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娇

第377章 逼宫(中)(2 / 2)

长亭当即泪流满面!

是当初陆长英送给石猛那五千陆家军!那个禁卫是当初陆长英送出去的陆家军!八年了!这个人在石家的禁卫军里呆了八年了!他仍然记得他是平成人!台下兵士趁势一哄而上,庾皇后赶紧伸手将长亭拉了上来,长亭抱着庾皇后嚎啕大哭。

为什么陆家是陆家?

为什么平成是平成?

不是因为他们这群姓陆的人啊!

是因为有他们啊!因为有他们这群人啊!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t\t\t第三百六十二章余震

高台下众将士蜂拥而上,大局已定,高台上除却崔家的拥趸,余人均或逃或降,长亭将石宣搂在怀中,耳边也不知是谁嚎啕的哭声,眼前的一切都好像是正在出演的折子戏,长亭脑袋眩晕,一垂眸却见庾皇后发着抖的指尖,不觉心酸,伸手紧紧握住。

蒙拓一马当先冲上高台,将扎进朱漆柱上的那槟红缨枪拔下,一个旋身便将挡在石闵身前的禁卫踢翻,长枪直指石闵,石闵单手挡枪,一股蛮力气将蒙拓一把甩开,蒙拓一个踉跄稳住后反手扣住石闵肩头,将石闵一下挑翻在地,蒙拓杀机顿起,双眼赤红地抛开长枪,将软刀从腰际上一把抽出,刀锋一斜,寒光大闪,顷刻之间刀尖对准了石闵的喉头。

石闵身形向后仰躺以避让,却见他也被激起了血性,单手握住软刀,以掌挡刀,蒙拓吃力,反手将软刀抽出,电光火石之间便又将刀刃送到了石闵喉咙处!

石闵喉头上下抖动,刀刃刮破皮肤即刻见血!

“蒙拓!”长亭失声高唤!

现在不能杀石闵,至少不能由蒙拓把刀插进石闵的身体里!

蒙拓掌中软刀微抖,颈脖僵硬,轻轻仰头,踟蹰片刻终将软刀放下,眼眸深垂,杀机却未曾深藏,蒙拓的杀机就如同他手中的软刀,锋利且暴露于人前。

石闵该死,可是不能现在死,也不能由蒙拓将他送去见阎王。

石闵被紧随蒙拓其后的亲兵三两下束手就擒,单膝跪地,前额覆地,成王败寇,一脸狼狈之相。崔家亲卫三两簇拥着崔氏向后退,企图寻找突破口,崔氏虽无惶恐欲泣之态,可仍旧能觑其恍然无助之色。

石猛如梦初醒,撑在椅背上,看到自己素来宠爱的长子被士兵压在地上,侧脸紧贴在青砖上,鼻子眼睛都被挤压在了一起,狼狈不堪。石猛扶着椅背,半斜起身,下肢麻痛,抬下颌示意亲兵将石闵拽起,正面向他,石猛半蹲下身去,与石闵对视良久,面容悲凉,许久之后,伸出手来摸了摸石闵的后脑勺,显得十分慈爱与悲悯。

“你真的杀了阿阔?”石猛语声嘶哑,眉眼却柔和得像极了一个宠溺儿子的父亲。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石闵浑身一颤,膝盖在青砖上磨蹭,企图离石猛更近一点,慌乱辩解,“父亲...父亲!你听我说...我不是成心的...我没有派人去暗杀他...”石闵如同抓到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转头指向崔氏,“岳番身边那细作是崔家的人,主意也是崔家的主意,真的!求你信我!今天就算逼宫成功,儿子也不会在您百年之前登基上位的,父亲,您信我...您信我...”

石闵大约觉得将锅甩给崔氏扛,这是能救命的稻草,可殊不知这也是压倒石猛的最后一根稻草。

石猛可以容忍儿子心狠手辣,可绝不能容忍他的儿子懦弱,无担当!

长亭眼睁睁地看着石猛仰头轻笑后飞快抽出蒙拓别在软刀,手掌带风飞快向下落,石闵瞳孔放大之后剧烈收缩,下意识向后一偏,刀尖堪堪避开要害,结结实实地扎进左胸中,喷涌出殷红的血。

“圣上!”

“姨父!”

“父亲!”

三个声音同时发出,陆长英率先发出声响,向身后使了眼色,亲兵当即将石闵拖下,蒙拓伸手扶住石猛,长亭看向庾皇后,却见庾皇后缩在袖中紧紧攥着的拳头兀地松开。

石猛再睁眼已是双眼赤红,老泪纵横,将软刀一掷,“哐当”一声,刀破尘微,只见他伸手拍了拍蒙拓,几欲多言,却终究未曾开口。

蒙拓比亲兵仍旧蜂拥而上,将石闵与崔氏押解而下。

长亭呼出一口气,高台之上血腥气冲天,四处都是飞溅的鲜血,溅在朱漆高柱上,已然分不清哪处是红漆,哪处是血迹。铁盔禁卫来势汹汹,杀伐之气扑面而来,这里的女眷都是战场上过来的,虽生为女人,却总算无人嚎啕大哭,只有石宣嘤嘤低泣。蒙拓伸手将长亭拉起拢在自己的斗篷之中,铁盔沁凉紧紧贴着长亭身体,长亭不觉得凉,只觉得浑身因兴奋而战栗。

之后三日,建康城内腥风血雨,石猛受此重创,几欲晕厥,蒙拓受命平复建康,当日被称“高台之变”,城外三万士兵全部身亡,无一活口,建康城内死伤过千,内宫之中伤亡上百,蒙拓领命接手,三日之内以雷霆之势将建康城中崔氏余孽剿灭,将朝中与崔家亲厚之士族全部羁押,无一幸免,此举引众士族不满,士族发声,陆长英出面弹压,如此一来,蒙拓这样血腥的手段终究未引起太大波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庾皇后将长亭留在了宫中,石宣尚小,崔氏忤逆,庾家五姑娘名不正言不顺,堪堪只有长亭能铁腕掌权,安定内廷,蒙拓在朝外忙了三日,长亭在内宫忙了三日,蒙拓杀伐果断,长亭也未曾束手束脚,审人定罪十分流畅,崔家残孽如何能把控内廷,这必当内外勾结才能做到,这一点都不难,宫中六司从来都不是一条心,抬这个贬那个,自然有人说话,长亭威逼利诱,如何不难知道原宫中司衣制与内城禁卫司青梅竹马,只待石猛上位便可鸳鸯同心,又以钱财贿赂司膳制,将得用之人装在水桶中运进宫里,里应外合,打着如意算盘,可惜算盘碎了,珠子落了一地。

“司衣制全部软禁,宁错杀不漏过。”长亭坐在甘泉殿中语声清淡,合上册子交待晚烟,“前朝的老人仗着新主子慈和就作威作福,一个奴才也敢掺和进夺嫡大事里来,真是乱了章程,司衣斩首,司膳剐皮,两司全部换上石家的世仆。其余四司的司制趁势一并押了,该换的换,该杀的杀,宫里头没有干净的人,被怎样对待都是她们前几十年积下的报应。”

晚烟领命而下。

庾皇后靠在暖榻上,手中捂着一只铜暖炉,盯着垂幔,声音很浅,“阿阔...真的死了吗?”庾皇后顿一顿后,语声缥缈,“我总觉得阿阔还没死,老大虽自小蛮横,可和阿阔到底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怎么能下这种狠手呢?”庾皇后话头一滞,想起陆家惨案,不觉深吸一口气,轻笑了笑,“阿阔应该是真的死了,要是没死,崔氏也不会突然发难了。”

一连三日,庾皇后皆沉默不言。

既是失子之痛,也是被背叛之恨。

只是恰好背叛她的,也是她的儿子。

因庾皇后未及时出兵救援蒙拓一事,长亭当初还曾心存芥蒂,可如今想来,都似过往云烟,不提也罢。

长亭叹了口气,不知该如何安慰庾皇后。

“当初阿拓被困,我对于是否派遣援军犹豫不决时,如何也想不到会是如今解局之人会是阿拓。”庾皇后语无波澜,可仍旧能听出无尽感叹。

长亭默默斟了一盏茶递到庾皇后手边,庾皇后伸手来接,五指沁凉,顺势将茶放在桌案上。庾皇后仍然在自说自话,这也是她这么几天来说的最多的话了。

“外有胡人,内有符稽,岳番尚且镇守在邕州以抵御胡人,符稽流窜至太行一带随时预备反咬一口。”庾皇后语气平静无澜,冷静有序,“建康不能乱,阿闵时至今日已不堪大用,阿阔身亡,阿闯年岁尚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长亭神容丝毫未变,她当然知道庾皇后要说什么。

长亭静待片刻,便听庾皇后后语,“石家余人被排除在嫡系之外,都是些扶不起的阿斗。如今只剩阿拓了,阿拓手握兵权,劳苦功高,麾下既有掌平野之胜的王朗,也有身经百战的黄参将,军心所向,铁血同袍。你聪明,家世好,人品好,也当得甘泉宫陆皇后这个位置,你们两人上位必定可得众人扶助,方能天下大定,海晏河清。”

“阿拓与二哥曾叩拜苍天,兄弟相称,一起征战沙场,互相交托性命,出生入死十数载。谁人刀口不饮血,哪个身上无所伤。阿拓身背红缨长枪镇守建康,腰缠软刀利刃为石家,为这天下冲锋陷阵,饮血啜泪,不是为了今日捡一个落地桃子的。”长亭知道这绝非庾皇后的试探,前有狼后有虎,内忧外患,建康必得有一人铁腕硬心肠,可蒙拓并不适合,长亭轻轻一叹,点到为止,“阿拓父族是胡人,妻族是大士族。”

如今的外患是谁?不正是汉人口中的胡子!蒙拓父族是胡人,便足以让他在两军交战之际受尽磋磨言语。石家若想真正终结乱世,不当下一个徒有虚名的符家,必当正君权,灭世家权威,统一兵权与封地,这势必损害百年世家的切身利益,到时身为平成陆氏女婿的蒙拓又当是众矢之的。

蒙拓自然当不得。

放在桌案上的那盏茶已经凉了个透,长亭索性将茶水向窗外一泼,轻声再道,“俗话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蒙拓承蒙石家养育,内有姨母量衣问暖,外有圣人教习督促,学仁义道德,知礼义廉耻,蒙拓与我都感恩备至。姨母,你放心吧,无论圣人的决定是什么,阿娇与蒙拓都禀尊圣意,绝无二心。”

庾皇后终于眼眶红透,仰头合眼,留下两行清泪。

再三日,蒙拓前来接长亭出宫,昭和殿已大门紧闭愈六日,众臣皆不眠不休数日,现下蒙拓双眼通红拜别庾皇后,“建康如今有巡城营卫司与禁军通夜把手,在建康城中的崔家余孽已尽数捉拿,张黎清点难民及当日受灾房屋、街巷,建康短期内不会有异变,平成陆氏已出兵镇压北疆崔氏,圣人已下令让镇守冀州的岳三爷带兵增援邕州岳番。”

石猛让岳三爷去增援岳番?

长亭双眼微眯,暗道一声好棋,石阔已死,让岳三爷增援岳番便是石猛发出的一个信号,岳家诸人除却岳番均不会被牵连。岳三爷性情耿直忠义,跟随石猛数十载,石猛将对岳番的处置权交给了岳三爷,这是对岳老三能表示的最高的信任与嘉奖,同时也可趁机整合邕州兵马,一解围困之境。

“圣人身体何如?”庾皇后身向前倾。

蒙拓闷声道,“圣人身体尚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当日高台之上,石猛身体已现出强弩之末之态,一连熬通六日,肃清建康杂事,加之强忍失子之痛,又如何能“尚可”?庾皇后素来精明强炼,如何想不到?苦笑着摆了摆手,又问,“老三如今何在?”

“还在昭和殿内听圣人耳提面命。”蒙拓垂头再答。

庾皇后长叹一口气,让长亭与蒙拓先回镜园休整一番,一出宫门,蒙拓破天荒地弃马上轿,靠在长亭身侧一闭眼,没隔多久便闻鼾声,长亭垂眸看蒙拓,神容难掩疲色,轮廓分明肤容黝黑,纵是闭着眼也可见肃杀之气。长亭撩开车帘,看街巷整齐干净,虽说受高台之变影响街道中难见民众,可到底也还算太平,这便是昭和殿这六日的功劳,甚至还将城门大开,凡有文书者均放进城内,如有精壮年愿意招安从军,当下颁发建康户籍文书,分发下白银二两,棉衣三套,粮粟二石。

建康城外三百里近郊、建康城旁的南琅、离桥等八个城镇皆通行这一政令。

虽说乱世必用重典,可因势利导,也为上策。

长亭将车帘放下,符家王朝逃难时将国库搬空,石家入住建康,一粮一粟皆为石家私房,如今白银二两,棉衣三套,粮粟二石的供用足够搬空石家几十年的私藏。陆长英率先募出十万白银,当日在高台之上的诸家亦均有表示,无论士族、寒门还是武将皆有众志成城,背水一战的势气,石家的突逢剧变反而隐隐有破而后立,立而后安的架势。

只是长亭一直没想通一件事…

“崔氏说当初在建康城外围了三万人,叫你们一时半会内无论如何也闯不过…”镜园静谧安宁,待蒙拓足足睡了三个时辰,长亭才端了碗鸡汤递到蒙拓跟前,蒙拓一饮而尽,眼中仍有血丝,疲态尚有一二,听长亭问及这个问题,蒙拓陡然沉默下去,隔了良久方嘶哑开口。

“是有人相助。”

蒙拓似乎不愿提及此事,眼神放空,好似回忆当日场景,“我和长英赶到外城时,满地都是尸体,血流成河。崔家和石闵麾下的兵士大多都死了,只留下了近万名战俘手脚被捆在一起,口中塞有白布。看那场面,好像是特意在等我和长英去接收那万名战俘。”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t\t\t第三百六十三章落幕

长亭惊愕,崔氏布下的三万兵士死了两万,降了一万,降的那一万被紧捆手脚放在城墙根下…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来人至少有同等数量甚至翻倍数目的精兵才能游刃有余地对付这三万兵士。如今天下尚未大定,石符两家盘踞,其余不过乡间坝里几百几千人的小打小闹罢了,又有谁有这样的手笔对付这三万人?

四世家倒有实力,除却崔陆两家,只剩王家偏安琅琊从不理会凡尘俗世,贯彻士家清贵最为彻底,又如何能犯下如此杀孽。还余谢家,谢家询郎精通文墨孔孟之道,沉迷文道授业,且谢家与陆家通家交好,若当真出手相助,又岂会行事如此隐秘,似要隐姓埋名好送蒙拓一个天大便宜?

长亭思来想去,无论如何也找不出答案。

蒙拓看向长亭,薄唇紧抿,轻轻叹了口气,终究挑唇笑了笑,将长亭揽到怀中,“前有曹丕出生圜如车盖,后有陈胜吴广鱼腹得字,你就当这是得天意,享盛世的一个预兆吧。”

“天兆?”长亭窝在蒙拓嗤笑一声,“事在人为,哪有什么天兆?若当真为天兆,那福泽的也是你与哥哥,那岂不是要你或哥哥登基为帝,才对得起这天兆不成?”

蒙拓沉声立道,“我不欲入主昭和殿,从未有此念头。长英长兄为陆公后裔,平成陆氏家主又怎会想要这天下。我只为纯臣肱骨,长英长兄只为陆家掌舵,可助这天下安宁富强,却绝不为天下之主。以道德传家,方能千年。耕读传家,十代以上。诗书传家,五代无碍,朝代更迭,哪有不被替代的帝王?我蒙拓自知只有打江山的能力,绝无守江山的手腕。长英阿兄闲云野鹤惯了,待天下太平后,只会退居平成,著书立说,以流芳百世。”

没有不被替换的帝王家,只有百年不倒的士族家。

只是如今士族凋零,世家终究要为自己选一条路走,崔家选了朝堂,谢家选了孔孟文道,王家隐忍不发,陆家最终也会为自己选一条路,选一条可庇佑子孙万代,春秋鼎盛的路。陆长英很清楚,登基为王,对陆家而言,绝非好路,甚至有自降身价之嫌,后世评说里甚至会有陆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躲在暗处将石家辛苦打下的天下趁机侵吞己有。诸葛殚精竭力扶持刘备稚儿,霍光受托扶幼主,这天下诱人不诱人?万人之上,天命所归,当然诱人!

只是对于蒙拓与陆长英而言,有比天下更诱人的东西。

蒙拓沉声再道,“更何况,石家尚有一个三郎,他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到时人命血肉的事我来做,治国安邦的话长英长兄去教,阿闯性情温和,却也有军人血性,杀伐果断却不草菅人命,以理明视听,以法治天下,臣下辅佐,待阿闯成家立业之时,便是他独当一面之日。若我继位,世人如何评判?阿闯又如何能被当成一个储君听教习道?待阿闯成人之际,这天下我若不还他,是我不义。我若还他,他无治国安邦之本,我便是对天下苍生不仁。石家养我育我教我救我,我岂能做这等不仁不义之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蒙拓主意既定,长亭默默放下心来,心中更升欣喜,只觉夫妻二人默契十足,她前脚回绝庾皇后,蒙拓后脚便与她表明立场,不是默契又是什么?长亭偏头看向蒙拓,儿郎目光坚毅,五官端正,前额饱满,知善恶,明是非,更爱她,护她,敬她,尊她,亦心怀天下,知敦伦常理,长亭靠了过去,拿前额去碰蒙拓的前额,柔声安抚,“若二哥泉下有知,必定会很欣慰。”

提及石阔,蒙拓嘴角一抽,神容瞬时大恸,将长亭拥得更紧。

死亡带来的伤痛,只能让时间冲淡。

长亭也反手紧紧拥住蒙拓。

昭和殿六日大门紧闭换来建康初定,再隔六日,六座城镇均开门迎难民,在陆长英手笔之下,昭和殿连出三章条款优待难民,鼓励充军,甚至拿出条款招安小打小闹般拥山自立的草寇、流民,陆长英既出优容条例,又出重典,其中言明“反扰民居、侵民财、犯民事者,立送巡城营卫司。反军将扰民居、侵民财、犯民事者,立送禁城营备,立杖责五十板,罚银三两,粮五石。”杖责五十板,这是军棍,五十板是要死人的,乱世用重典,这从根本上杜绝了招安的兵卒扰民搅事。

以建康为中心,打开城门,石家的影响力逐渐辐射至周边三州。岳三爷亲征至邕州,当下将亲子押解于马下,又以雷霆之势控制崔家诸人,再派遣一队人马去寻石阔尸首,快马加鞭修书一封送回建康禀告诸事,信中称其已将岳番制服,可要将其送回建康鞭挞示众?石猛口述,蒙拓下笔,让岳三爷自己处置岳番,不须再带回建康。蒙拓回来同长亭说起此事,长亭脑中突然想起第一次见岳番时,那少年蹲在石头上口中叼着一根狗尾巴草,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长亭眼眶陡然发红,笑了笑,“圣人饶了岳番一命。”

叫岳老三增援岳番,不过是给岳老三一个机会自己处理。

岳老三只有这一个独子,留不留给岳番一条命,由他说了算,只有一条,不能再让岳番这个名字活着了,无论岳番死没死,在建康,岳番就是死了。

这是帝王的权衡之术,纵然因岳番失去了一个儿子,也不能因此将岳老三推到河对岸,既然儿子已经回不来了,那么健将总要拉拢住吧。

长亭转脸向玉娘说了此事,玉娘沉默了许久,隔了半晌才双眼通红地抬起头来,冲长亭咧嘴笑了笑,“叫他死了才好,死了我也能不念着他,想着他,恨着他了。我一想到是因为他,你们才险些死掉,我就恨不得抽了他的筋,扒了他的皮。在乡里头,背叛主家的长工都要被唾沫星子淹死,他死不足惜,连一点儿人的忠诚和情分都不讲了,也好,至少在我心里头,他总算变成了个坏人。”

长亭揉了揉玉娘的脑袋,喉头酸涩得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只是觉得可惜。

一路走过来的少年郎,如何也叫人想不到会是这样一个结局。岳番觉得蒙拓是因女人的事情在贬谪他,便投向了崔家,听了崔家人的谗言,犯下了弥天大错,只是一念之差便已到了无可挽回的境地。纵然岳番还活着,没有了岳家的庇护,没有了千军万马可号令,没有了石家的恩宠,在这乱世中,以岳番的才识,他能否活得下来尚且未知,纵是活下来了,便也成了深山野夫,不足为惧。

朝中有人嗅觉灵敏,发觉当日高台之变建康城外那三万人莫名其妙的兵败,当下以天命兆预为由奏请圣人请立蒙拓为镇中大将军,意图将蒙拓高高捧起,甚而市井中也有稚童高唱“虎将军,天得利,破城墙,无阻力”,暗指蒙拓得天命,竟不费一兵一卒便入了建康城。

这是有人在捧蒙拓。

若蒙拓有此心,当然可以顺势而为,可问题是无论是蒙拓,还是长亭,都半分不想!

蒙拓转而奏请石猛,早立石闯为储君,以求天下安心,奈何石猛留中不发,却以宫闱尚未安定,外男不入内廷为由,让石闯暂住镜园,日日与蒙拓在一处,倒叫旁人不知石猛是何心思。

“…阿拓与老三说是兄弟,不如说是叔侄,一向都是阿拓照拂着,如今倒也没甚,但建康中传的那些流言却叫人心惊胆战的。总在揣摩莫不是圣人为保石闯,反倒将他和阿拓放在一起?毕竟如今石闯出事,阿拓是第一个受诟病和嫌疑的。”长亭和自家哥哥说起此事,老神在在,未见愁容,只当闲话家常,“阿拓无争雄之心,一分也无,圣人一直都知道。若是阿拓有半分这个心思,早在大营里听见石阔身亡消息时就暗下杀手把石闯结果了,如何能让王朗立下军令状,誓死保卫石闯呢?”

当初蒙拓收到信时,第一反应便是保护石闯,以防万一,只求为石家留下最后一重保险,此事石猛不会不知。

陆长英靠在暖榻上,膝间盖了一整匹白貂绒,大氅披肩,衬得人面容清贵颀长,只听他轻笑三声,“石猛当然知道。放在阿拓身边,进出紧随,阿拓手握重兵,自然可保石闯平安,此为其一。二人一向关系亲厚,既共贫苦,又共患难,如今阿拓以身试险保他平安,日后石闯即位当然会感怀一二,阿拓自然能钓台高坐,相安无事,此为其二。”陆长英食指修长,将垂下的十字纹窗框轻轻抬起,从缝中可见湖心亭中二人相处融洽和谐,“其三,当然也是至关重要的。石闯还未定亲,若他登基为帝,那么谁人为后?”

长亭顺着陆长英的眼神看过去,便见青瓦红漆,肃冬乍暖,草木葱郁,一着青缎海水江崖襦裙的姑娘靠坐在柱前捧书详观,一昂藏七尺的儿郎就坐在她身旁瞅着那姑娘详观,二人都认真极了,只是这儿郎看着看着便红了耳廓,渐渐蔓延到两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醉翁之意不在酒,近水楼台先得月。

长亭微微眯眼,“石阔刚死…”

石阔刚死,身为幼弟的石闯如何能定亲!

“石阔死了,天下却还没大统。谁都看得出来,石家不是符家,石家比符家更强,手腕更铁血,野心更大。石家持续坐大,士族必定退让,我陆家家训乃孔孟之道,仁者无敌,若能海晏河清,天下歌舞升平,我陆家一退再退也无妨,只是其他士族会这么想吗?如何让新旧平稳交替,这看的是皇帝的本事,”陆长英一直很理智,语气平淡,“据我所知,石猛或许活不长了,此次石阔身亡带给他的刺激太大,如今只是强撑。”

所以有什么比让石闯与陆长宁结亲更好的方式来巩固石闯的地位,获取蒙拓的忠诚,得到陆氏的支持,赢得士族的宽容呢?

石闯毕竟不是石阔,石阔可凭一己之力达成目的,石闯不行。

陆长英伸手将窗框压下,一点缝隙都没留,语声清淡,“我准备答应。”

长亭再从缝隙中斜睨出去,叹气怅然,看向哥哥,“长宁是我娇养养大的,若要入禁庭和女人们为了一个男人厮杀,她不一定会赢。”

“别人走独木桥,她走阳关道,不需怵阴谋诡计,阳谋正道才是皇后应该做的。”陆长英再笑了笑,“其实女人能不能厮杀得赢,不看女人,看男人,若男人够硬气,女人何须下战场。若男人不够硬气,纵然遇神杀神,遇鬼杀鬼又如何?”陆长英再道,“石闯是我们看着长大的,正直、包容、坚定,不算绝顶聪明,可胜在个性谦和、理智。石阔多智近妖,反误了卿卿性命,当初他若是君子不立危檐,选择镇守建康,又如何会丢命?我当初不赞同长宁嫁入石家,亦有石阔这个因素在,青梢与他两情相悦数载,他尚且说舍就舍,何况他人?这个哥哥太危险了,无人可知他下一步想做什么。”

简而言之,石阔太有主见,不易妥协,于人于己,都是负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这样的人适合当帝王,因为他太聪明,不需要别人的建议,自己便能掌控一切,他是头狼,也是孤狼。

石闯不一样,石闯聪明但又不算很聪明,能纳谏从善,也能保持独立思考,君主应像大河,广纳溪流,而非宝石,一枝独秀。

陆长英早年受了亏,腿脚一直不算很好,坐久了腿会麻,佝身敲了敲膝盖,继而又道,“石闯需要陆家,陆家也需要石闯,士族与皇室之间要建立起一层牢不可破的联系,才能平稳和缓,反之就会针锋相对。哪一方被逼狠了,遭殃的都只有平民。我们必须为天下先。”陆长英看窗棂外摇摇晃晃有树杈剪影,终于笑了笑,“何况,长宁未尝不想嫁。”

于公,陆家需要挺身而出,当这个过渡段,代表士家给皇帝表达支持。

于私,长宁与石闯,也确实般配,又互有心意。

长亭喟叹一声,算作同意。

石阔身亡,为表哀悼,石闯服丧斩衰三年,可建康城中仍有“待石闯一出丧期,便与陆家嫡幼女定亲”这消息传出,当下更觉石闯即位板上钉钉,不必终日担心主上改弦易张,局势已稳,石家之势便势如破竹,连传捷报,岳老三一鼓作气巩固邕州,拿下高县与临沂,更是与黄参将汇合直捣黄龙,军临长治,倚靠太行山行军意在符稽。蒙拓被命在建康执掌巡城营卫司,万余人调至大营整训,练兵精兵,练将干将。春日未过,谢之容终于顺利产下一位明眸皓齿的小姑娘,陆长英甚慰,取名檀檀,庾皇后赐下宝玉十章,古籍百本,金银无数,十分荣宠。

镜园关门度日,年中,长亭被诊出有孕,蒙拓欣喜若狂,当下告假回府,终日守在长亭身畔,半步不离。长亭直叹这小家伙会看眼水,知道什么时候世道渐太平了什么时候才来,想来长成后必定是根知机的墙头草。

夏中,暑热,蒙拓一边摇扇,一边与长亭闲话家长,正看青叶拂风,见双喜急急匆匆地拿了封信笺过来,凑到二人身旁,小声说,“…丢在门房那里的,说是让我们来给将军传话,只说八个字,将军必定见他…城墙之下,二万人死…”

蒙拓陡然站起身来,疾声问,“来人何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门房说那人身高八尺,头戴斗笠,满脸络腮胡,似有意遮挡不叫人看见他五官相貌。”

蒙拓再问,“来人可还在门口?”

“不在了,走得可快了,把信笺一丢,话一说完就走了。”双喜答。

蒙拓接过那封信笺,展开一看,面容发沉。长亭探身去看,信笺上写明“黄昏后,校场旁,独身往”六字,长亭双眼微眯,“恐是有诈?故弄玄虚罢了,符稽尚未死绝,你若有事,于石家倒是很大一个压力。”

“旁人只知高台之变那日,崔家安排在城门外的那三万人溃散身亡,不足为惧。却不知,当初死的只有两万人,还有一万人是手脚都被捆在了一起的战俘!”蒙拓声音微沉,转过身去,认真与长亭对视,“阿娇,我必须去,若无不去,我一辈子都不知道是谁的恩德,帮我解了围。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我应该去。”蒙拓似是宽慰长亭,笑了笑道,“或许他是个行侠仗义的游侠儿,当日以一抵万,只为人间正道。他若想我死,当日又何必管这个闲事?”

也是。

长亭想了想,手覆于小腹上,点了点头,算是应了。

蒙拓手执信笺,独身赴约,黄昏下,见有一人背对校场,身形高大,应当是个练家子,蒙拓还未走近,那人便听响动转身过来,蒙拓赶紧上前两步,抱拳于胸,朗声道,“在下蒙拓前来,不知阁下高姓大名,好叫蒙拓清楚当日是谁救某于危难之际!”

那人微微抬颌,发音生疏,“某,姓蒙,名进。”

那人的五官从斗笠的暗影之下渐渐清晰,高鼻深眼,瞳孔深褐色,一眼便知不是汉人,仔细一看却与蒙拓有四分相似。蒙拓身形大颤,心神似被重锤大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这是…他的父亲!?

那个帐中有数名美眷,有数个骁勇善战的嫡子,身居高位,薄情寡义的父亲?

那个对母亲不闻不问,待母亲死后便毫无顾惜之意将他扔到石家的父亲?

那个有也当做没有,未曾养育他,未曾教养他,未曾爱护过他的父亲?

蒙拓半晌无言,却闻那人用不太熟练的汉话说了断断续续的一段话。

“石老二死后,我原先以为,你想,当皇帝。所以我安插人,在建康放流言助你,帮你解决掉那些碍事的人,可是哪知,你不想上位,婆娘怀孕了,连差事都不要了,守着她。”

原来真是他。

蒙拓五味杂陈,不知自己应当作何感想,张了张嘴,只吐出了几个字,“你…为何…”可是连几个字都没吐完,蒙拓就止了口,没有意义,他为何要做这些事情,这个问题问出口是没有意义的,还能是为何。无论是为权,为己,为私,为公,这些对蒙拓来说都没有意义。

蒙进笑了一笑,“守着她,也成。你高兴,就行了。你娘,也只希望你,一辈子都高高兴兴的,”

蒙拓愣在原地,蒙进伸手拍了拍蒙拓肩头,想了想自己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揽身抱了抱蒙拓。两个同样身形颀长的男人平生第一次拥抱在一起,蒙进撒手极快,当即转身而去,不给蒙拓说话的机会,渐行渐远的背影正对着蒙拓,声音朗阔中似乎藏有隐忍,“走了!下回再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下回再见。

下回,是哪回?

蒙拓未追,就像当初蒙进将他送到石家时,他也没追着去一样。他一半胡人,一半汉人,在胡人的地界,他的哥哥们或许会在他还没长成之前,就将他当做养分侵吞入口。当初将他送往石家,由姨母照料,会不会是这个只留下了一个背影的男人,藏匿在心中觉得最为妥善的方式?

或许他并没有抛弃他?

蒙拓眼眶湿润,心中酸涩,仰头望天,天际碧空一片,偶有祥云掠过,如翡似翠,很是开阔。

就像草原的天空一样。

这世上所有的天空都是一样广阔的。

这大概是这世间最公平的事。

夜深,蒙拓才回府上榻,长亭怀孕嗜睡,迷迷糊糊听到蒙拓窸窸窣窣的声音,再过一会,便落进了蒙拓的怀抱中,半梦半醒间问他,“见完了?是谁呀?”

蒙拓沉默,良久之后,方笑着回她,“果真是个行侠仗义的游侠,当初为匡扶正义,今日与我一见如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t\t\t长亭便笑,轻声的笑,如同滴答滴答落在蒙拓心中的甘霖,“那敢情好了,往后你可以讲给孩儿听,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叫他长长见识。”

蒙拓手轻轻覆到长亭小腹处,温声答道,“好。”

隔了良久,长亭都又睡着了,好似模模糊糊听见蒙拓贴在她的发梢轻声说着话,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我要带孩儿去见江南的水,北疆的草,巴蜀的山,漠北的雪,我要当一位好父亲,好丈夫,好将军。我要告诉他,要勇敢,要善良,要上进,血浓于水,这世上唯有血脉不容欺骗…”

长亭瞬间泪眼婆娑。

就算被欺骗,被背叛,被中伤过,那又如何。

这些并不能成为无法再爱的理由。

人生短长,一定要活得勇敢,才算圆满。

--------------------------------------------------------------全文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25书屋;http://m.25shuwu.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t\t', '\t')