吹来一丝带着湿漉漉梅雨的冷风。尽管身边妹子暖香如玉,也让李一杲感觉到冷意森森。他打了一个冷颤,发红的双眼牢牢盯着田松,心里不断地在思考这句话的深意。

在这酒精与欲望交织的迷雾中,李一杲仿佛看到了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最复杂的一面。田松的问题如同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了表象下的层层迷雾。他知道自己此刻的回答不仅仅关乎面子与利益,更关乎对人性、对命运的深刻洞察。

窗外的雨声渐大,包房内的灯光昏暗如暮。李一杲的心跳依然剧烈,但他知道,自己必须在这场游戏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三月的梅雨天总是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湿冷。凌晨三点,李一杲被一阵阵寒意从朦胧的醉意中唤醒。他睁开惺忪的双眼,借着床头昏黄的灯光,这才发现自己回到了宿舍。房间里没有开空调,潮湿的空气如同一层厚重的雾气笼罩在四周,即便盖着厚实的棉被,他也感到浑身发冷。

他坐起身来,双手撑在床头,努力回想自己是如何离开酒桌的。记忆如同被酒精浸泡过的照片,模糊而褪色。他记得最后与田松对饮时的情形,记得那两名女子温柔的笑容,记得自己在酒精与欲望的漩涡中挣扎的模样。然而,具体发生了什么,却如同被一场大雾遮蔽。

“那两个女子,后来有没有跟我一起回房间?”这个问题如同一根刺,扎进了他的脑海。他颤抖着手拉开裤子拉链,低头查看自己的衣物——外衣外套和裤子都不见了,身上只剩下一条薄薄的保暖内裤。

这一刻,恐惧与羞耻如同电流般穿过他的全身。他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冷汗顺着脊背流下。他冲进洗手间,打开灯,这才发现马桶里残留着呕吐物的痕迹。显然,他在醉酒后曾在这里呕吐过。更糟糕的是,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失身给了那两名女子。

李一杲跌坐在马桶上,双手抱头,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懊悔中。他想起赵不琼清澈单纯的眼睛,想起那个托着下巴,把他幻想成架着七彩祥云迎娶她的盖世英雄的单纯女子。他甚至能想象到她的失望与痛苦的表情。那一刻,他觉得自己像个彻头彻尾的懦夫,像个被欲望与酒精吞噬的失败者。

他站起身来,打开水龙头,用冷水狠狠地洗脸。冰凉的水流冲刷着他的脸颊,仿佛在洗涤他的灵魂。他望着镜中的自己——红肿的眼睛、苍白的脸色、凌乱的头发——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另一个自己:一个被现实击垮却又不甘沉沦的灵魂。

“我必须重新开始。”他在心里默念道。他脱下身上的衣服,走进淋浴间,任由热水冲刷着他的身体。水汽弥漫中,他的头脑越来越清晰,他想起了自己回答田松的那句话:“她们是移动的原始之门,是你用来迷惑他人的第三道门,却不是我的梦想之门。”

他终于心中释然了。

当他走出浴室时,房间里的湿冷似乎不再那么难以忍受。他穿上衣服,拿起手机,给赵不琼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告诉了今天晚上发生的一切。

窗外的雨声依然淅淅沥沥,李一杲却不再感到寒冷。潮湿阴郁的空气中,他仿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他打开笔记本电脑,十指在键盘上飞舞,将自己的想法快速转化为一个完整的demo。

做demo是创意设计和产品经理的基本功,而李一杲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来的天赋。早在大学时期,他就开始研究如何用AI工具辅助制作demo原型。正是这项技能,让他在深圳的一家大型央企旗下的零售集团快速崭露头角,并在短短几年间攀升至中高层。可以说,他不仅积累了原始的创业资本,更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这一切都离不开他对demo制作的执着追求。

刚入职的第一周,他就被分配到了一个电子价签项目组。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对他来说既陌生又充满挑战。电子价签是一种结合了电子墨水屏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智能设备,能够实时更新商品价格,广泛应用于超市、卖场等零售场景。在此之前,李一杲对这一领域知之甚少,但他并没有因此退缩。他利用业余时间疯狂阅读相关资料,从零开始学习电子价签的核心技术原理。

然而,项目组的氛围并不轻松。按照惯例,项目组通常采取“老带新”的模式,而带他的老同事王芃已经在公司工作了六年。王芃对新人一向挑剔,尤其是像李一杲这样初来乍到的“新人”,更让他觉得不屑一顾。

“小李啊,你刚来就负责改价模块?我看你这简历写得倒是挺花哨,什么‘AI辅助demo’‘全能型产品经理’,这些都是吹的吧?”王芃一边翻着李一杲递过去的方案材料,一边冷笑。

李一杲没有反驳。他深知在这种场合解释只会徒增尴尬。他平静地说道:“王哥,咱们先不聊我的能力,我先给你看个东西。”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熟练地调出一个demo。屏幕上的界面清晰地展示了电子价签系统的功能架构:从商品信息录入到价格实时更新,再到后台数据管理,一切都一目了然。

“这是我昨晚加班做的demo。”李一杲指着屏幕说道,“你可以看到,每个功能模块都有对应的交互逻辑,甚至连未来可能的扩展接口都预留好了。”

王芃的脸色渐渐变了。他凑近屏幕仔细看了一会儿,突然指着其中一个功能模块问道:“这个改价模块的数据来源是哪里?”

“您看这里。”李一杲轻点鼠标,弹出一个详细的技术说明文档,“数据来源是通过API接口对接第三方平台,具体技术实现细节都在这份说明书中。”

王芃翻了几页说明书,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行吧,小李,算你厉害。这demo确实没得挑。”

李一杲做完改价模块之后,对电子墨水屏的最大优势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可以随时刷新价格,即使几分钟变动一次也没问题。这对于蔬菜类商品的价格管理来说,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解决方案。然而,他并没有止步于此。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在他脑海中闪现:“为什么非要让人手动修改价格呢?完全可以借助AI分析,实现智能调整!”

想到就做。他立即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整整一个晚上,他反复调试代码、优化算法、完善交互设计。最终,一个全新的智能调整价格的demo诞生了。与此同时,他还撰写了一份详尽的开发工程说明书,详细解释了AI算法的原理、系统架构的设计以及未来可能的优化方向。

第二天一早,李一杲信心满满地将方案报告递交给了上司张经理。

不出所料,这份报告很快就引起了张经理的关注。当天下午,张经理就把他叫到了办公室。

“小李,你的方案我看过了。”张经理推了推眼镜,“这个想法挺有意思的,但我觉得有几个问题需要你解释清楚。”

李一杲微微一笑:“张经理,请您看这个demo。”

他打开电脑,播放了一个关于智能调整价格系统的完整演示。屏幕上清晰地展示了AI算法如何根据实时数据自动调整蔬菜价格,甚至还能根据历史销售数据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

“您看这里。”他指着屏幕说道,“这个系统不仅能够实时调整价格,还能根据市场波动自动优化定价策略。具体的技术细节和实现步骤都在这份说明书中。”

张经理的目光在屏幕和说明书之间来回切换。他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小李,你的这个方案确实很有前瞻性。不过我还有一个疑问:这个系统会不会出现误判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