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宸若梦

第五十四章:京城暗涌与命运错位(1 / 2)

大朝会上,气氛庄严肃穆。百官列班,君坐龙椅之上,神sE从容,言语中却暗藏杀机。

今日议题繁杂,方才讨论完边关军饷问题,工部尚书便拱手而出,声音稳重而响亮:

「启禀陛下,靖边县水利工程已於月初开工。然因连日暴雨,河道改径,民间传言四起,怨声载道,恐影响军粮运送及民心稳定。臣以为,应派一位熟稔军务且T恤百姓之人前往督导安抚。」

皇帝微抬眼皮,语气不疾不徐:「工部尚书心怀社稷,可有合适人选?」

工部尚书顿首道:「微臣以为,威武将军李广,治理有方,素有威信,可堪此任。」

皇帝未置可否,转向群臣:「诸卿意下如何?」

就在众臣思忖之时,御史大夫古轩宇出列,神sE笃定,声音清朗:

「陛下,微臣认为,此事非寻常治水之举。靖边位於北境通道,为白泽军旧驻之地,民风彪悍,军民关系盘根错节。此时派遣一位深谙当地军政之人,方能安稳局势。西宁大将军叶若凝,曾亲领白泽军筑堤修坝,与当地百姓素有情谊,当为不二人选。」

百官闻言,议论纷纷。站於侧班的凌绍安微微前倾,拱手接道:

「陛下,微臣亦附议。靖边县军政复杂,若非熟稔地形与军情之人,恐难稳局。西宁大将军过往驻紮於此,与当地军司徐雁行将领交情深厚,调度民力亦颇有章法,臣以为再适合不过。」

皇帝微微颔首,唇角含笑,似是欣慰众臣推举之人与其心意不谋而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正此时,一名年约五旬、身着深青朝服的礼部侍郎轻咳一声,出列禀奏:

「陛下,靖边任务虽重,然言家本月将举办祖祭,据老夫所知,西宁大将军此番为主祭之人。若将其调离,恐有失孝道,亦会招议。」

此言一出,殿中气氛微凝。

正此时,齐王上前,语带不屑:

「笑话!区区护国大将军,竟困於内宅祖祭?此等小事也值得在朝堂上争论,礼部侍郎之言,未免可笑。」

礼部侍郎闻言大怒,回击道:

「齐王何出此言?叶将军既嫁入文国公府,家祭岂能视为小事?我朝以孝治国,为人媳妇、未来主母,自当以祭祖为重。至於国务,自可由他人代劳!」

皇帝闻言,脸sE微沉,声音冷冽:

「哦?依礼部之见,是要朕亲赴靖边督导水患不成?」

语气甫落,朝堂已鸦雀无声。数名年轻官员垂首不语,连素来沉稳的户部尚书也不由拈须侧目。

正当气氛紧绷,言徵从容上前,拱手敛眸: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陛下息怒,礼部侍郎亦是忧国之心,只是考量未周罢了。」

他语气一转,缓缓道:

「陛下圣心念国,臣等自当遵从。家祭属内宅之事,叶将军身为朝廷柱石,自当以国事为先。内事自有内眷主理,无须陛下挂怀。」

此番言辞恰到好处,既无冒犯圣意,又化解争端,更巧妙地将「叶将军当行」之议,引向「天命所归」之势。

皇帝见此,神sE微敛,手指轻叩龙椅扶手两下,道:

「既如此,便命西宁大将军即刻整备,赴靖边督导水利工程。另令白泽军拨一小队亲卫随行,由凌将军协同,十日内成行,不得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